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茶网

日语教师中村纪子:在华近20年,中国如何成为“我的家乡”?

时间:2022-01-21 15:01:37来源:food栏目:社会关注 阅读:

中新社北京1月21日电 题:日语教师中村纪子:在华近20年,中国如何成为“我的家乡”?

中新社记者 朱晨曦

“对我而言,中国已经不是‘第二故乡’,我在中国就像在自己的家乡。”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之际,来自日本千叶县的中村纪子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讲述了她作为一名日语教师在中国工作和生活的感受。

52岁的中村纪子现定居湖南长沙。从在大学课堂教授日语,到创办网络日语电台“中村Radio”,再到开办网络日语直播课,她在中国投身日语教育已近20年。

20世纪80年代,中村纪子在日本立正大学学习中国史。1990年她第一次来华,并在北京外国语学院(现北京外国语大学)度过一年留学时光。大学毕业后她在日本有了一份稳定的教师工作,但一件偶然发生的事,让她决定辞掉工作来到中国。

“当时的一档日本电视节目说,中国一所学校的学生很刻苦地学习日语,但苦于找不到日本外教。我当时想,既然都是教书,为何不换一间教室去中国教?”抱着这样的想法,2003年中村纪子离开日本任职于武汉一所学校,开启在华日语外教生涯。

为方便更多人学习日语,2014年8月,就职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中村纪子创办日语网络电台“中村Radio”,朗读日本作家的小说、散文、童话及自己写的文章,截至目前“中村Radio”在不同应用平台的听众总数已有40万人。

“原以为大家不会对一个普通日本人的朗读感兴趣,没想到会受到如此多关注。”中村纪子说。通过线上互动,她也和许多中国人成为线下的朋友。

很多人会认为既然是日本人,教日语肯定不在话下。事实并非如此。中村纪子告诉记者,首先难住她的便是音调。作为日本千叶县人,她原以为音调肯定没问题,但事实证明她的读音和标准音还是有所不同。教授日语的前3年,中村纪子一直把音调辞典放在手边,确保自己所教都是范例。

授课过程中,中村纪子还会考虑到中国人的语言习惯。日本人说话时经常把否定词放在句末,“这样的日语对中国人来说难以听懂,所以授课时我会断句、加接续词,换一种说法。这样即使语速比较快,学生也能够听懂”。

长期的在华经历,让中村纪子看到日中两国差异的同时,更能看到共通性。在跨越千年的文化交流中,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上高中时,中村纪子背诵过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日语古文版本。在日本的中学,学生需要学习很多中国成语和古文句子。“可能很多中国人会对此感到吃惊,但这对于日本人而言是非常平常的事情。”

中村纪子并不将文化的不同视作困扰,“我是好奇心非常强的人,很享受发现新鲜事物的快乐”。像脑花、鸭头这样的食材,绝大多数日本人很抗拒,但她会去尝试。因为喜欢吃辣,在武汉工作时她甚至会为了一顿湘菜每月乘高铁前往长沙,这也是她离开大学后最终选择在长沙定居的原因。

如今,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将她称为“热血日语教师”,而中村纪子始终对自己身份有另一重认知——“本地化”的外国人。每逢春节,朋友们会邀请中村纪子体验中国式亲朋如何过年。去年,她还在长沙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中村纪子已两年多没有回过日本。不过她说:“两国民众都很重视友情,和中国朋友一起吃饭喝酒,根本不觉得孤独。”

湖南省和日本滋贺县是友好省县,2021年以来双方已多次在微博举行线上交流会,中村纪子协助滋贺县湖南代表处、滋贺县厅政府职员参与了这些活动。“线上活动让两国地方人士有了更多相互了解的机会。”她说。

这些年来,中村纪子最常被人问到的问题是“你为什么留在中国”。她的回答是,“我在中国看到、听到、感受到很多来自中国人的友善,我从事自己喜欢的职业,打算今后一直在中国生活直到老去。日中都有很多在为彼此友好而努力奋斗的人们,我相信未来两国关系一定会变得更好。”(完)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标签:

上一篇:联大通过反对否认纳粹大屠杀的决议

下一篇:北京冬奥会日本代表团宣布成立 参赛选手122人

相关推荐

图文欣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