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瓜片,简称片茶,以形似瓜子而得名,是绿茶中唯一去梗去芽的特种茶。那么各位茶友可否了解六安瓜片的来历是怎样的呢?关于六安瓜片的来历,流传着以下两种不同的说法,今天就由中国茶叶知识网为茶友们介绍下这个问题:
传说一:约在1905年,茶行在一茶师将收购回来的绿茶挑出茶梗,只留下嫩叶,作为新产品推出,效果很快,很快其他茶行纷纷效仿,并起名为峰翅。
皖西齐云山一茶农得知此事后,深受启发。将采回来的青叶剔除茶梗,还拣出茶芽,只留叶片,然后将嫩叶和老叶分开炒制,慢慢地形成一个独特的品种。其形完整,光滑顺直,酷似葵花子,被人们称为瓜子片,其产在六安地区,所以叫“六安瓜片”。
传说二:据传一个名叫胡林的长工和他的同伴,到深山老林寻找神茶,有一天,偶然在人迹罕至的崖石上看到了几株奇异茶树,胡林攀上险崖,来到茶树边一看,发觉此茶叶是他几十年来从未见到的好茶。心想采了这些茶回去,财主定会重赏。当他摘下两颗芽头时,忽然,石洞一阵巨响,黑风从洞里刮出,一只黑色的大编蝠朝他扑来,吓得他双手一伸摔下悬崖,命归黄泉了。为了采到神茶,财主亲自带了有武功的家丁,章着刀枪来到悬崖下,命家丁们爬上去,一定要杀死黑编蝠,采到这种神茶。先后派了三个家丁上悬崖,都在洞口被黑编蝠削下脑壳,丧失了性命,只好收兵,再作计较。
深夜,财主睡不着,便起身来到后花园踱步。忽然,花丛中一团白气升起,化作一位仙姑,手持一束鲜花,来到财主面前说:"悬崖上洞里的编蝠是个妖精,刀枪不入,会呼风唤雨,你不要再让家丁去送死。明早可叫家丁到山上采鲜花,放在编蝠住的洞口,编蝠看到鲜花眼睛会瞎,闻到香气定会自取灭亡,不过,这种茶只有为民办事的人喝了才有益,否则,它就和普通茶一样"。说完,仙姑不见了。
天刚蒙蒙亮,财主将家丁召集训话,要他们到野外采摘鲜花。不久,家丁们都捧着一簇簇的鲜花回来了。财主按仙姑的指点,来到悬崖,架起云梯,将鲜花丢在洞口边。编蝠精看见鲜花,眼睛顿时睁不开了。闻到香味,喘不过气来了,最后憋死在石洞中。采到神茶后,将茶芽放在碗中一泡,碗中浮起云雾,凝若一朵样云,奇香扑鼻,财主欣喜高叫"神茶!神茶"!后来经过精心加工,就成了闻名全国的六安瓜片。
传说三:麻埠附近的祝家楼财主,与袁世凯是亲戚。祝家常以土产孝敬。袁饮茶成癖,茶叶自是不可缺少的礼物。但其时当地所产的大茶、菊花茶、毛尖等,均不能使袁满意。1905年前后,祝家为取悦于袁,不惜工本,在后冲雇用当地有经验的茶工,专拣春茶的第1一2片嫩叶,用小帚精心炒制,炭火烘焙,所制新茶形质惧丽,获得袁的赞赏。当地茶行也悬高价收买,以促茶农仿制。新茶登市后,蜚声遐迩,连峰翅亦逊色多矣。峰翅品质虽优于大茶,但其采制技术均与大茶相同。而瓜片却脱颖而出,色、香、昧、形别具一格,放日益博得饮品者的喜嗜,逐渐发展为全国名茶。
扩展阅读:龙井茶的来历
据传乾隆巡游杭州时,乔装打扮来到龙井村狮峰山下的胡公庙前,老和尚献上西湖龙井茶中的珍品——狮峰龙井请乾隆品饮。乾隆饮后吨感清香阵阵,遂亲自采茶,并在匆忙中将所采之茶放入衣袋带回京城。时间一长,茶芽夹扁了,却备受太后赞赏……乾隆传旨封胡公庙前茶树为御茶,每年炒制成扁形龙井进贡,供太后享用。其实这是一个美丽的传说,一般认为,龙井茶的扁形,是明末清初,受临近的安徽大方茶制作的影响所致。
本文:六安瓜片的来历
文章地址:https://www.cnjiucha.com/shiliao/87388.html 转载请保留链接地址
本文资讯来源网络,仅供用户参考,如用户将之作为消费行为参考,敬告用户需审慎决定。
标签:六安瓜片的来历
“卡乐比”、“白色恋人”在上海中食展召开全国招商发布会2019年5月14日,备受瞩目的第二十届SIALCHINA中国国际食品和饮料展览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开...
来源:牛弹琴谢谢这位去缅怀并拍照片的网友 (一) 早晨起来,就看到网上的一张图片,当年被空袭的中国驻南联盟旧址纪念碑前,现在摆满了鲜花。 一束又一束。 一晃,20年就...
云上恩施报道 (融媒体记者 陈兴璐 谭双石)俗话说“一两春茶一两金”,近期,恩施市春茶开采,吸引全国各地茶商前来抢收、抢购。其中恩施玉露更是大受热捧,为当地茶企和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