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茶网

“芫根狮子头”成了致富菜

时间:2020-11-02 13:34:39来源:food栏目:食品常识 阅读:

原标题:“芫根狮子头”成了致富菜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原本没啥用处的芫根,现在做成‘芫根狮子头’和‘拔丝芫根’,身价不知涨了多少倍。”在四川旅游学院的帮扶培训下,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白玉县麻绒乡麻绒村村民泽仁西成为一名“特色大厨”。他把菌类、芫根、牦牛肉、藏香猪等特色食材变成整套的地方特色接待宴席,不仅提升了旅游档次,丰富了游客的旅游体验,也让自己走向了小康生活。

白玉县是四川旅游学院定点扶贫县,麻绒村是该县一个典型的小村落。四川旅游学院教师杜臻贤来到麻绒村担任第一书记之前,他对白玉县和麻绒村的了解只是一组数字――

白玉县,位于四川最西部,与西藏昌都地区隔金沙江相望,距省会成都约1000公里,平均海拔4221米,年均气温7.7℃,空气含氧量不足内地的50%。麻绒村,平均海拔3500米,距白玉县城60余公里,有耕地面积229.2亩,退耕还林面积391.18亩,草原21477亩,2015年全村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仅2500元。

2016年5月,杜臻贤经过艰苦跋涉抵达麻绒村后,对这里自然条件之恶劣、基础设施之落后、贫困程度之深,有了最直观的感受:“映入眼帘的只有破败待建的房屋、蜿蜒崎岖的山路,除了挖虫草、捡野生菌,村民最主要的经济来源是靠国家政策资助。”

条件很差、语言不通、情况不熟悉,怎么帮扶?“路都是走出来的!”杜臻贤对自己说,要尽快熟悉环境,把扶贫脱贫措施落实好,一定要帮助村民走上致富的道路。

杜臻贤的信心源于四川旅游学院的强大支撑。2015年,学校派出专业团队,对白玉县进行资源调研,形成旅游资源分布图。调查过程中,团队跑遍了该县大部分乡镇,还曾自驾车翻越海拔5000多米的极高山,深入该县环境闭塞的山岩乡,调查独特的戈巴文化。

调查结果显示,白玉是自然人文景观的富集区,雪山草原、高山峡谷、民族风情、古村老寺,都是发展旅游业的绝佳资源。怎样将这些富集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开辟一条致富之路?这正是四川旅游学院的专长,也是学院帮扶团队反复思考的问题。

规划编制怎样才能落地?怎样优化旅游环境丰富旅游产品?怎样完善基础设施做好宣传推介?这些问题,是四川旅游学院派驻白玉县挂任县委常委、县委副书记的华旦扎西关心最多的问题。他常说,我们带着问题干工作,问题回答好了,工作也就干好了。

白玉没有旅游交通导示牌,华旦扎西就带着团队在几条通往白玉的道路上反复查勘,选点、确定导示内容、审核里程数、协调安装用地,现在,清晰醒目的旅游交通导示牌已合理布局在道路沿线。

公路沿线厕所数量不足,华旦扎西就带领团队反复调研,确定高原上怎样建厕所才环保、才防冻防臭,怎样运营才能保持卫生干净,建成什么风格才能与环境相融。现在,10余座白玉民居特色的环保旅游厕所已建成投用,成为游客的休息驿站。

四川旅游学院运动与休闲学院专家组通过实地勘察,设计规划出察青松多旅游穿越环线。希尔顿酒店管理学院专家组深入白玉,就餐桌摆台、客房铺床、接待服务等进行培训。烹饪学院专家组经过反复试验,进行菜单设计和菜品研发,开展厨师培训。当地十分常见的芫根,摇身一变成为“芫根狮子头”“拔丝芫根”等菜品,现已成为游客必点的当地名菜。

“学校把专业知识技能与白玉县产业发展无缝对接,快速提升了当地产业经营管理和服务能力,在发展过程中少走了很多弯路。”四川旅游学院相关负责人说。

在麻绒村,杜臻贤帮助村集体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当年就把野生獐子菌和野生松茸菌等产品成功卖到成都春熙路。2019年,该合作社开发的产品获得四川省旅游商品大赛一等奖金奖。

经杜臻贤和后来的第一书记吴正生协调联络,专家组多次深入麻绒村开展调研、研发、培训工作,将菌类、牦牛肉、藏香猪、藏鸡等特色食材变成两套地方特色浓郁的接待筵席。现在,麻绒村已是当地有名的旅游村。村民四郎邓珠坚定地说:“有这样的第一书记,脱贫不是难事!”(记者 周洪双)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标签:

上一篇:新冠肺炎疫情给拉美粮食安全带来风险

下一篇:科技帮扶托起果农致富梦

相关推荐
  • 消协提醒:老年消费者应谨防保健食品消费陷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