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感德镇 铁观音后起之秀
感德镇属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18℃—21℃,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境内多山,泉甘土赤,土壤肥沃,大多数地区海拔高程500多米,十分适宜茶树及各种林木的生长。
感德产茶历史悠久,茶树资源丰富,茶叶品质优良,是名茶铁观音主产区之一,以其“质优、味香、韵浓”的特点享誉国内外,产品畅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5年,全镇拥有茶园面积2100多公顷,年产量3200吨,茶叶产值超过5亿元。
近年来,感德镇根据全镇茶叶生产实际和内外销市场的变化,适时提出“精品、优质、名牌”的茶叶发展战略,实施“建基地、创名牌、拓市场”的三步走战略。广大茶农在制茶工艺上,根据消费群体的不同需求,与时俱进,大胆实践,不断创新,生产出各种适销对路的茶叶产品,特别是积极探索推广空调制茶技术,更为安溪茶业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茶农们在夏暑茶制作中,利用空调的低温、低湿,控制“做青环境”的技术,随着气候变化而灵活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突破传统乌龙茶加工“看天做青”的难题,拓宽了茶叶制作技术的新领域。空调制茶技术的推广,既增强人在控制茶叶质量上的主动性,又缩小了不同季节茶叶质量的差别,大大增加高档茶的数量,满足消费者对高档茶的需求,同时大大增加茶农的收入。空调制茶技术的领头人岐阳村茶农王奕荣,因科技致富,于2002年11月应邀赴省参加中央电视台“省长访谈录”录制现场,2003年9月被县委确定为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2004年被评为泉州市劳动模范。
广大茶农还将传统民间的斗茶习俗逐步发展为以市场推广为目的的茶王赛,多次利用茶叶生产季节,巧搭各种合作交流平台,在全国各地频频举办茶王赛及其他茶事活动,宣传名茶铁观音,弘扬安溪茶文化,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开辟茶海明珠感德镇更加广阔的前景。充分展现茶乡人敢为人先、勇于创新、敢于拼搏的时代风貌。
感德镇地处安溪的西北部,距县城68公里。东连剑斗镇,南接长坑、祥华、福田三乡,北邻永春县一都、横口两乡,西毗漳平市,西北与桃舟乡交界,总面积211.4平方公里,辖22个行政村和2个镇办场,至2007年底全镇总人口5.53万人。是海峡两岸共同敬仰的“保生大帝”——吴真人的出生地,是云中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所在地,也是安溪名茶铁观音主产区之一。
以德感人
从考古发现的石器、陶器等文物看,早在殷周时代,就有人类在感德这方水土上生活。在宋代,感德寓“以德感化”之意为金田乡感德里,自古至今,感德就以“感恩载德”著称。早期保生大帝——吴真人的慈惠济世精神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感恩”可以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善于发现美并欣赏美的道德情操。多年来,感德人就是以一颗“感恩”的心来对待生活的。功成名就的人,会感谢父母师长对他的深深教诲。远离家乡的人,会思念家乡故土的山山水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终于有了干部群众的团结精神,有了民营企业家的重教捐资助学,有了海内外乡亲的家乡情怀,有了干部创事业、能人办企业、群众兴家业的良好局面……,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正因为感德人的感恩之识、之说、之举,才使得感德社会多一份文明、环境多一份祥和、家庭多一份和睦,为感德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竭的内在动力。
以茶富民
感德产茶历史悠久,茶叶品质优良,以其“质优、味香、韵浓”的特点享誉国内外,产品畅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7年,全镇拥有茶园面积3.6万亩,其中生态茶园6000多亩,年产量3400吨,茶叶产值超过5亿元。近年来,感德镇根据全镇茶叶生产实际和内外销市场的变化,适时提出“生态、优质、品牌、文化”的茶叶发展战略,茶业富民政策得到有效落实,走出了一条地地道道的“茶业富民”之路。广大茶农在致富的同时,还与时俱进,大胆实践,在制茶工艺上不断创新,生产出各种适销对路的茶叶产品(有正味做法、消青做法、拖酸做法等多种茶叶)可供茶商选择,特别是积极探索推广空调制茶技术,更为安溪茶业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如今,感德镇注重在培植感德茶叶企业个性品牌和持续打响“感德铁观音”整体品牌上下功夫,做大做强茶产业。
标签:
上一篇:茶马古道:领略千年黑茶文化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