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茶城中国酒业茶叶网网:中国茶叶爱好者提供最新绿茶、红茶、白茶、黄茶、青茶、黑茶、花茶、草茶、人工茶知识及茶业展会新闻资讯信息门户网站平台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中华茶史

惠明茶

来源:  作者:   发布日期:2013-09-16 22:47:33
文章简介: 惠明茶 - 生长环境 惠明茶产区,自然条件十分优越。明人严用光在《惠明寺茶歌》中,对惠明寺附近风光作了生动的描述,诗曰:“古柏老松何足数,山中茶树殊超伦,神僧种子忘年代,灵根妙蕴先天春。……滋云蓄雾玉泉液,

惠明茶 -生长环境

惠明茶产区,自然条件十分优越。明人严用光在《惠明寺茶歌》中,对惠明寺附近风光作了生动的描述,诗曰:“古柏老松何足数,山中茶树殊超伦,神僧种子忘年代,灵根妙蕴先天春。……滋云蓄雾玉泉液,嫩芽初出含清

惠明茶真。寒食清明都过了,采焙谷雨趁芳辰。”惠明茶主要产于赤木山区,其中以惠明寺及附近为主要产地。惠明寺海拔630米,赤木山主峰海拔1500米,峦接云霄。山上林木葱茏,云山雾海,气象变化万千。每当春秋朝夕,站在山顶远眺,但见山下茫茫烟霞,经久不散。这里土壤以酸性沙质黄壤土和香灰土为主,土质肥沃,雨量充沛。由于当地土壤气候条件特殊,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渐形成了本地茶树群体品种的特点。茶农把这里生长的茶树,分为大叶茶、竹叶茶、多芽茶、白芽茶和白茶等种。大叶茶因叶片宽大而出名,是制作惠明茶的优良品种。其次是多芽茶,就是每个叶腋间的潜伏芽能同时迸发,如肥培管理适当,其芽梢可以同时齐发并长。此茶叶略呈圆形,叶质厚实隆起,持嫩性很强,也是加工惠明茶的良好原料。 惠明茶

茶园多在海拔600米左右的山坡上,土质肥沃,雨量充沛,云雾缭绕,茶树生长环境得天独厚。该县位于浙南,瓯江上游,属山区及半山区,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年均气温17.6℃,年均降水量1868毫米,无霜期达268天。土壤以酸性砂质黄壤土及香灰土为主,土质而润泽。山上林木葱茏,常年云雾弥漫。尤以惠明寺及际头村两地居赤木山山腰,海拔约六七百米,所产茶叶最佳。

惠明茶 -加工工艺

惠明茶的鲜叶标准以一芽二叶初展为主,采回后进行筛分,使芽叶大小、长短一致。加工工艺分为摊青、杀青、揉条、煇锅4道工序。鲜叶稍经摊放,即行杀青。杀青在锅中进行,锅温200℃左右,每锅投叶量500克。杀青后期逐步降低锅温,在锅中边揉条,边抛炒,当茶条初具弯曲时,改用滚炒与抛炒相结合的手法整形,此时锅温再度略升,以有利于茶香的形成和发展,最后再在锅中煇干。

惠明茶

制作惠明茶所用鲜叶为芽头肥大、叶张幼嫩、芽长于叶的一芽一叶。制作时先将芽叶于铜锅中炒青,至适度时起锅,摊凉并轻轻搓揉,然后用焙笼烘焙至八成以上干度,再入锅整形翻炒至足干。成茶条索紧缩壮实,颗粒饱满,色泽翠绿光润,全芽披毫,茶味鲜爽甘醇,带有兰花香,汤色清澈明绿。

惠明茶 -营养价值

惠明茶一般年景含游离氨基酸2.5-3.5%,高的年份达3.5-4.5%,甜鲜味游离氨基酸占总量75-90%,酸苦味占总量10-25%,脂型儿茶比例高,冲泡后有兰花香味,水果甜味,还有“一杯鲜,二杯浓,三杯甘又醇,四杯五杯茶韵犹存”的特点。

