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冷链物流网

不去茶区,不管品质,不在茶季去茶山,企图在茶界称帝的张三其人

时间:2023-04-01 12:37:26来源:admin01栏目:餐饮美食新闻 阅读: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会咬人的狗不叫,这句话,用来形容我从前的同事张三,虽然粗鄙,却真不为过。

他的性格,平时是极懦弱的,经常被同事欺负。老板板一下脸,他都会抖三抖。

一旦上了网,立刻就化身暴民,各种利剑似的语言都可以打出来,各种攻击性强的话叭叭往外冒。

在网上跟在日常生活中,简直判若两人。

张三娘亲身体不好,家里的孩子生得都很艰难。张三从小个头瘦小,顶着一个有点突兀的大脑门子。

理着最简单的平头,发型跟鲁迅先生有点一样,又完全不一样。

鲁迅先生的头发,总是修剪得平平的,整整齐齐。

而张三呢,许是因为家庭出身的缘故,老不喜欢剪发。

当然现在剪发也贵,一次要40元左右,按最长间隔时间计算,一个月剪一次的话,一年也要剪上12次。

所以,张三老是顶着一头像稻草一样杂乱的头发招摇过市。

头发太长太蓬,头大肩膀窄,身子骨架小,远远一看,仿佛一根棒子顶着一丛稻草,于是,女客户们给他起了个绰号——大头虾。

于是,我每次看到他那颗乱蓬蓬的大脑袋,就很想把个揪过来,用一把推子给他推平了。

再附送一句——帮扶困难群众,义务理发。

《2》

张三是个外省人。

来福建工作了两三年,喝过了几杯茶。

于是,就觉得,自己懂茶了,会喝茶了。

当然,在他老家的那些人面前、在大部分没在福建居住和生活过的外省人面前,张三,确实要比他们略懂一二。

不过也只是略懂而己。

福建茶如此之多,如此之广博,只是借在客户那里拜访的机会喝了几次茶,要谈“懂茶”,还是远远不够的。

并且,谈客户时,一门心思都在谈判上,一门心思都在签单上,哪有时间去品茶呢?

几乎都是茶从嘴中过,不留下一丝痕迹。

连滋味也没留下几点。

这样又如何谈懂茶呢?

但天真的张三,硬是凭借在老家的亲戚朋友面前掉书袋、抖搂半桶水的茶知识,而给自己培养出了无比的勇气来——我比你们懂茶——我懂茶!

过年的时候,他总是比福州街头熟悉的茶叶店里,买一些性价比高的茶叶,再去五里亭配上精美的包装盒,提回老家去做伴手礼。

这对于平时极度节省的张三来说,是不小的一笔破费。

然而,为了在父老乡亲面前显示出自己“会喝茶”、“品味提升”、“阶级提升”,他咬着牙砸下了这笔银子。

为了衣锦荣归,钱嘛,还可以再挣。先赚也面子再说。

果然,回乡的那些天,在家乡父老面前,他泡着茶,秀着茶技,获得了大片的赞赏声。

众星捧月的场景,让从小因为个子瘦小而被欺负惯了的张三,找到了翻身做主的感觉。

他在心里想道:“果然,富贵不归乡,如锦衣夜行。古人这句话倒是不假。”

《3》

后来张三跳槽去了华林路的一家报社的广告代理公司做文案。

但没在那里呆太久,听说他辞职回老家了。

回去之前,他去五里亭频繁走访了一个星期。

我们都很好奇,他这么抠门的人,同事两年多从来不请客的人,怎么会去五里亭买茶叶,还连买一个星期?

