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10万元救命款反遭辱骂 善心不该被“恶心”消费
借10万元救命款反遭辱骂 善心不该被“恶心”消费
社交媒体可以让你被更多人“看到”,也会为你戴上“紧箍咒”——你是个什么样的人,所有人都看着呢。
这是一则让人感到哭笑不得的新闻。2017年,陕西宝鸡的侯先生在手机上看到江西吉安90后小伙朱某乙在微博发起“每人借我10块钱”倡议。于是,他多次借钱给小伙,总计达10万余元。
可没想到小伙事后百般推脱,甚至恶语相向。侯先生无奈将后者告上法庭,在法院判决朱某乙应该偿还后,朱某乙非但不配合,还嘲笑侯先生“拿鸡毛当令箭”。
欠债还钱,本是天经地义之事。更何况,侯先生与小伙此前素昧平生,却在朱某乙一家最危难的时刻,伸出援助之手,这份善心是难能可贵的,理应得到点赞。
朱某乙对侯先生恶语相向,甚至说出“拿鸡毛当令箭”之类的话,更显示出这位小伙对法律的无知。他应该意识到,如果执意“赖账”,只会承担更严重的后果。
朱某乙若有最基本的感恩之心,就应该好好感谢侯先生的雪中送炭。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强调,做人应该懂得知恩图报,这也是最基本的道德准则。这条新闻之所以在网络上热传,也是因为朱某乙的行为已经踏破了道德的底线,让广大网友和读者都感到无法接受。
当然,从新闻中来看,朱某乙和姐姐朱某甲之间可能有外人无法知晓的家庭纠葛,直接影响到了朱某乙的还款。但是,不管是什么理由,朱某乙都应该先认识到,辜负他人对自己的一份善心,是完全说不过去的。
最值得玩味的是,朱某乙还一直强调,侯先生不该一直催促欠款,打电话到村里和自己上班的公司,闹得人尽皆知,“工作也丢了,大家都认为我是个骗子。”看上去,他感受到了事情闹大之后带来的影响,却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所作所为在网络上传播之后,又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互联网时代,通讯手段的进步和发展为需要帮助者带来了福音。然而,如果操作不当,尤其是无法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就有可能反噬自身。直接的结果就是,善意被挥霍,对网络筹款的信任被消费,众多本来愿意慷慨解囊的好心人被伤了心,从此选择“视而不见”。
朱某乙不光应该尽快还钱,不辜负侯先生多年来对自己的帮助,更应该认识到,还不还钱,已经不是他个人的事情。公众对朱某乙的行为感到不满,是出于朴素的正义感。同样,人们更希望这件事得到更“公平”的处理。此事的结局,也必将对后来者起到示范作用。大家都会通过这件事重新思考:做个好心人,到底值不值得?
因为拒不还钱,朱某乙被旁人当作“骗子”,这也是个深刻的教训。此事也提醒所有希望通过网络手段求助的人,希望得到帮助本无可厚非,但做人最基本的要求,还是要讲诚信。否则,成也网络、败也网络,社交媒体可以让你被更多人“看到”,也会为你戴上“紧箍咒”——你是个什么样的人,所有人都看着呢。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沪生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