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冷链物流网

预制菜:趣店们玩不转,在家电圈却成了“真香” 张某科翻车!把和景女士私密视频发给债主,疯了吧静音高效、长续航、安全可靠还有高性价比! 惠普战66六代锐龙版测评记录又被打破了?传音新机260W快充技术曝

时间:2023-04-04 19:40:13来源:food栏目:餐饮美食新闻 阅读:

 

如果要评选去年最火的消费风口,预制菜肯定占据一席之地。独角兽、餐饮老字号和互联网巨头纷纷入局,将预制菜的热度推向巅峰。进入 2023 年后,这股热潮并没有退却,反倒迎来了更多跨界玩家。

3 月 28 日,格兰仕集团联合广东省餐饮协会以及多家连锁餐饮企业在佛山总部举行年会,宣布成立 " 中国预制菜产业生态联盟 ",并发布预制菜无人零售 + 智能烹饪一体化解决方案。在去年高调宣布入局预制菜行业后,格兰仕的野心正不断膨胀。

无独有偶,格力也在去年牵头成立了 " 广东省预制菜装备产业发展联合会 ",并和广东省农科院、国联水产、钱大妈、京东物流等各路企业达成合作。海尔则在早前推出三翼鸟厨房智慧美食解决方案业务,并打造了行业首个物联网预制菜平台 " 阿尔法鱼 "。

家电巨头纷纷入局,既说明预制菜行业拥有巨大潜力,也间接表明家电市场的萎缩。企业跨界并不罕见,但追逐风口也有风险。拥抱预制菜的家电厂商们,能如愿找到第二增长曲线吗?

(图片来自格兰仕官方微博)

格兰仕对预制菜市场的野心由来已久,且盟友阵容越来越强大。

早在去年 9 月,格兰仕就推出了首款预制菜微波炉和行业首个《微波炉烹饪预制菜感官评价技术规范》。这款产品提供一键烹饪拆鱼羹、花胶鸡和鳗鱼炒饭等顺德当地美食,也是格兰仕试水预制菜之后的首个代表作。3 月 28 日的中国市场年会,格兰仕公布了更多新玩法。

比如和福田汽车联合推出 "24 小时随车食堂 ",开发专为货车司机服务的智能微波炉,并宣布和广州酒家等头部餐饮企业合作搭建无人零售场景、提供智能烹饪设备。此外,格兰仕和陶陶居、西贝餐饮集团、国联水产、日冷食品等企业的合作也在有序推进中,未来将开拓中央厨房、机场、学校、写字楼、便利店和高铁站等更多新场景。

用格兰仕董事长梁昭贤的话来说,今年是家电企业全力 " 拼经济 " 的一年,格兰仕也需要努力寻找市场增量。

" 我们相信市场还有大量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也有更多需求可以被挖掘和创造。"

乍一看,格兰仕雄心万丈,前景一片大好。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跨界不是无缘无故的:主营家电业务增长乏力,市场整体衰落,是格兰仕必须接受的现实。

根据年会上公布的数据,中国市场约占格兰仕整体营收的 20%,微波炉仍是其主力产品。然而,国内微波炉市场规模逐渐见顶,格兰仕头顶还有美的这个强力对手,日子并不好过。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报告就指出,2020 年以来微波炉零售量增速整体呈下滑趋势。

面对这种不利情况,格兰仕只能一边升级经销渠道、试图提振家电销量,一边筹划新业务,寻找新增长点。

针对前一点,格兰仕已然做好全面布局。格兰仕在年会上宣布,今年将在国内开设 500 家样板门店,并分别在核心城市和县级城市开设 100 家旗舰店和 500 家形象店。此外,其旗下的惠而浦也将在年内布局 40 家线上授权店和 100 家线下门店,并和欧派等家居品牌合作。

至于预制菜这个新业务,格兰仕还需要面对很多老对手的挑战:格力、海尔等家电厂商,早已下场争得一席之地。

去年 9 月,董明珠宣布成立预制菜装备制造公司,将提供研发、生产和运销等全套服务。此举也得到珠海政府的鼎力支持,斗门区正在打造的预制菜产业 " 灯塔园区 " 就成为格力最好的试验田,预计将形成百亿级的标准养殖 + 深度加工 + 冷链物流预制菜产业群。