过了很久才知道,张三原来是去五里亭茶叶市场寻找货源去了。

他收集了大叠的名片。

有茶商的,有包装店的,有快递员的。

然后就回老家开了一家茶叶店。

当然没有租很贵的房子,这不符合他节俭的风格。

只在一个小区里,租了一户两居室。请人拍照,他自己写文案,开始卖茶。

一开始生意还不错。

外省人一听说是福建茶,又听说掌柜是在福建生活过很多年的,便自动脑补这位掌柜极为懂茶,自然就大胆买进。

加上张三这个人,高中是学文科的,诗词背过几首,又跑过业务,算是懂得察言观色的主。

在客户面前,可以掉书袋,可以讲茶史,可以讲茶故事,三下五除二,就把从来没有来过福建、并且没有喝过太多正宗福建好茶的顾客,说得一愣一愣的,满脸崇拜,除了打开手机扫码付钱,没有别的想法了。

大半年后,生意变差了。

货源出了问题。

离开福建后,他再也没来过——节省的人怕浪费路费,加上他也从来没去过茶区,他的上家,是批发市场的那些茶商,货源原本就良莠不齐。

再加上他其实是半吊子水平,不怎么懂茶,一次两次之后,精明的茶商了懂得了他的斤两,也就不怎么给他好的货了。

有一阵,那些茶商给的货,品质都不怎么高——当然也跟他自己有关系,他把成本压得很低,又如何能拿到好的货品呢?

一来二去,他的生意,就淡下来了。

老客户都不来了。

《4》

这下,内向的张三抑郁了。

他想了很久,终于决定四处开花。

福建茶不是销量低了吗,那就卖云南茶,浙江茶,四川茶啊。

中国六大茶类,那么多茶可以卖,何必单恋一枝花?

于是他开始发贴子,招募茶商做上家。果真还给他找到一些。

一时间,六大茶类齐聚,又让他收获了一票红利。

老客户们,一听说有新茶来了,又渐渐开始上门消费了。

这下张三膨胀起来了。

那段时间 ,他的朋友圈,一律是在打鸡血。

什么“眼睛在前方,路在脚下。”

什么“誓要做茶圈之帝!”

什么“一百天攻坚拿下所有茶类!”

各种口号振耳欲聋。

当然有理想是好事,人活着如果没有理想,跟咸鱼有什么分别?

只是,他从不去茶区,从不深入茶山,从不去茶农家里小住,从不在茶季去茶山做茶。

这种省钱的小农意识,让他的所有信息来源,都只是网上认识的那几个茶叶批发商,局限很大,也很危险。

如果所有的消息,都来自于某几个茶商,自己没有去茶区亲眼看几次,自己没有分辨能力,那只能人云亦云,没有真正的认知与观点。

顶多,把一些网上搜集来的资料整理整合,编成自己的内容传播出去。

最后只能被别人牵着鼻子走,成为别人的“发言工具”。

《5》

张三的生意,最终会走向何方,还要看他自己。

张三这样的人,茶圈很多,一抓一大把。

忽视品质,不去茶区,不深入了解茶叶生产流通的各个环节,只从网上看一些资料,只从茶商的朋友圈和口中得到只言片语的消息,就可以编辑起来,成为自己的观点。

以为只要会天马行空一通演讲,就能说服消费者掏钱。

从头到尾,都忽视茶叶的品质。

这样偷懒的行为,只会让他们的路,越走越窄。

十年前,消费者大多数不懂茶,在那个茶商说什么消费者便信什么的“黄金时代”,这种套路,还行得通。

十年后,互联网和自媒体,让越来越多的信息透明化,让越来越多的中间环节消失不见,这一招,便不再那么好使了。

如果继续想着“一招鲜吃遍天”,就只会被淘汰。

毕竟,时代要抛弃一个人,是不会跟他说再见的。

欢迎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cunguchen2018)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

冷链服务业务联系电话:13613841283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标签:

食品安全网https://www.food12331.com

上一篇:开店先看火锅加盟店排行榜,锅圈食汇为你深扒内里门道!

下一篇:加盟火锅店要多少钱?这里的门道锅圈食汇带你细细品

相关推荐
  • 新春将至,锅圈食汇预制菜持续升温
  • 餐饮怎么做?难做?没搞懂这5点,千万别做餐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