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是传统茶文化策源地
在闽南大地,“品茶、听戏、赏瓷”,“呷茶化仙”,“闽南人真好客,入门就泡茶”等跟茶有关的俗语和文化行为,无所不在,这一切,无不印证茶在闽南人的生活和交际场所,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一向以“待客茶当酒”的安溪人,其茶文化经历代传承,恒久弥香,更是深入到百姓生活角角落落。在茶乡安溪,茶文化已成为一种独特文化现象。品安溪铁观音,已演化成一种厚重的礼仪,一种生活的乐趣,一种艺术的享受。
闽南 地域文化之精魂
闽南地处东南沿海之滨,这里土地肥沃,人杰地灵,数千年的历史孕育了闽南富有特色的地域文化,有着“海滨邹鲁”之美誉。
闽南文化博大精深,中国音乐的“活化石”、千年古乐南音文化,中国“产茶第一县”安溪---铁观音茶文化,“中国三大瓷都之一”德化的瓷文化……这些珍贵的文化艺术形态,交相辉映,在闽南地带延绵不绝。如今,走进闽南,品茗看戏观瓷,领略积淀千年、风味独特的闽南文化魅力,对忙碌浮躁的都市人来说,既放松身心,又陶冶情操。
“在这些独特而多元的闽南文化中,又以我们安溪茶文化尤为突出,它不仅包括茶的历史、茶的传说、茶的习俗,以及人们在饮茶、品茶中的学问,还包括茶在人际交往交流中的特殊作用和意义等,是闽南文化的一朵奇葩。”讲到安溪茶文化,高级评茶师、县茶叶协会副会长苏兴茂引以为豪。
“安溪人待客茶当酒,茶杯一端就是好朋友”,以茶待客成为茶乡人世代相承的礼俗。在闽南地区有这么一种说法:“早茶一盅,一天威风;午茶一盅,劳动轻松;晚茶一盅,全身疏通;一天三盅,雷打不动”。
在茶乡,还流传着“早上喝碗铁观音,不用医生开药方;晚上喝碗铁观音,一天劳累全扫光;三天连喝铁观音,鸡鸭鱼肉也不香”。而说到闽南人热情好客,总也离不开一个“茶”字。茶所传递的,不仅仅是满屋的茶香,它更像是一条纽带和桥梁,连接起闽南人的情感交流。
安溪 传统茶文化策源地
千年来,勤劳智慧的茶乡人民,不仅培育出驰名中外的安溪铁观音,还积累了一整套完美的种茶、制茶、评审、品饮、赛茶的独特技艺,形成堪称闽南一绝的安溪茶文化。
明成化年间,安溪人发明了人类独一无二的茶叶“半发酵”制作技艺,以乌龙茶为名,为中国茶类家族增加乌龙茶这位新成员。清雍乾年间,安溪茶农发现并培育了“茶中之王”安溪铁观音。广为人知的“魏说”、“王说”两个美丽传说,让铁观音增加神秘色彩。
近千年的种茶、制茶历程中,安溪人与茶朝夕相处,形成独具特色的安溪茶文化:茶歌、茶王赛、茶艺表演、茶歌茶舞、茶诗茶联、茶谚、茶戏剧、茶摄影、茶影视、茶俗、茶礼,还有集茶叶贸易、信息交流、茶文化研究、旅游、科研于一体的中国茶都,以及荟萃世界各地名贵茶种53种、堪称“中国茶叶大百科全书”的茶叶大观园……一系列文化形态及文化实物,充分展示安溪茶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神奇魅力。
多年来,安溪人民通过茶礼、茶俗以及茶诗、茶联等茶文学表现形式,以茶示礼、以茶联谊,达到以茶养性、以茶弘德的目的。这种习俗和礼节在安溪人生活中慢慢积淀,形成独特的处世观念和行为规范。
茶早已融入安溪人的生活之中,被安溪人内化于心,以至无形无迹。安溪铁观音茶文化,就在安溪一幢幢历经风雨却美丽依旧的土楼大厝里、在传唱至今的一曲曲茶歌茶谚里、在安溪人敬天敬地敬祖先的虔诚信仰里、在安溪丰富多彩的民俗里,也在安溪人为人处世的原则里,绽放着奇光异彩。
闽台 茶香同源文化同根
正如台湾学者黄清源所说的:“台湾文化缘自闽南,闽南文化植在台湾。”福建和台湾有着割不断的茶缘。据史料记载,早在明朝万历年间,安溪乡民就开始移民台湾,他们选择有山有水,地形与安溪相似的地方拓荒种茶。清代嘉庆三年,大量的安溪人移民台湾,带去茶苗,也带去安溪的茶俗。
清代咸丰五年,安溪人林凤池率先把乌龙茶引入台湾,种植在台湾冻顶山,相传这就是台湾冻顶乌龙茶的起源。如今在台湾2300万人口中,60%以上的台湾同胞有饮茶的习惯,并且以乌龙茶为主。
据介绍,闽南茶乡的某些茶歌,和台湾的词曲完全一样。多为七言四句一节的闽南方言歌曲。另外,婚姻茶俗、敬佛茶俗等方面,闽台两地也有相同或类似的地方。1937年的《安溪茶叶调查》一书中载:“每一人家,有一茶壶,壶以久为贵,以小为上。”早年,台湾老人家也时常拎着小茶壶到外串门聊天。
从台湾旅行归来的王先生告诉记者,不论是城市,还是乡镇;不论是山区,还是平原,只要有闽南籍台湾同胞居住的地方,都有“呷茶化仙”的习惯,都能领略到闽南文化浓厚的气息;不论是物质生活方面,还是精神生活方面,只要有闽南籍台湾同胞居住的地方,也都能显示出闽南文化深刻的内涵。
以安溪铁观音文化为代表的闽南文化,以其巨大的影响力,辐射到台湾的每一个角落。如台湾文化是闽南文化的一部分,而同根、同源、同文、同种的闽台文化,又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标签:
上一篇:茶文化是一门生活的艺术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