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访茶”到“读城”,杭州问山茶友会开启茶旅2.0革命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郑琳
40℃的三伏天,陈列赶到安化黑茶永泰福茶号。他们此行最大的目的,是为了品鉴一壶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的千两茶。
据说,除了故宫嘉庆皇帝遗物以外,这是现存年代最老的千两茶。
为他们泡茶的,是安化黑茶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李胜夫。这根民国卷,是他爷爷亲手做的。
“以茶为名,吃喝玩乐。”这句看似离经叛道的口号,背后却是陈列和她近20万茶友们用脚投票的转型之路。
当“茶旅目的地”在小红书上逐渐泛滥,陈列却看到了行业华丽包装下的困局。茶企老板们将资金深套在深山茶庄园,茶友在重复的茶园参观中失去热情,她坦言,茶旅1.0已然走到尽头。
安化老街百年茶号的传承故事,日本银匠作坊的微光,斯里兰卡茶厂机械的轰鸣,问山茶友会用13年实践把“访茶”做成了“读城”。
安化千两茶
茶旅困局:当热情遭遇现实
陈列的茶旅觉醒源于切肤之痛。
问山茶友会成立于2012年,前身是中国茶叶博物馆茶友会。
从媒体转行的陈列,早期带茶友深入茶山,却遭遇客户流失的尴尬。
“你把批发源头展示给终端客户,无异于自断后路。”陈列苦笑着回忆,“他们加了茶农微信,下次何必找你买茶?”
更深的危机来自体验的同质化。茶友在茶园半山腰拒绝前行:“风景都一样,叶子这点不同有什么好看?”这句话如利刃刺破行业的皇帝新装。当茶友对千篇一律的茶园、茶厂产生审美疲劳,陈列甚至一度思考,“茶旅”是不是一个伪概念?
访问安化黑茶
她目睹太多茶企陷入恶性循环:重金打造深山庄园,配套简陋却想吸引高净值人群;为回收成本直播间低价倾销,得罪经销商体系。
浙江遂昌茶企在深山建20间客房,从县城驱车50分钟,开业半年门可罗雀。硬件投入动辄百万,但能参与茶旅的高净值人群对住宿极为挑剔,“深山虫蚁蚂蟥怎留得住人?”
更深层的矛盾在价值错位。十多年的茶旅行程反馈揭示:90%参与者本质是“以茶为名的文化体验者”。“他们向往美学、非遗、建筑与美食,而非专业制茶流程。”陈列说。当行业执着于‘茶’本身时,消费者早已望向茶之外的星辰大海。
钥匙哲学:从访茶到读城
问山茶友会独立运营时,陈列开启了一场静默革命。公众号名称从“访茶”变为“读城”,两字之变,是理念的颠覆性跃迁。
“茶,是一把开启文化之旅的钥匙。”
湖南安化
在安化黑茶之旅中,团队不会限于茶园。他们行走在资江畔的百年风雨廊桥,探访老字号茶碑,在古街烟火中品尝“柴火腊肉+黑茶”的黄金组合。一杯茶的背后,站着整座城池的历史与风骨。
在景德镇,他们在四如堂旧宅沉入一堆“未完成”的器物中,在玉窑参观传统制瓷的全流程,听主理人讲述宋元明清器物的故事。
日本茶道研学则将陈列的“钥匙哲学”发挥到极致:拜访被尊为“人间国宝”的百年银器世家,在唐风庭院学习里千家茶道仪轨,更沿着川端康成笔下的雪国路线,在温泉氤氲中体会“和敬清寂”。这种“最高级别的吃喝玩乐”,让每次人均3万元的行程一位难求。
问山茶友会在短短5年时间,就带着茶友们见识了153位非遗传承人、专家和茶师们的技艺,45位文化向导带着茶友“读城”。
访问景德镇柴窑
旅修时代:情绪价值是造梦者的终极武器
陈列说,“茶旅2.0”的核心是情绪价值。
“我们是造梦者,要让茶友不舍得从梦里醒来。”她培训团队时反复强调的细节令人动容:摄影师每晚精修照片发群,用便携打印机输出最美瞬间,深夜悄悄放入客人床头。这种极致的“宠爱”,构筑了问山不可复制的护城河。
云南行程设计更显炼金智慧:一天半密集品鉴名山秘境满足专业需求,随后转场篆新农贸市场学做傣味菌菇宴,在昆明花市研习插花艺术,最后以森林茶会收官。当茶成为打开地域文化的钥匙,消费自然发生。问山的直播间,5万粉丝的GMV堪比百万级账号,老粉复购率惊人。
面对直播带货的高效变现,陈列却对茶旅未来更加笃定:“1.0是走马观花,2.0必须是旅修。”她构想的终极形态,是在核心茶区建立永久性书院基地,串联非遗、建筑、风物形成深度体验网络。
问山西湖龙井
问山茶友们体验陶艺
安化之行已初现雏形——当茶友在百年茶号跟着非遗传承人品鉴千两茶,文化记忆转化为对黑茶功效的深刻认知:“现代人空调病、代谢慢,黑茶就是肠胃的清道夫。”
在陈列的蓝图中,茶旅的终局不是卖茶,而是构建“以茶修心”的生命体验场。当同行还在纠结茶园客房数量时,她已带着茶友在安化古街解码茶马古道商帮精神,在京都百年町屋感悟“一期一会”的禅意。
“所谓升级,是把茶从目的地变成起点。”陈列端起茶杯,目光越过氤氲水汽,“当你带人看见茶背后的整座城池,他们自会找到留下的理由。” 那些床头惊喜出现的照片、异国他乡共制的宴席、古道茶亭中的顿悟瞬间,正汇聚成茶旅新世界的星图——那里没有困守深山的庄园,只有以茶为引、永不停歇的读城者。
标签:
上一篇:同饮国缤茶·品质引领健康中国——华祥苑携手特步、三棵树、九牧开启茶业健康盛会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