20世纪80年代,每年农历四月初,都柳江中上游的部分苗寨、侗寨,仍保留有一个古老的节日,称棉花节,也叫种棉节。这是苗、侗民族民间一个耕作性的节日。史载,棉花是公元前2世纪后逐渐由印度传人我国的,其中一条传播途径就是从缅甸传人云南、贵州两省。《后汉书・西南夷传》裁:“有梧桐木华,绩以为布,幅广五尺。”左思《蜀都赋》:“布有 华者,树名核,其花柔冕,可绩为布也,出永昌。”“ 华”就是指棉花,永昌指今滇南地区。唐代才不断向中原地区移植。清代李拢在《种棉说》中称“天下无不衣棉之人,无不宜棉之土”。黔东南南种植棉花的历史悠久,苗、侗民间古歌就保留有种植棉花的内容。黄平、凯里一带苗族的《活路歌》这样唱道:“到了七月问,巴茅开满了坡,棉花开遍了地。棉花如鸭蛋,棉桃如马心,摘一朵就满了手,摘两朵就满了袋。五朵就得一秤半,摘进妈妈箩筐,装满爹的草箩,找来压花机,棉籽去一边,棉絮去一边。棉絮搓成条,棉条纺成纱……”流传在椿江一带侗族民间的歌亦唱道:祖先是猿变,树叶当衣裳,要代、玉美种棉花,才得衣裳穿。棉花是他种,衣裤是他逢,棉桃装口袋、分籽把纱纺,织布校对梭,成布做衣裤……《镇远通史》有当地群众在清代就种植棉花的记载。《黄平县志》和《椿江县志》载,上世纪四十年代末两县种植棉花分别达到七干余亩和一万余亩之多。 ・每到节期,都柳江中上游一带的部分苗寨、侗寨人家,都要依照传统方式,邀约伙伴或好友帮自己家种棉花,或男邀女,或女邀男,尤其新过门的媳妇也要邀约至亲姐妹们到婆家过种棉节。各家各户在下地前,要带上糯米饭、鸡蛋、腊肉、米酒等,到棉地聚餐。也有人家带鸡鸭到地里宰杀做饭。种棉之前,年长者要举行祭祀“花神”仪式,唱《种棉歌》、《活路歌》等。种完棉花,众人要在棉地里洒水,以示浇灌。然后用树枝或竹竿插在棉地里,上用茅草打个草标,在枝丫上面挂满蛋壳,象征对来年棉花丰收的祈祷。然后众人才在棉地聚餐畅饮。青年人们会抓紧时机,在野外对歌、游玩,谈情说爱,互表衷肠。直到傍晚,大家方回寨中各家欢宴,唱歌劝酒,通宵达旦。
种棉节是贵州都柳江沿岸苗族每年三四月间欢度的传统节日。清明过后不久,苗族聚居的每个自然村寨,几户人家一起带上腊肉、香肠和五彩糯米饭,挖松一片土质肥沃、向阳通风的轮耕土地以备种植棉花。四月初的卯日或辰日,各家邀请家族亲友,挑着用肥料拌好的棉种,带着丰盛的酒肉饭菜及炊具,前往种棉地点。来到棉地后,青年人挖土点种棉花。点种之前,请一位长者手抱大红公鸡,领着一对披红挂彩的童男童女“花神”,登上用蛋壳、布条、彩纸装饰的“神坛’卜中央,摆上美酒和五彩糯米饭祭献“花神”。祭毕,“花神”先点种三窝后,众人才开始播种。播种完毕,。每人用手捧水洒在棉地上,以示灌溉。然后大家就地用餐。席间,老人们高唱《种棉歌》、《四季歌》等,祈求“花神”保佑丰收。青年们吃好饭后则上山“游方”。
本文:棉花节
文章地址:https://www.cnjiucha.com/chahua/233884.html 转载请保留链接地址
本文资讯来源网络,仅供用户参考,如用户将之作为消费行为参考,敬告用户需审慎决定。
标签:棉花节
“卡乐比”、“白色恋人”在上海中食展召开全国招商发布会2019年5月14日,备受瞩目的第二十届SIALCHINA中国国际食品和饮料展览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开...
来源:牛弹琴谢谢这位去缅怀并拍照片的网友 (一) 早晨起来,就看到网上的一张图片,当年被空袭的中国驻南联盟旧址纪念碑前,现在摆满了鲜花。 一束又一束。 一晃,20年就...
云上恩施报道 (融媒体记者 陈兴璐 谭双石)俗话说“一两春茶一两金”,近期,恩施市春茶开采,吸引全国各地茶商前来抢收、抢购。其中恩施玉露更是大受热捧,为当地茶企和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