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雪冰城要上市,“低价策略”YYDS?
3元一支的冰淇淋,4元一杯的柠檬水,6元一杯的珍珠奶茶让蜜雪冰城成为新茶饮市场上的“拼多多”。毕竟,与奈雪、喜茶等同行均价20元左右的客单价相比,蜜雪冰城的产品价格堪称“极致性价比”。
“拼多多”式的下沉竞争,让蜜雪冰城迅速收获了规模竞争红利——遍布全国的两万家门店,贡献了4.5亿杯柠檬水、2亿杯百香果、1.9亿杯珍珠奶茶的年销量。近日,有报道称蜜雪冰城已经完成上市辅导工作,如若上市成功,其将有望成为A股市场中“新茶饮第一股”。
截至去年10月,据晚点Lastpost报道,资本市场给蜜雪冰城的估值已经达到了600亿人民币,与喜茶最新的估值一样。
蜜雪冰城依靠剑走偏锋式的“低价”策略,在内卷的新茶饮行业中“C位出道”,给到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低价”背后是供应链优势体现
如果说低价是蜜雪冰城的基因,而“低价得起”才是它跑赢竞争对手的杀手锏。而要实现“低价得起”,得益于蜜雪冰城在供应链层面的有效整合。
官方公布的业绩数据显示,蜜雪冰城2021财年的营收为65亿元,加盟费只占很小的一部分。
据蜜雪冰城官网介绍,其加盟模式为单店加盟,需要加盟商全资运营,公司不参与分成。而要在省会城市成为蜜雪冰城的加盟商,每年的加盟费为11000元,地级城市加盟费为9000元/年,县级市所需加盟费则为7000元/年。
如果按2万家门店以最高加盟费1.1万计算,每年加盟费的收入近2.2亿元,只占营收很小的一部分。
因此,蜜雪冰城的定位和商业模式决定了它必须把原材料的成本做到极致,既要保证质量,又要保证在低价供货给加盟商的同时,留有自身的盈利空间。
真正赚钱的,是制茶设备、原材料、数字化系统甚至小到吸管和打包袋等边角料的供应链费用。有业内人士称,在新式茶饮赛道,原材料供应阶段供应商利润率约为大概能在30%左右。
目前,蜜雪冰城官网显示,蜜雪冰城目前由三家公司协同运作。其中,郑州两岸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负责管理运营,河南大咖食品有限公司负责研发生产,郑州宝岛商贸有限公司负责仓储物流。这意味着只要加盟店不断扩张,蜜雪冰城就能不断向加盟店卖原材料,实现稳定的营收增长。
在大咖国际工厂里,容纳了咖啡、果酱、糖浆、奶源、包装等数十条生产线,全自动化的生产,使得其产值不断提升,在去年达到了77万吨。
有媒体报道,有加盟商称一家门店一年在原材料上的支出就在50万元左右。而2万家门店的物料供给,给蜜雪冰城带来不菲的收入。
另外,蜜雪冰城也与许多水果生产基地达成了直接合作。以柠檬为例,蜜雪冰城与四川安岳县达成了合作,每年约6500户果农为蜜雪冰城供应柠檬。这即保证了供应量,也省掉了中间商赚差价。
有媒体称,在十多年时间里,蜜雪冰城创始人持续投入了超过50亿元建工厂和物流。蜜雪冰城既是最早布局供应链的企业,也是行业中为数不多能够实现原材料自给自足的茶饮品牌。
由于蜜雪冰城构建了从研发生产到仓储物流的完整供应链条,也让产品具备了“极致性价比”,甚至有行业人士认为,蜜雪冰城抢夺的是便利店、超市中3块钱、5块钱瓶装水的市场。
而足够低的客单价,极大满足了下沉市场的需求,也让蜜雪冰城迅速获得了市场好感。
2010年,蜜雪冰城开启“直营+加盟”模式,凭借“加盟换规模,低价换市场”的策略,蜜雪冰城走上门店快速扩张之路。公开资料显示,2014年,蜜雪冰城门店仅为1000家;今年7月,门店规模突破20000家大关。
8年翻20倍,这样的扩张速度在整个餐饮界也很难找出第二家。此外,今年7月中旬,蜜雪冰城在公众号上发布公告,宣布开放全国乡镇加盟申请,其跑马圈地野心可见一斑。
“低价“的另一面
