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北京的“书茶馆”2014-01-17
老北京的“书茶馆”“书茶馆”继“大茶馆”之后出现。老北京有一百八十余家“书茶馆”,这些茶馆主业卖茶,也带说“评书”,以此招徕茶座儿,因此又被老北京人称为“书场儿”。过去的书场儿分为“说早儿的......
- 拉萨的甜茶馆2014-01-17
在拉萨,每一个大街小巷中都分布着各式各样的甜茶馆。茶馆里,几乎都一样的摆设:一台电视,昏暗的灯光,破旧的长凳,木制的长桌……第一次,当我怀着好奇心,走进一家甜茶馆,喝下第一口甜茶的时候,我不由惊异于口中......
- 老北京的“书茶馆”和戏园文化2014-01-17
老北京的“书茶馆”和戏园文化一、历史沿革中国的演出场所与中国戏曲相伴随,有一个漫长的历史衍变过程,各阶段的称谓也不同。中国古代歌舞艺人最初是利用自然地形演出,后来开始出现土台子,即无盖顶的露......
- 从茶馆到茶艺馆2014-01-17
茶馆、茶艺馆是中国民俗文化的产物,均带有中华民族的烙印,最近时期,各地茶馆和城市里茶艺馆的兴起,不妨说是一个信号,它表明人们在生活亟欲现代化的变化过程中,一度丢失的传统正重新被重视和找回。民俗、......
- “古玩”茶馆2014-01-17
数百件老银器、老珠饰在射灯下熠熠生光,黄花梨、核桃木老家具汇聚一堂,展示着明韵清风。近来,一种以传统茶艺为主,辅以雕梁画栋、花窗隔扇,并展示各类古玩的茶馆现身沪上,被收藏爱好者称为“古玩茶馆”。......
- 浅谈普洱茶的正确认知与迷思2014-01-17
普洱茶的传入台湾,应与广东人早期入台湾有很大关系,但确实传入的时间和方式,目前并未发现可供参考的史籍资料。唯根据查访台湾年长的一辈,大约是在台湾开放港口通商的时期,往来两岸经商的人士,因饮用普洱......
- 茶马古道图2014-01-17
在横断山脉的高山峡谷,在滇、川、藏“大三角”地带的丛林草莽之中,绵延盘旋着一条神秘的古道,这就是世界上地势最高的文明文化传播古道之一的“茶马古道”。古道地图茶马古道起源于唐宋时期的“茶马互......
- 普洱茶存储与陈化2014-01-17
(六)通风由上述几个特殊条件环境中,可以了解除了温湿度以外,通风与否对茶品的影响相当大。如果茶品本身干燥度不足,例如新制茶或刚出仓的茶品,若加上通风性差,将导致茶品从内部产生霉菌,先不论所产生的菌类......
- 普洱茶树王2014-01-17
是一个象云南的大山一样古老的故事。那时,随炀帝都还没在北国修运河呢!在离普洱县城东北方向百十里的地方,有个叫勐先的坝子。坝子四周是古木参天的大山。坝子里住着很多猎人,农闲的时候,猎人们都到深山......
- 普洱茶与清王朝――兼议弘扬普洱茶文化2014-01-17
中国是世界茶树原产地,茶的故乡,而云南省是茶树原产地的中心地带,适长著名的云南大叶种茶,代表性的产品便是古今中外闻名的普洱茶,从这个意义上讲,普洱茶是茶树原产地的“故乡茶”。 一、普洱茶名出现到......
- 潮汕功夫茶的起源2014-01-17
所谓功夫茶,并非一种茶叶或茶类的名字。而是一种泡茶的技法。之所以叫功夫茶,是因为这种泡茶的方式极为讲究。操作起来需要一定的功夫,此功夫,乃为沏泡的学问,品饮的功夫。功夫茶起源于宋代,在广东的潮......
- 铁观音命名的来源2014-01-17
一、“魏说”--观音托梦相传, 1720年前后,安溪尧阳松岩村(又名松林头村)有个老茶农魏荫(1703-1775),勤于种茶,又笃信佛教,敬奉观音。每天早晚一定在观音佛前敬奉一杯清茶,几十年如一日,从未间断,有一天晚上,他睡熟......
