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德清县:探索数字化赋能宅基地制度改革的有效途径
2020年9月来,德清县按照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要求,扎实开展宅基地基础信息调查,主动融入浙江省纵深推进数字化改革的浪潮中,创新完成以“一库两系统”(宅基地数据库、宅基地管理信息系统、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流转交易系统)为核心的“宅富通”系统,利用数字化手段固化宅基地制度改革成果,推动实现部门间、数据间、应用间的“多跨协同”,着力构建开放包容、安全稳定、充满生机活力的宅基地管理利用数字生态空间。
一、数字化调查建库摸清宅基地“家底”
德清县通过组织实施宅基地基础信息调查,完成农户调查85786户、宅基地调查90539宗,建成的宅基地数据库融入全省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
一是专项调查提速度。共享自然资源、住房建设等部门的宅基地基础数据成果,初步建立宅基地基础数据库,装载到“德清农宅调”APP。在充分利用已有数据的基础上,按照数据填平补齐要求,调查人员在手机端实地核查、补录宅基地权属、宗地、利用、房屋、照片等信息,使调查效率提升30%。
二是创新手段提精度。利用无人机、倾斜摄影相机、POS系统等仪器开展精细化空间数据收集,通过像片控制测量、空中三角测量建立模型,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的三维模型数据中采集界址点、宅基地范围线等,量算宗地面积。与传统平面图解法相比,宅基地宗地界址的测量精度提高10%。
三是依托平台提准度。依托浙江省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IRS)、省域空间治理数字化平台等,将前期调查数据与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大数据局、住房建设局、农业农村局、司法局、工商局、省电力公司等7部门“人-地-房”相关的27项数据成果进行智能化验证比对,对存疑数据进行复检复查,确保不漏一宗、不落一人,保证调查成果的完整性、准确性。
四是建立共享数据库。德清县将宅基地数据库融入全省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实现一库修改、多库同步。实现“宅富通”应用与不动产统一登记、数字乡村一张图等系统间的深度融合,数据双向共享,业务功能集成,将宅基地相关的“信息孤岛”连成“数据大陆”。
二、数字化管理变革宅基地监管方式
德清县“三权分置”改革,完善了宅基地管理制度。“宅富通”系统则将宅基地管理制度转化为数字语言、固化为线上流程,围绕信息决策、审批监管、系统集成三大领域,打通了宅基地信息不全、审批监管不畅、服务效能不高三大“痛点”,让数字化融入农村宅基地管理肌理,激活改革新动能。
一是“一张图”展全貌。在摸清全县宅基地底数的基础上,绘制规模有数、布局清晰、分布有图、信息可查的宅基地信息“一张图”,打造研判、决策一体化的全县宅基地“指挥所”,实现“以图管地”“以人查地”“以人查房”。建立了县、乡、村、农户四级台账,可精准统计各级农村宅基地规模、布局、利用状况,可便捷查询一户多宅、超标占地等历史遗留问题,快速、全面了解各级宅基地使用现状。
二是“一条链”强监管。建成“宅基地管理信息系统”,群众通过手机申报或窗口办理两种方式提交建房申请,各部门工作人员可根据职责分工,在线核查申请人是否具有资格权、申请地块是否符合规划、附件材料是否完整等,并利用手机移动端“宅小巡”APP开展选址到场、放样到场、砌基到场、施工到场、验收到场等“五到场”动态监管。德清县凭该系统,实现宅基地申请、审批、监管等业务全流程数字化管理。变“工作催数据”为“数据催工作”,推动宅基地管理服务网上办、马上办。
三是“一体化”提效能。“宅富通”系统打通了数字乡村一张图系统、不动产登记系统、省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农房“浙建事”、县公积金平台、司法政务服务平台等6个业务系统,全面推动政府部门间横向协同、纵向联动。同时,依托“浙里办”群众企业掌上办事和“浙政钉”机关干部掌上办公等“两掌”公共平台入口,将“宅富通”应用场景集成到数字政府综合应用安全生产门户,实现业务办理、政务管理移动化,极大地提升了政府服务效能,切实做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三、数字化应用促进共富
“宅富通”子系统“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流转交易系统”,打通了小农户与大市场的对接通道,促进价值发现,提高了流转效率。
一是实景展示促流转。流转交易系统围绕破解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等制约因素,采用实景三维、VR技术、现场照片对闲置宅基地和农房进行直观立体展示,让潜在客户“身临其境”地查看农房构造、内部实景及周边环境。提供乡镇、村域内特色展示功能,可全方位展示区域内美食美景、乡村乡貌等。该方式为提升宅基地及农房附加值、增加农民及集体收益提供高效便捷的支撑。
二是激活农房促增收。流转交易系统为多方主体提供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发现、发布、审核、服务、监管等全流程线上服务。利用电力公司提供的农房用电量数据,从已确权发证的农房中发现潜在的闲置农房,经农户确认流转意愿后,将农房上架平台。实现地图在线看房、签约在线办理、交易全程上链、履约有效监管。截至目前,已盘活闲置宅基地(农房)1339亩、4248户,招引落地项目16个、在谈项目23个,总投资超6000万元,涵盖数字经济、文化创意、咨询服务等10余类新业态,带动农户增收1.1亿元,推动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年均增长24.3%。
附件:
标签:
上一篇:第十九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开幕会暨农业绿色发展论坛在四川成都举行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