悸动烧仙草、和府捞面……这些新餐饮品牌都加速复工了,数字驱动的社群运营还能“加分”吗?赵今麦字体过时了?“白鹿字体”被学生抢着模仿,阅卷老师也夸赞
随着上海“三区”政策的明朗以及复工复产的有序推动,餐饮类商家成为首批陆续回归的企业。
“一个很明显的征兆是,我们的社区团购数量开始下降,外卖单量开始恢复。”和府捞面相关负责人说,后台的数据显示,一切都在好转中。
“悸动烧仙草在上海有450家门店,目前虽然只开了5家,但单店五一期间的单量已经超过去年同期。”悸动烧仙草副总裁孟繁伟说,在未来的一周到14天之内,或许还会迎来一波批量性的门店解封。
一切都在回归到熟悉的轨道中,但似乎又与过去有所不同。经历过这场疫情,这些新餐饮品牌需要考虑更多:如何在复工的第一时间内可以“满血复活”,最大程度减少损失?在疫情中临时启用的“社区团购”模式,如何参与未来的经营活动?数字化驱动,又该如何改造门店管理的全过程?
茶饮类品牌报复性消费已现端倪
悸动烧仙草15年前起家于上海,在全国共有2500家门店,其中上海门店为450家,约占五分之一,也是上海门店数最多的茶饮品牌之一。
疫情,对于茶饮类品牌的影响是巨大的。3月底,品牌在上海450家店100%都关闭了,直到现在也只有5家门店重新营业,全部都位于防范区。由于茶饮品牌并非保供的必需品,因此包括喜茶、奈雪的茶、星巴克、悸动烧仙草等品牌,复工的脚步较缓。
但品牌却发现,复工后的报复性消费已现端倪,表现在那些“先头部队”的单量瞬间满血复活。以悸动烧仙草金山枫泾古镇店为例,这家店位于旅游景点附近,平时做的是游客生意,按理说复工后生意不会特别出彩,但目前仅仅做本地社区的生意,通过企业微信社群,加上小程序的“无接触”点单,再加上少量外卖,每天就能做到1万多的销售额。5月1日收获381单,收入12463元;5月3日收获382单,收入12121元;5月5日收获303单,收入10757元……销售额已超2021年五一假期消费。
“这与我们复工后及时调整经营方式有关。”孟繁伟总结认为,社群团购单+外卖单+小程序无接触点单(自取)三部分,构成了目前状态下的本地客群订单,仍以枫泾古镇店的数据为例,订单中,约40%来源于社群团购,40%-50%来源于外卖,剩下近20%来源于小程序的无接触点单自提,但无论哪种方式,都与数字化驱动紧密相关。
“我们现在已开始做好从供应链端到运营端的准备工作。”孟繁伟表示,由于3月中旬上海奉贤仓已关闭,一些原物料经过这一个多月的封仓,保质期已经过了三分之二,悸动公司从4月下旬就已经开始启动原材物料的替换动作,希望解封之后能够把符合标准的原材物料,尤其是食材类、水果类、牛奶类的东西第一时间送到终端门店。
从已经解封的店来看,包括悸动烧仙草在内的品牌都呈比较乐观的态度,认为还会有一部分报复性的消费,“居民被压抑已久的需求,远远高过我们的期待。”在此之前,悸动烧仙草已经做了两次全国范围内的直播带货,发现40%的订单来自上海,提前锁定了更多消费者的需求。
社群运营的特殊模式有何启示?
与悸动烧仙草一样,和府捞面同样从3月底开始进入闭店,与此同时,通过社群运营的团购模式很快萌芽。4月3日,和府捞面首批超1.5万份鲜煮面启程送往上海,涵盖草本汤猪软骨面、香辣牛腱肉面、番茄汤小排面等多款产品,送到浦东的社区居民手中。
“在疫情早期只关了堂食的时候,门店员工已开始积极进行外卖和团餐的推广,这些为后期运营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和府捞面相关负责人表示,考虑到上海地区的运力不足,所以品牌在布局社区团购是,采取的是长保质期以及大品类产品的组合,比如鲜煮面、自嗨火锅面、卤味等产品,成团大约在5000单左右,整体的成交金额在200万。
这其中,团长是至关重要的角色,对于团长的把控能力,直接影响到后期对于社群运营的渗透力。“我们全部是自己在上海拓展团长,借助企业微信和社群等工具,招募到了超过1100个团长,这一批也是后续比较宝贵的种子用户。”上述负责人举例,企业在浦东的一个团长,她是一个宝妈,本身就是用户,主动为小区做了几次团购,评价都很好,“得益于我们的物流供应链始终‘在线’,我们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仍然能2天左右往上海发一次货,并且配送到小区门口,用户和团长对我们的评价都不错。”
当疫情向好,团购单量开始下降,品牌方则开始考虑这种特殊模式带来的经验借鉴。“后期我们会持续对团长进行维护,同时还在进行社群运营方面的探索,这都需要持续进行数字化能力的建设。”和府捞面相关负责人透露,品牌首家复工的门店是儿童医学中心店,截至5月7日,11家门店处于复工状态,每家店平均每天能接到300单左右的外卖,“后期我们会在社群以及会员裂变上做持续的优化,上海全面复工的时候,和府捞面会拿出500万元来补贴用户,补贴的形式是免费吃面。”
“最大的变化是微信社群的变化,社群营销确实远远超过我们的预期。”悸动烧仙草也有同样的感受,品牌每家门店这两年都已经建了企业微信的社群, 每家门店的粉丝群少则三四百人,多的可以达到1500人,均在门店2公里范围之内,在这轮疫情中,这些人群基础是社群核心的种子源泉。
孟繁伟还发现,当门店开始复工复产,已经用了社群工具的门店,在这轮恢复中的反应是最快的。虽然店门口还是没有人,但门店只要在朋友圈尤其是在社群里面分单派单,响应的人就非常多,尤其是在外卖平台尚无法支撑整个运送体系时,可以很好把解封之后的生意一下子恢复起来。
“我们也相信基于社群的互动和沟通,未来一定还会有比较长的红利去做。”孟繁伟认为,通过社群、粉丝群的方式去做消费者互动和信息发布,通过小程序的“无接触”点单的便利性触达用户,会促使这一轮的数字化工具,尤其是门店品牌可以自主的数字化工具出现爆发性的发展。
作者:徐晶卉
编辑:杨柳
责任编辑:唐玮婕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冷链服务业务联系电话:13613841283
标签:
食品安全网 :https://www.food1233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