惠明茶 -社会评价

该茶生产始于唐代,因交通闭塞,知者甚鲜;清咸丰年间,始渐有名气。

惠明茶民国4年(1915),由惠明寺村畲族妇女雷陈女炒制的惠明茶,被送到美国旧金山举行的,为庆祝巴拿马运河开通而举办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因品质特优,被认定为茶中珍品,荣获金质奖章和一等证书。惜在民国年间,一直处于农户零星栽植、粗放制作状态,仅为畲民兑换些许盐布,没有形成商品。

1982年被商业部列为全国名茶,行销北京、天津、上海、杭州等城市。民国后期,茶园荒芜,制作技艺失传。新中国建立后,于1979年恢复生产。1982、1986年被评为全国名茶,是名茶中的珍品。

惠明茶 -传说由来

传说一

惠明茶是浙江畲族人民创制的名茶,产于景宁赤木山惠明寺周围,历史已很悠久。相传,在唐大中年间,有一个畲族老翁,名叫雷太祖,带着四个儿子,从广东逃荒到达江西,途中遇到一个和尚,相处得十分亲热,一路同行到浙江。分手以后,雷太祖便在景宁的一个叫大赤坑的荒凉深山坞里搭起了茅棚,父子五人靠垦荒种地度日。后来豪强硬说雷太祖侵占了他的土地,就把雷太祖父子赶下了山。雷太祖父子只得重过到处流浪的生活。事有凑巧,他们又在景宁鹤溪遇见了那个和尚,和尚非常同情雷太祖的遭遇,就把他们带到自己的寺院里。原来这个和尚就是赤木山惠明寺的开山始祖。和尚嘱咐雷氏父子在惠明寺周围辟地种茶,这就是传说中的惠明茶的由来。

传说二

惠明茶

从前,赤木山有个寡妇蓝二婶,她一个人拉扯着三岁的女儿山明,靠种些山货,砍点山柴度日。一天中午,蓝二婶正在山坡上拾柴,一抬头忽然看见一个枯瘦的老和尚,靠在一棵松树下,正有气无力地掉着眼泪。蓝二婶急忙赶过去,问道:"老人家,您怎么了?"连问了几遍,老和尚却只是张了张嘴,说不出话来。蓝二婶不由分说,吃力地把老和尚背回了家,又急忙打来山泉水给老和尚喝,说来也怪,老和尚喝了口水,就缓了过来。在蓝二婶的细心照料下,一天又一天,体力也渐渐恢复了。这老和尚呀,可喜欢蓝二婶的女儿山明了,每天带着小山明在山林里摘野果,抓野兔,还给小山明讲故事,山明玩得可开心了。老和尚还从身上的包袱里倒出些种籽,教小山明在屋前屋后种上,天天用山泉水浇。一天天地过去了,转眼,春天到了,小山明种下的种子发芽、吐叶,长成了一棵小树苗苗。老和尚教蓝二婶把嫩叶摘下,放在锅里用火炒,再搓,再揉,再烘干,收藏起来。第二天,山明起来想找老和尚玩,却不见了老和尚。蓝二婶和山明找来找去,找到了一张字条,这才知道老和尚是不辞而别了。原来,老和尚是罗汉所变,罗汉见蓝二婶心地善良,又贫穷可怜,就特意给蓝二婶送来了这种茶叶,老和尚在字条上写着,这茶叫"云雾茶",煎茶喝,能醒脑、明目、清胃、润肺、洗肠、通气,可治病哩!不久,蓝二婶"云雾茶"能治病的消息传开啦,不少人来求茶。蓝二婶的生活比以前好多了。后来,二婶用女儿山明的名字给这茶取名为"惠明茶"。

传说三

传说从前有个景宁商人,坐船到南方去。在船上见到一个衣衫破旧的老和尚,商人乐善好施,便布施给老和尚许多银两布匹,老和尚无以回报,就取出身上的白茶及种子,送给商人,并告诉商人说:如家人突有急病时,可取一片,用水沏泡喝下。商人回到家里,就把白茶收了起来,并未当真。过了一段日子,商人的老母急火攻心,突然双目失明。请遍名医也无法医治,商人急得团团转。后来,忽然想起老和尚送的白茶,就忙叫人沏了一杯,给老母奉上。奇特的是,老母喝了这茶,眼睛竟然好了。

