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土犹念归去来兮 台胞讲述三代人延绵“浙”里情谊
中新网宁波1月20日电(记者 李典)金灿灿的灯笼穗在风中摇曳,农历新年将至,浙东小城宁波镇海的春节氛围愈发浓烈。镇海俞氏后人、台胞俞家琛驱车行至乡下,送出了一份特殊的“新年礼物”。
近代史上,“无宁不成市”的宁波商人足迹遍布世界各地。叶澄衷、包达三、包玉刚等人便是从镇海出发远行,成长为商业巨擘,也因此造就了镇海“商帮故里”的称号。
在镇海渡驾桥村,俞氏家族一门三代回馈乡里的故事已广为人知。俞家琛谈及,祖父从家乡的祖屋走出,百年来那里风雨不动,告诉着远游人从何处来、往何处归,是无法忘却的“根”。
一座百年祖屋:踏梓芽故里
走入俞家祖屋,门里外各有一块碑文,记载着俞家琛祖父俞立梓福泽乡里的事迹。一句“赤子游他乡,造福思归根”,将这间祖屋的身世勾勒了出来。
祖屋已屹立百余年,白墙黑瓦、朱红梁柱略显斑驳。俞立梓早年间便从这一典型的江南民居前往上海打拼。
“祖父到上海后,看到了这座商业城市连接海外的无限可能性。”俞家琛说,创办福隆华行前,祖父接受了西式教育,“所以,他认为读书是接轨现代、连接世界的唯一途径。”这便为之后其在家乡捐建学校埋下了伏笔。
俞翊焘(中)在祖屋前与堂兄弟合影(资料图) 受访者供图
俞家琛的父亲俞翊焘在祖屋度过了青葱岁月。不同于其他兄弟,他先是留在镇海老家照顾老人,又去了上海福隆华行做“生员”。再后来,1948年,俞翊焘前往台湾,等再次回到大陆时已是40年后,“40年里,和家人分隔海峡两岸,这是我父亲那代人心中最宽的伤口。”
两岸“三通”后,俞翊焘带着儿子俞家俊、俞家琛回到家乡,看见了熟悉而又久远的祖屋。地上的砖、顶上的瓦、用过的家私……无处不是在述说着一族人、一家人的来处。
“祖屋不仅仅是一个陈旧的过去,更让我们明白自己从何而来、为何而来。”俞家琛说,“我们眼见着现在繁茂的枝叶,但也要看见自己的‘根’在何处。”
乔梓小学教育楼落成仪式(资料图) 受访者供图
一所希望学校:续鼎育恩情
那时,家乡还未真正发展起来。1988年,俞立梓先捐资6万元人民币,在家乡建造了一条水泥道路;1995年,其捐资100万元人民币,在镇海招宝山助建鳌柱塔;后又捐资65万元人民币,在祖屋附近建造了乔梓小学。
2017年,91岁的俞翊焘带着两个儿子,为乔梓小学创设了“梓芽·鼎育”教育基金,奖励在学习与德行两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在教学上具有热忱和创新的教师。教与学,共同被三代人的赤子心滋养、勉励。
如今,因临近镇海经济开发区,这所学校惠利了许多外地务工人员子女。承接上一辈对家乡“硬件”建设的支持,俞家琛兄弟俩进一步予以教育“软件”的栽培。
今年1月,俞家琛受邀再次来到乔梓小学校担任特别嘉宾,为师生们送出一份特殊的“新年礼物”——为获得“梓芽·鼎育”教育基金的师生颁奖。
2017年,俞翊焘带着两个儿子返乡颁发奖学金 受访者供图
颁奖台上,俞家琛坦言自己从壮盛之年到满头白发,见证了祖国一日千里的发展,“当初我刚回到宁波,从飞机场一直驶到镇海,路两边一片荒凉。但今天,那里全部建起了高楼、搭上了高架路,这是大家一起努力建设家乡的结果。”
“我父亲当年创立这笔基金,就是希望家乡的年轻人接受更好的教育,让下一代有机会把家乡建设得更好。”微风吹动了孩子们为俞家琛系上的红领巾,他的声音轻柔却坚定。
“我的‘根’就在这里。”俞家琛告诉中新网记者,在祖孙三代人的心中,祖屋承载着回忆,学校寄托着希望,它们如同会说话的历史,诉说着一个家族远去和归来的时代故事。(完)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