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泽如先生1981年回忆:“江城一带产茶,但以易武所产较好,这一带的茶制好后,存放几年味道更浓更香,甚至有存放到十年以上的。出口行销香港、越南的,大多是这种陈茶。因为一方面经泡,泡过数开仍然有色有香;另一方面又极易解渴,且有散热作用;所以香港一般工人和中产阶级很喜欢喝这种茶。
(当时七子饼茶)较好的牌子有宋元、宋聘、乾利贞等,稍次一点的有同庆、同兴等。宋元、宋聘茶在香港每筒可卖港币五十元,稍次的四十元,江城茶每筒只卖二十五至三十元。敬昌号的茶叶初运到香港时,因是新牌子,每筒只值十七八元。后来经过改良加工提高质量,每筒已能提高售价至二十五元,甚至三十元。
我们一方面在江城收购陈茶,一方面增加揉制产量,从每年二三百担逐渐增至一千担左右。同时加强外运,分三条路线运输香港:一路由马帮驮到昆明装滇越火车到(越南)海防再海运到香港;第二路从江城雇牛驮到老挝坝溜江下小木船进越南转口运香港;第三路从江城雇黄牛帮或马帮驮到老挝或景栋(在缅甸)转运泰国曼谷,再转运香港。”
敬昌号普洱茶最辉煌的时期是抗战前期和胜利后。1940-1941年,滇越铁路运输吃紧,各号积压大量茶叶,银根吃紧。母公司原信昌利用自己资金充裕的优势大量收购普洱茶,他们首先将自己的茶通过泰国抢运香港。日本人进入泰国、缅甸后,他们将收购的一两千担七子圆茶屯积下来,在抗战胜利后快速抢运,多年未见普洱茶的港人对这批茶表现出极大的热情,高价收购,令原信昌获利不少。
时过境迁,我们无法确定当时到底有哪些茶庄、茶号的普洱茶被敬昌号运到香港,但有一点比较明确,那就是当年的老茶都是号字级茶,留存到今天,都已身价万倍,成了顶级的奢侈品了!一般工人和中产阶级已经不敢问津了。
本文:历史·敬昌号故事(二)
文章地址:https://www.cnjiucha.com/shiliao/116895.html 转载请保留链接地址
本文资讯来源网络,仅供用户参考,如用户将之作为消费行为参考,敬告用户需审慎决定。
上一篇:普洱老茶的价格金字塔
下一篇:历史:敬昌号故事(一)
标签:历史·敬昌号故事(二)
“卡乐比”、“白色恋人”在上海中食展召开全国招商发布会2019年5月14日,备受瞩目的第二十届SIALCHINA中国国际食品和饮料展览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开...
来源:牛弹琴谢谢这位去缅怀并拍照片的网友 (一) 早晨起来,就看到网上的一张图片,当年被空袭的中国驻南联盟旧址纪念碑前,现在摆满了鲜花。 一束又一束。 一晃,20年就...
云上恩施报道 (融媒体记者 陈兴璐 谭双石)俗话说“一两春茶一两金”,近期,恩施市春茶开采,吸引全国各地茶商前来抢收、抢购。其中恩施玉露更是大受热捧,为当地茶企和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