十几年来,蜜雪冰城的目光从未离开过下沉市场。但蜜雪冰城并不是没做过“高端化”的努力。
2009年,蜜雪冰城创始人之一张红甫在郑州一个高端消费场所开了一家门店,好好设计了一番门店形象,原材料也使用鲜奶、鲜果等等。
但这家店最终并未做起来,直到2011年关店,总共只赚了6100块钱。因此,张红甫在创业日记中写道:“一定要量大,把成本费用摊到很低很低。”
薄利才能多销,成为蜜雪冰城坚持下沉市场的核心理念。但是成本竞争的另一面却是没有“成长空间”。
虽然蜜雪冰城以极致性价比打穿了中国最庞大的下沉市场人群,把店面开到了大街小巷。但是,这也成为其最直接的成长桎梏。
就目前而言,蜜雪冰城的业绩增长只能来自于扩张,而其面临最大的成长性问题在于店太多已经饱和,如今一个商业街开2-3家蜜雪冰城的现象已经屡见不鲜,门店过于密集,也导致门店之间互抢流量,同品牌竞争也让本来就薄利的单店利润雪上加霜。
有行业人士算过账:根据蜜雪冰城现行加盟方案,一线城市门店的加盟费为1.1万元,算上装修、租金、首期设备和原材料采购等成本,新店开业成本约为30万元以上。以日销600杯、毛利50%、客单价8元来算,日利润大约在2500元。剔除员工薪资,以及租金、水电费、物料费等成本,利润大约在几百元,回本则需两年左右的时间。
需要注意的是,这是在正常情况下的结果,一旦对于各方面成本把控不够,则很容易产生亏损。
当然,加盟商不赚钱,不代表蜜雪冰城赚不到。只是,加盟商不赚钱了,门店扩张又从何谈起?因此在进入今年之后,虽然蜜雪冰城门店增速依然首屈一指,但相比之前已经明显放缓。
除此之外,在万店狂奔的扩张速度之下,门店管控跟不上扩张速度,蜜雪冰城食品安全问题频频登上热搜,而且屡禁不止。在黑猫投诉平台,蜜雪冰城的投诉量多达3812条,多数投诉集中在吃出虫子、冰淇淋吃出头发、小料出现异物、店员态度恶劣,退款难等等。
由于“低价策略”而缺乏新增长故事的蜜雪冰城,想要摆脱低价桎梏,有两条路可以走,第一是冲击高端做高溢价,第二是多元化布局。
但第一条路已经被验证失败,而通过多元化布局找到第二增长曲线,成为蜜雪冰城当前最大的挑战。
多元化战略需观察
观察蜜雪冰城近年来的举措,它并不只想做茶饮,孵化子品牌做咖啡,投资炸鸡、高端茶饮、入局包装水饮市场等都在计划内一步步实施。
2020年,蜜雪冰城推出定位现磨咖啡的“幸运咖”,张红甫表示“5年内复制出一个咖啡版蜜雪冰城”;2021年,蜜雪冰城成立雪王投资公司,第一笔便投资了广东的茶饮品牌“汇茶”;2022年,雪王投资了河南鸡装箱餐饮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主要售卖炸鸡等产品。
最近蜜雪冰城又正式进入瓶装水赛道,雪王爱喝水全新上市成为市场焦点。据悉,雪王爱喝水主攻天然饮用水,有550mL和380m两种规格,终端零售价分别为2元/瓶和1.5元/瓶,与其用户画像接近。但需要提及的是,此价格带也是冰露、农夫山泉和怡宝牢牢占据的地盘。
当然,进军包装水饮市场的不止蜜雪冰城,也是茶饮行业增速放缓下,各家做出的共同选择。2020年起,喜茶、奈雪的茶接连入局,相继推出气泡水、果汁茶等。
只是在巨头林立的包装饮料市场上,新茶饮军团目前更像是品类“陪跑者”角色。以喜茶为例,卖得最好的喜茶与原神限定款果汁茶月销量仅超2万。
面对新市场,蜜雪冰城的“低价策略”能否让企业走得更远?目前尚未可知。但在资本市场上,蜜雪冰城有了更多的“故事”可讲——毕竟,以规模换估值的资本套路如今并不鲜见。
· END ·
声明:本平台推文旨在分享交流,不作投资建议。
文中数据均来自企业公告及媒体公开报道,图片均来自网络、官微、电商平台等,如无意中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删除。
冷链服务业务联系电话:13613841283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