海尔也在去年推出了食联网业务,打造智慧网器、数字化烹饪程序、标准化生态预制菜于一体的预制菜生态链。甚至科沃斯、老板电器等小巨头,也推出了针对性的料理机、数字厨电等产品和服务。

一时之间,预制菜成为了家电企业共同的宠儿。格兰仕们对预制菜的热情和野心毋庸置疑,但能不能成功,价值研究所(ID:jiazhiyanjiusuo)持保留态度。毕竟这种集体竞逐新风口的现象过往并不少见,成功案例还真不多。

这些年被家电厂商们看中的风口有很多,可惜跨界效果参差不齐、喜忧参半。

2020年疫情爆发后,国人健康管理意识增强,大健康概念兴起。家电厂商趁机加码医疗器械业务,其中就包括美的、格力、海尔、海信和长虹等。

格力反应最快,在 2020 年 2 月便成立全资子公司珠海格健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包括二类医疗器械设计、制造和销售。在那年 3 月的一次直播活动中,董明珠透露格力拟投资 10 亿发展医疗设备业务,专注高端器械生产、研发。来到 11 月,美的何享健家族投资 100 亿元在顺德北滘新城筹建和祐国际医院,次年 2 月再斥巨资收购万东医疗,投入比格力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高调的格力、美的之外,其他厂商也通过收购成熟企业、推出自研设备等方式悄悄落子。海尔收购了上市公司星普医科并更名为盈康生命,主要从事肿瘤专科医疗器械生产和医院运营;海信则在 2020 年 10 月推出了首款超声产品 HD60,并和多家三甲医院达成合作。

可惜捣鼓一年多之后,医疗器械风口渐歇,外国厂商在高端市场的统治地位也始终难以动摇。中低端、入门级器械市场则高度分散,且且下游议价能力较弱,无法肩负起家电厂商增收重任。

2022年,这群着急找后路的家电巨头又瞅上了另一个风口:光伏。智研咨询统计的数据显示,截止去年上半年已有超过 20 家家电企业宣布进军光伏市场,美的、海尔、格力、康佳、海信赫然在列。

在这群新玩家之外,一些入局时间更早的家电企业已尝到甜头。创维的财报就指出,去年上半年光伏业务营收达 42.06 亿元,同比暴涨 407%;TCL 旗下的中环股份营收占比几乎占整个集团的一半,净利润更是远超家电业务。

不过随着家电厂商蜂拥而至,光伏市场逐渐出现供过于求现象。去年 12 月以来,产业链上下游诸多产品、原材料均出现降价迹象。光伏市场潜力虽大,却也不是无穷无尽。当焦虑的企业挤满赛道,就没有人可以活得像从前那般自在。

当然,家电巨头的副业还有很多:比如美的仍在坚持的机器人和新能源车,还有格力挣扎多年的手机业务等等。但总的来说,像创维、TCL 那样成功开创出第二增长点的是少数,大多数跨界业务只能勉强维持,或在风口陨灭后悄然退出。

为什么创维、TCL 的跨界能成功?这也是格兰仕、格力做预制菜业务时需要思考的问题。

价值研究所(ID:jiazhiyanjiusuo)认为,选择合适的路线,在日常运营中发挥自己的优势都很重要,两者缺一不可。

TCL 和创维入局半导体、光伏行业的时间比大多数家电同行都要早,仍能尝到早期增长红利。自身优势上,TCL 完整的半导体布局,创维则有物联网作为依托,辅以自主研发的智能运维系统、分布式光伏电站全流程资产开发建设运营管理平台和实时数字化管理系统,技术储备相当完善。

只是不知道,高调进军预制菜的格兰仕们,具备这两个条件吗?

