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柏长青茶的发展史
台式乌龙茶的外观、香气、口感、茶种、制茶技术远胜世界上任何茶。除了政府试验研究机关的努力之外,松柏长青茶区的茶农功不可没。
松柏长青茶名称的前身为埔中茶或松柏坑仔茶,一九七五年一月十九日,当时的行政院长蒋经国先生视察地方建设,茶农以茶恭迎,院长认为品质佳而命名为『松柏长青茶』。产地位于台湾中部、八卦山台地南端,生产面积2500公顷,年产量约一万公吨,现已是全球半发酵茶的先驱。从茶树品种、茶园栽培管理、制茶工厂设施都最符合二十世纪的科技。产量全台冠。1981年以后栽培的小叶种茶区包括中国大陆、东南亚的茶苗90%以上都是由该茶区输出。相对的制茶技术也随着输出、转移。目前,全球台式乌龙茶不管是茶种栽培、制茶型态、茶成品外观及茶叶产销模式都有松柏长青茶的影子。
◎1975年:蒋经国先生任行院长巡视茶区,茶农以茶恭迎,院长认为茶品质极佳,命名『松柏长青茶』。皇帝嘴的灵验,从此该茶区终年长青,四季都有茶可采收。在此之前称为埔中茶种或松柏坑仔茶。当时已是台湾三大高级茶区之一。
◎1978年:名间乡农会办理第一场优良茶展示比赛,共八十七名茶农参加。聘请台茶之父吴振铎老师指导品评,奠定良好基础。四年后办春冬二季,茶件数保持在2500-3500件之间,并首创依茶树品种分组比赛。
◎1980年:金萱、翠玉尚未命名(1981正式命名),茶农已经量产,因没有正确名称,茶农以试验品系编号2027之后二数27称呼。沿用至今使用普遍性高过正式名称台茶十二号或俗名金萱。因品质佳、价位高、茶苗需求量大,茶农以较科技的扦插法快速繁殖(以前都是用压条法),并学到了技术,因而变成茶苗王国。1981年以后栽培的茶园90%以上都由该区输出,包括中国大陆、东南亚。
◎1983年:整个茶区在二年内全部由手采转为机采(最能适应局势变迁的茶区)。
◎1985年:首架布球揉紧机由名间陈姓茶农研发成功,改变揉捻方式,目前已广泛全面使用这种机械揉捻。
◎1986年:名间乡农会办理『茶叶品质官能鉴定人员遴选』,提升茶农茶商正确的评茶技术。目前该茶区内通过茶业改良场考试的人数最多。
◎1988年:应用冷冻技术将秋茶半成品冷冻玉冬茶生产时完成初制茶,提高茶价,靠冷冻技术疏解揉捻工人缺乏及赚取冬茶与秋茶间的差价,更因而发展出冷冻茶的喝法,流行了好几年,茶叶真空包装率先在该茶区使用。
◎1991年:茶农李锦士引进室内萎雕、恒温恒湿空调系统,是制茶技术的一大突破。高鲜蜜绿的茶汤,墨绿的外观已不必靠天候而靠自已。
陈烦堂先生选育的『乌龙早』渐渐为茶农接受。自木栅茶区引进『四季春』品种,此两品种抗寒性高,香气明显,缩短冬季茶叶休眠时段。
小叶种茶苗及台式乌龙苗制茶技术输至中国大陆、印尼、泰国、越南等地。
◎1993年:引进不织布覆盖茶园防霜,从此一年四季都有茶可采收制造。改变制茶厂高投资低使用率及茶商必须囤积茶过冬的型态。
茶农陈荣守引进茶叶计算机色泽选别检梗机械,改变初制茶买卖型态。没检梗的初制茶,茶商不愿采购,如此可从检梗代工厂统计出该茶区的年产量。1994年饮料茶大流行,饮料厂茶叶需求不足。
◎1994年:茶艺术、茶文化由名间乡农会办理推广讲习,成功的将茶文化带进茶乡,由茶商、茶农自愿组成的茶文化团体因而产生。松岭茶艺文化协会、松岭斗茶协会正式成立。
以松柏长青茶之名赴日本参加国际食品展。正式到国外推广乌龙茶的饮用、冲泡方法。
◎1995年:碧峰茶叶生产班班长陈锦昌,邀集茶农自行办理茶艺奖选拔。
◎1996年:松柏长青茶大宗销往大陆,造成大陆百姓对台湾茶热爱的风潮。
茶园管理引进轨道式系统管理,茶园施药改变使用醣醋液、微生物菌类来趋虫。
◎1997年:台湾省旅游局八卦山风景区管理所设于该茶区。该所职员张昆生先生搜集当地茶人文资料、老茶树,展示于该所。继立顿立体茶包引进网状立体原茶茶包,茶叶外观清楚看得见。袋茶大革命、传统茶包、低级品或副茶包装的观念改变。
◎1999年:世纪末,政府为加入WTO,茶叶流通不再设限,东南亚生产大宗的台式乌龙茶回销台湾,又逢近二十年的经济不景气,台湾的茶业真是世纪末关键年。
◎2003年3月:茶业改良场协助名间乡特用作物加码茶班,研发出饱含维生素等元素的「加码茶」,三月间推出后一炮而红。加码茶」由农委会茶业改良场与中兴大学食品科学系共同研究,名间乡农会配合成立加码产销班。产销班长李振升说,把乌龙茶菁经过多重厌氧发酵,制成加码茶,含有丰富的γ胺基丁酸,不仅不刺激,还有降血压等保健功能。
标签:
上一篇:制茶的发展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