- 阳羡茶的起源2014-01-17
宜兴盛产茶叶,有“茶的绿洲”之美誉,其产茶历史源远流长,据考证,阳羡茶始于东汉,盛于唐朝,成熟于宋、明、清,衰于民国,复兴于今。宜兴的产茶历史应早于1800多年前的东汉末期。成书于东汉末年的《桐君录》中......
- 茶的起源与发明人2014-01-17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巴蜀常被称为中国茶业和茶文化的摇篮。六朝以前的茶史资料表明,中国的茶业最初兴起于巴蜀。茶叶文化的形成,与巴蜀地区早期的政治、风俗及茶叶饮用有着密切的关系。① 三国以前的......
- 茶的由来:涉足群山神农采茶2014-01-17
相传,有一天神农采奇花野草时,尝到一种草叶,使他口干舌麻,头晕目眩,于是他放下草药袋,背靠一棵大树休息。 一阵风吹过,神农闻到了一股清鲜香气。清香从何而来?他抬头一看,只见树上有几片绿油油的叶子落下,他......
- 历史与空间茶的小史2014-01-17
茗,本指天色较晚时采摘的茶叶,泛指茶叶,又指用茶叶泡制、烹制或煎制的饮料。 宋人苏东坡在《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茶》诗中将好茶比作美女:“仙山灵雨湿行云,洗遍香肌粉未匀。明日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
- 万源发现中国最早种茶石刻距今900年2014-01-17
近日,在万源石窝乡古社坪村苏家岩现身一块摩崖石刻,据称是中国最早记载种茶的石刻,距今已有900年历史。石窝乡地处平昌、通江、万源三县结合部,距万源城区100公里。据同行的石窝乡党委书记余尧介绍说,这......
- [茶史钩沉]宋代之后的漳州茶叶历史2014-01-17
宋时中国茶叶发展重心南移,漳州茶叶生产明显地活跃和发展起来。 元代漳州地区没有修过地方志,在后代所修的地方志中,有关元代的记载均极为简略。而明代是漳州修纂地方志的高潮。漳州地区各县的县志也......
- 古董茶之同庆老圆茶2014-01-17
易武镇是五大茶山南边入山必经之处,所以将五大茶山也称为“易武茶区”。五大茶山中的“慢撒山”位在其他四山的东南,而易武镇则在此山最南端,因此慢撒山也叫“易武山”。清朝时期的1825年,阮福著《普洱......
- 老照片中的书剑茶烟--清末皇族生活嗜好扫描2014-01-17
清代以前,琴棋书画始终是中国封建士大夫的风雅标志。而到了清末,我们可以看到这些风雅的项目似乎有了些变化。 本期选登的醇亲王(光绪之父)50岁寿诞留影照就可以说明这种变化。照片摄于1889年,作者是......
- 用茶掺食溯源2014-01-17
据考证,一般认为茶的利用,最早是从人们用口咀嚼茶的鲜叶开始的,也就是说,当今以茶作饮料,是从古代的吃茶作食用演变而来的。但茶食一词,广义说来,当为糕饼点心之类的统称,例如《大金国志・婚姻》载: 婿纳币......
- 话紫砂说从头2014-01-17
近年来,紫砂热经久不衰。人们通过对紫砂文史资料和出土、传世紫砂器的不断研究和考证,不仅有所克服史料上的缺陷和记载上「语焉不详」的记载等不足,而且更进一步加深了对紫砂的认识,并掀起了收藏紫砂、......
- 以思古热情冲泡历史――普洱茶2014-01-17
普洱茶,一种产制于茶树故乡的神奇饮料! 在遥远而神秘的“云的南方”,傍近澜沧江流域的西双版纳和思茅地区,这里是世界茶树的发源地。在茂密的原始热带雨林,终年云雾缭绕,雨量充沛,却日照充足,正所谓“高山......
- 茶叶历史大记2014-01-17
公元1997年 中国邮电部发行一套四枚茶的邮票。分别是《茶圣》、《茶王》、《茶器》、《茶会》公元1998年6月底 伦敦这个具有150多年历史的世界最大茶叶拍卖市场关闭。公元2002年 台湾茶商李瑞河投资在福建兴建的......
- 四川──茶文化的摇篮2014-01-17
关于茶文化的发源地,在明以前的文献中,包括茶圣陆羽的《茶经》,都无人提及过。直到清代初年,在顾炎武的《日知录》中,才明确提出这样一种看法:“之苦荼,不见于《诗》、《礼》。而王褒《僮约》称:‘武都(阳)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