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冷链物流网

餐饮企业扎堆上市,背后隐藏着怎样的考量?

时间:2023-02-09 00:42:44来源:food栏目:餐饮美食新闻 阅读:

 

  曾几何时,一大批投资者都将资金注入餐饮赛道,如今似乎到了需要实现回报的时刻。

  街边不起眼的小小快餐连锁店,正在密集向资本市场冲刺,想要拿下“麻辣烫第一股”、“面馆第一股”、“快餐第一股”等桂冠。

  由于行业的特殊性,过去多年我国餐饮企业上市数量一直不多,而现在共有9家餐饮企业在扎堆IPO,这一数量远超过去多年。

  2022年1月以来,已有包括杨国福、老乡鸡、和府捞面等在内的6家耳熟能详的餐饮企业更新或公布自己的上市计划。加上去年下半年发布计划的捞王、绿茶餐厅、老娘舅,目前共有9家餐饮企业正在IPO。

  餐饮企业上市潮,是国内餐饮行业发展新阶段的折射。

  至今,中国虽然美食种类繁多,但餐饮行业资本化程度仍然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据泰合资本统计,截至2021年5月,拥有14亿人口的中国,只有15家餐饮上市企业。但3.3亿人口的美国,上市餐企达到50家,拥有1.3亿人口的日本,上市餐企有97家。

  国内餐饮企业上市公司少,意味着整体规模化程度也不高。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主要国家餐饮集中度最高的是美国61%,第二是日本53%,而中国的餐饮集中度仅有17%。

  资本化程度和规模化程度低,但这也正意味着该赛道存在大量的投资和上市机会。

  赛道空间广阔,餐饮服务企业却呈现有品类、无品牌的状况,这种情形下,资本急于寻找下一个中式餐饮的麦当劳或肯德基,因此投资机构在该行业密集下注也就不难理解。

  放在餐饮行业大环境中,这个现象值得玩味。近两年疫情影响线下业态,餐饮企业扩张受阻、经营困难,这些扎堆上市的餐企状况如何?还有,此次上市潮中有不少依靠自身现金流扩张的老牌餐企,相比于备受资本青睐的新消费餐企,前者的底气在哪里?

  餐饮企业为何突然密集IPO?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与疫情有关,另一方面与发展有关,还与资本的助推有关。

  餐饮是现金流很好的生意,但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行业资本化程度却极低。一级市场的VC/PE机构对餐饮行业投资相对谨慎,二级市场餐饮上市公司数量也并不多。

  近几年,由于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完善、行业数字化浪潮来袭、消费升级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餐饮行业迎来发展新机遇,诸多VC/PE机构开始重新审视餐饮板块,并不惜投下重注。当下,一批发展相对成熟的餐饮企业纷纷筹备上市,无疑让从业者和投资人都为之振奋。

  不过在振奋之余,也有多位餐饮投资人表示,需要更加理性地看待餐饮企业上市潮现象。一方面,现阶段来说,国内A股市场对科技创新企业的上市利好政策比较多,但对餐饮企业上市审核仍然较为严格,企业能否“闯关”成功仍存在不确定性。

  另一方面,港股市场虽然相对来说标准更为宽松,但大量公司上市后的表现并不太好。对投资机构来说,被投餐饮企业港股上市可能只是有了退出的通路,完成阶段性任务,但最终退出成绩如何并不好说。

  从餐饮业本身来说,这几年其实餐饮业的老板的认知也有了改变。2020年的疫情对餐饮企业冲击挺大,这改变了一些企业家的想法,对资本没那么排斥了。

  在招股书上,餐饮企业已雄心勃勃地列举出了门店未来的扩张规模:七欣天计划在未来三年再新开门店300家;乡村基计划在未来两年新开乡村基和李大米餐厅230家和420家。和府捞面创始人李学林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其门店目标是1000家,而在门店数量已经远超其他品牌的杨国福,提出了到2025年开店10000家的计划。

  开这么多门店得需要钱,上市募资成了一个好选择。目前中国餐饮企业已进入资本化阶段,因此越来越多的餐饮企业决定IPO。当然,上市也与餐饮品牌连锁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有关。

  以2021年最火热的面食赛道来说,仅7月份,就有陈香贵、五爷拌面、遇见小面、和府捞面四家品牌宣布获得融资,融资总金额超过10亿元,其中最高的是和府捞面的8亿元E轮融资。

  资本的助推确实起了一定作用。2018年以前,我国餐饮行业投融资一直较为活跃,在经历2020年疫情以来,资本热情高涨,截至2021年8月,中国餐饮行业投融资事件数86起,涉及到的投融资金额439.1亿元,超过2020全年的2倍。

  据《2021中式连锁餐饮品牌行业报告》显示,中式连锁餐饮品牌规模占整体餐饮约79.8%,2020年规模达3.15万亿元;疫情后,中式连锁餐饮品牌触底反弹,恢复迅速,预计在未来3年保持年均8.8%的高增长,规模有望在2023年突破4万亿元。

  随着越来越靠后期的单笔高金额投资的出现,未来5年或有一批净利润达数千万元甚至上亿元的餐饮行业公司完成上市,餐饮行业或将引领一波消费行业的IPO潮流。

  那么,连锁餐饮赛道的资本热是否只是刚开始,未来的想象空间有多大,又能跑出多少上市公司呢?