商人见此茶如此神奇,大喜。取出和尚送的种子,命人精心培育,制成茶叶后,又加以宣传和流通。因为喝了这茶眼睛会复名,所以商人给取名叫"会明茶",人们传来传去,成了"惠明茶",这就是惠明茶的传说。

惠明茶 -历史与发展

据《景宁县志》记载:唐大中年间(847-859),景宁已种植茶树。景宁惠明茶产于唐咸通二年(861)惠明和尚主持建筑的惠明寺山地,茶以僧名。今存一株苦白茶,树龄已逾千年,为稀罕茶树之一,叶子乳白带淡黄,冲泡后呈白色,人谓"仙茶"。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起,惠明茶列为贡品,并多次获得国内、国际金奖。

惠明茶金奖惠明茶是浙江省八大名茶之一,也是全国重点茶之一。产地景宁敕木山,在张春乡境内,主峰四周,云山雾海,适宜茶叶生长。景宁县志称:唐咸通二年,惠明和尚建寺山中,和畲民在寺周围辟地种茶,茶因僧名。至今已历一千一百余年,历代列为"贡茶"。民国四年(1915年)为纪念巴拿马运河出凿成功,在美国举办巴拿马万国博览会,浙江省政府征集各地著名丝绸织品,土特产等出国赴赛。在这次赴赛中唯有景宁的惠明茶获得一等证书和金质奖章。从此,惠明茶名扬四海誉满中华,景宁县把这一光荣历史载入《景宁县续志》,在国民党统治时期畲族人民生活贫困,茶园荒芜,名茶也就"凋花一现"。

解放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惠明茶,并予大力扶植,1973年丽水地区科委将惠明茶列入重点研究课题,重新挖掘了这一历史名茶,对茶区土壤、气候和茶叶的栽培,采制等项目进行研究,加快了惠明茶的发展,产品质量也随之不断提高,从而使惠明茶重获新生,几年来已发展新茶园近千亩,投产茶园一百多亩1979年开始,名茶产量已达4000多斤,新茶运往北京、天津、青岛、上海、杭州等城市销售,还通过亲朋华侨关系把茶叶寄到美国、香港、印尼、比利时等国和地区获得好评。浙江电视台多次拍成电视加以宣传,《中国新闻》《人民画报》、《民族画报》都先后加以介绍,引起国内外人士重视。1979一1982年连续评为浙江省优质名茶,1982年、1986年参加全国在长沙、福州的评比中,被商业部评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1991年在杭州召开的国际茶文化节上,又评为"优秀文化名茶"奖。 [1]

本文:惠明茶
文章地址:https://www.cnjiucha.com/shiliao/16517.html 转载请保留链接地址

本文资讯来源网络,仅供用户参考,如用户将之作为消费行为参考,敬告用户需审慎决定。

上一篇:临海云峰茶
下一篇:龙泉茶

标签:惠明茶

最新图文资讯

  1. “卡乐比”、“白色恋人” 在上海中食展召开全国招商发布会 “卡乐比”、“白色恋人” 在上海中食

    “卡乐比”、“白色恋人”在上海中食展召开全国招商发布会2019年5月14日,备受瞩目的第二十届SIALCHINA中国国际食品和饮料展览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开...

  2. 让人热泪盈眶!当年被炸中国使馆前,现在摆满了鲜花 让人热泪盈眶!当年被炸中国使馆前,现在摆

    来源:牛弹琴谢谢这位去缅怀并拍照片的网友  (一)  早晨起来,就看到网上的一张图片,当年被空袭的中国驻南联盟旧址纪念碑前,现在摆满了鲜花。  一束又一束。  一晃,20年就...

  3. 恩施玉露:沐浴春风身价高 茶企、茶农共享红利 恩施玉露:沐浴春风身价高 茶企、茶农共

    云上恩施报道 (融媒体记者 陈兴璐 谭双石)俗话说“一两春茶一两金”,近期,恩施市春茶开采,吸引全国各地茶商前来抢收、抢购。其中恩施玉露更是大受热捧,为当地茶企和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