首先看市场大环境。

预制菜风口发酵近两年,不少互联网、新消费企业已率先试水,有不少玩家铩羽而归。靠淘宝直播出圈的趣店,去年 7 月曾扬言要在三年内开出 20 万家门店,并追加上亿投资。但短短两个月后,趣店就在财报中表示缩减预制菜业务,并与部分供应商终止合作、尽快清除库存。

然而,趣店熄火并不能说明预制菜风口熄火。美团、盒马等平台仍在扩大业务布局,今年一季度的年货节等重要节点里,预制菜销量也显著增长。如今这股风潮从互联网界蔓延至家电业,也说明企业十分看好其后市表现。最关键的是,市场上存在诸多有利因素,将助力预制菜市场规模进一步增长。

一方面,进入 2023 年之后政府多个部门先后下发文件,宣布重点扶持预制菜产业发展。

2 月中旬,国务院表示要提升净菜、中央厨房等产业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广东、福建、河南、四川和山东等多个省份也将预制菜产业发展规划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并给予专项扶持。比如河南就提出,争取在 2025 年培育出 60 家规模以上酸辣粉预制菜企业,推动产业总体规模突破 300 亿元。

另一方面,资本闻风而至,大量新品牌趁势崛起,市场渗透率不断提升。

迈点研究院统计的数据显示,2022 年中国预制菜行业总共完成超 20 起投融资事件,总金额达数百亿。其中,瑞幸创始人陆正耀创办的舌尖英雄,海底捞孵化的子品牌蜀海,还有乐肴居、鼎味泰食品等品牌都收获了亿元以上单轮融资。

根据艾媒咨询的预测,2022 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约为 4196 亿元,同比增长 21.3%。而在政策、资本的护航下,这一数字预计将在 2026 年突破万亿。预制菜这片万亿蓝海,还有很多新故事可以讲。

(图片来自艾媒咨询)

这样一来,预制菜这门生意能不能成,关键就看企业自己了。

事实上,这一众家电巨头已经充分吸取此前的跨界经验、教训,将预制菜和核心业务牢牢捆绑在一起。正如董明珠、梁昭贤所言,与其说他们在做预制菜生意,不如说是做预制菜设备、智能解决方案业务。

格兰仕等企业当前推出的服务和产品,都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技术优势。被称作 " 微波炉大王 " 的格兰仕,就充分发挥自己在加热技术方面的长处。去年 9 月以来推出的智能微波炉、智能烹饪等产品和服务,都集中在微波加热环节。

依托三翼鸟的智慧厨房场景,海尔将数字化服务、食联网定为核心战略,预制菜也只是其中一环。其 " 阿尔法鱼 " 智慧平台甚至能提供下单、配送等采购环节,为用户提供一条龙服务。

格力则选择押宝预制菜冷链设备,这当中涉及原材料速冻、储藏冷库、冷链运输及配送、终端销售冰柜等诸多环节。其中上游的储藏冷库和中游的冷链运输设备需求庞大,且掌握着整个行业的生命线。称霸空调市场多年的格力,则可以发挥自己在冷藏、速冻方面的技术优势及供应链优势。

标准化、规范化的生产流程,大量专利技术,是格兰仕、格力们安身立命的根本。在方兴未艾的预制菜市场,恰好缺乏行业标准,亟需完成数智化升级。对 B 端预制菜企业而言,智能生产设备、数字系统都是刚需。面向 C 端,标准化可以带来稳定的口味和更卫生、安全的产品。

从硬件到数字化服务,家电厂商逐渐探索出一条进军预制菜行业的康庄大道。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家电巨头和预制菜行业还能碰撞出更多风口。

在 3 月 28 日这场发布会上,格兰仕一口气发布了多套行业标准,并宣布制定《适用于微波加热的预制菜通用要求》、《即热预制菜专用微波炉标准》,试图完善预制菜行业规范。

格兰仕中国市场销售总监吴毅则向媒体表示,在建立统一标准后,预制菜的丰富度、美味度将更接近传统烹饪。向来受到用户诟病的口味问题,也有机会得到改善。

预制菜这个风口还能火多久,没人可以预料。格兰仕、格力们唯一能做的,是在风口正旺的时候加速跑马圈地,先划定自己的势力范围。传统家电市场的衰退难以避免,各大厂商总要寻求出路。在预制菜之外,相信它们还会积极探索更多新业务。

冷链服务业务联系电话:13613841283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标签:

食品安全网https://www.food12331.com

上一篇:2023年四川锦江宾馆预制菜(淮扬菜)供应商入库选拔招标公告

下一篇:茶百道又出事!被曝用过期原料,公司凌晨致歉!网友大呼寒心

相关推荐
  • 新春将至,锅圈食汇预制菜持续升温
  • 餐饮怎么做?难做?没搞懂这5点,千万别做餐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