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饮茶之源引发的争议
第二届湖南星沙茶文化节期间,各省、市茶叶协会的负责人召开了联席会议。会上宣读的《星沙宣言》引起一场争议,争议的焦点是“饮茶的发源何时何地”。《宣言》上认为“茶为国饮,湖南为先”,饮茶的发源地在湖南。此言一出,与会的其他省市茶叶协会负责人就提出异议,四川、云南、贵州等省都认为饮茶的发源地在其所在地。
“饮茶之源”说法不一在国内,早有关于饮茶发源何时何地的争论,其中有好几种代表性的说法。我们先来看看学术界的一些说法:
1. 神农时期:唐·陆羽《茶经》:“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在中国的文化发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与农业、与植物相关的事物起源最终都归结于神农氏。归到这里以后就再也不能向上推了。也正因为如此,神农才成为农之神。
2. 西周时期: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茶蜜……皆纳贡之。”这一记载表明在周朝的武王伐纣时,巴国就已经以茶与其他珍贵产品纳贡与周武王了。《华阳国志》中还记载,那时并且就有了人工栽培的茶园了。
3. 秦汉时期:西汉。王褒《僮约》:“烹荼尽具”,“武阳买荼”,经考该荼即今茶。近年长沙马王堆西汉墓中,发现陪葬清册中有“一笥”和“一笥”竹简文和木刻文,经查证“一笥”即“槚”的异体字,说明当时湖南饮茶颇广。
学术界的这些说法相去甚远,一时难以形成共论。
“湖南为先”难服众在这次会议上,湖南省之所以提出“湖南为先”也是有其根据的。湖南省农业厅副厅长文建虎在《湖南茶叶》上撰文指出,根据史籍记载和考古证实,战国时代,我国第一部药物学《神农本草》,就把口头流传的茶的起源记载了下来:“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荼(唐朝以前称茶为荼)而解之”。炎帝神农是我国发现和利用茶的始祖,他原游牧于黄河流域,在部族的纷争中,游移于湖南茶陵这个地方安顿下来。据西晋·皇甫谧在《帝王世纪》记述炎帝:“在位一百二十年而崩,葬长沙”。之后,南宋·罗泌在《路史·后记》中将炎帝的安葬说得更为具体:“崩葬于长沙茶乡之尾,是曰茶陵,所谓天子墓者”。“炎陵今在麻陂”。这就是后来的鼓酃县,现改为炎陵县,古属茶陵,隶属长沙国。文建虎认为,一代茶祖在湖南生活了很长一段时期,饮茶始于三湘。
尽管湖南省的专家、官员引经据典来证明饮茶始于潇湘,但与会人员还是无法被说服。最后,会议主持人提出搁置争议,斟酌之后定夺。经过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和湖南省有关领导的紧急磋商,最后决定删除《宣言》上的“历史早已证明:茶祖在湖南,茶源始三湘;茶为国饮,湖南为先”这一具有争议的表述。
搁置争议谋发展其实饮茶到底起源于哪里现在对我们饮茶者来说并不重要。但这也许具有文化意义,有可能成为一个地方发展茶产业的招牌,因此各地政府和茶叶行业协会都在据理力争。浙江省提出“茶为国饮,杭为茶都”的口号被普遍接受,由此为杭州发展茶产业赢得了知名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和茶企能意识到以一种简洁生动的标志性口号去经营地方茶业是一种进步,我们应该鼓励各地发掘独具特色的茶文化,并且将其发扬光大。湖南省茶叶协会《湖南茶业》的一位编辑告诉记者:“湖南省提出‘湖南为先’的口号一方面有据可查,另一方面是为了借助茶文化发展当地的茶业经济。”
虽然争议一时无法达成一致,但联席会议却达成了“搁置争议,共谋发展”的共识。“饮茶之源只要在中国就行了,没必要去没完没了地争论下去。现在重要的是所有的茶界人士团结起来,为整个产业的长远发展献计出谋”,广西南宁茶业商会会长蔡家雄说。
标签:
上一篇:布依族的姑娘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