  虽然餐饮企业扎堆上市,但是从已经上市的企业来看,在二级市场想要获得投资人的青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港股市场,已经有几十家餐饮上市企业形成板块。但除了海底捞、九毛九这少量几家比较活跃,味千等大量餐饮上市公司活跃度并不高。

  港股市场的餐饮上市公司可以看作两类,一类是相对仍比较传统的餐饮公司,流动性不高,低估值状态。一类是现代化餐饮公司,后者在不断实现标准化、现代化、品牌化、连锁化,有着更高的市盈率。

  就拿已经上市的百胜中国、海底捞、九毛九、呷脯呷脯举例说,他们的表现都很惨淡。两大千亿市值巨头百胜中国和海底捞,2021年分别跌13.24%和70.5%。

  千亿巨头惨遭投资人抛弃,几十亿几百亿的小弟们也没能幸免。九毛九2021年总市值缩水41.86%,与最高峰相比缩水了282亿港元。呷脯呷脯的市值也只剩下62亿港元。

  餐饮企业市值暴跌背后,核心还是业绩不佳导致的。据百胜中国2021年度财报显示,其调整后净利润为5.25亿美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5%,财报发布后,包括高盛、大摩、富瑞在内的10家投行齐齐下调了百胜中国的目标价。

  判断失误的海底捞则进入了大规模闭店阶段,2021年11月,海底捞曾发公告称将在年底之前关闭300家门店,这个门店数量相当于2019年全年新开的门店数量。从财报上看,海底捞2021上半年净利润为9650万元,虽然同比有所增长,但仍未恢复疫情前的水平。

  与海底捞同样进入战略收缩闭店阶段的九毛九,门店数量由2019年的143家降至2021年的83家,平均每家餐厅员工数量减少20%。尽管财报显示九毛九2021上半年净利润实现扭亏为盈,但各大投行还是纷纷对其降低了评级。

  在财务数据方面,准备IPO的餐饮企业均公布了成绩单,和府捞面2021上半年的营收为8.46亿元,净利润为1385万元,七欣天和乡村基在2021前三个季度净利润分别为2.59亿元、1.63亿元。这份成绩单能不能让其获得投资人的青睐,还有待时间的验证。

  餐饮一直以来都是一个竞争激烈的市场,在不断经历着残酷的优胜劣汰。数据显示,2021年,餐饮相关店铺共注销100万家,其中快餐店注销近40万家,火锅店注销近10万家,奶茶店注销近35万家。

  与其他行业相比,餐饮行业门槛低、可复制性高,但是,餐饮赛道的竞争非常激烈,食品安全的隐患比较大,供应链的打造相对会比较复杂,品牌效应和规模效应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业界认为,在餐饮行业,投机者和盲目追风者也很难有长期生存空间,入局的资本方也需谨慎考虑。

  上市对于餐饮企业,就像高考之于人生,看似是终点,实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而如何在资本的世界里利用资本的手去挖掘出更大的生意,讲出资本市场爱听的故事,对他们来说仍然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餐饮企业上市潮背后,中国餐饮行业拐点已至。拥抱资本,能够助推餐企更上一层,但这个行业没有捷径可走,只有加码供应链、提高标准化程度,餐企才能实现规模化;而在扩张的过程中,依赖线下业态的餐企,永远都面临着风险。

  声明:易昇证券任何文章之观点,皆为学习交流探讨用,非投资建议。

冷链服务业务联系电话:19937817614

华鼎冷链是一家专注于为餐饮连锁品牌、工厂商贸客户提供专业高效的冷链物流服务企业,已经打造成集冷链仓储、冷链零担、冷链到店、信息化服务、金融为一体的全国化食品冻品餐饮火锅食材供应链冷链物流服务平台。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标签:

食品安全网

上一篇:餐饮加盟店的弊端(那些加盟失败的餐饮人,都犯了什么错?)

下一篇:餐饮店开业前准备(餐厅开业要想红红火火,这10个准备少不了)

相关推荐
  • 逮虾记果蔬鲜虾饼空气炸锅食材虾仁儿童早餐
  • 爆卖上万盒!家宴火锅开创者川娃子大犇牛油火
  • 打造“传统饮食文化+现代科技”的中国样本
  • 预制菜5项大奖出炉,华鼎供应链荣获“最具竞
  • 新春将至,锅圈食汇预制菜持续升温
  • 餐饮怎么做?难做?没搞懂这5点,千万别做餐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