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茶网

翻开历史尘封的茶文化记忆

时间:2024-11-23 17:18:32来源:food栏目:茶与文化 阅读:

 

  湄潭县委、县政府为我们翻开了被历史尘封的一段有价值的茶文化史实。72年前,当我们国家正处在抗日战争最紧张最困难的时期,民国中央在这里创办了茶叶研究的场所。我长期在遵义工作,30多年前,我就经常来湄潭,一年来好几次,风闻过这件事情,但是具体情况不清楚。今天听了同志们的介绍,大家已经看得非常清楚,可以说中央实验场这段史实在贵州茶文化历史上甚至中国茶文化历史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湄潭的同志做了一件非常有价值的工作,把这些事情都搞清楚了。

  我们讲贵州是茶的原生地,有茶籽化石作为依据,我们讲贵州有产茶的非常好的气候和土质条件,所以产的茶叶非常好。湄潭的这次研究说明了一个问题,茶界的先辈们那个时候就认为贵州是产茶的好地方,中央实验茶场选来选去选到了我们贵州,选到了湄潭。因此我认为,我们前几年提出来的,把茶产业作为贵州发展的重要产业,除了它本身所承载的(比如说能够保持水土、保护环境,能够富民等)优势条件外,茶产业本身是既有历史渊源又有经济价值的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贵州从种植面积来看,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居全国第二位,但还谈不上茶叶大省,更谈不上茶叶强省,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起步非常好,形势也很好。今年我到普定去,普定有同志问我,现在贵州搞到370多万亩茶园了,还要搞行不行啊?我认为还是可以的,我同意王富玉书记的想法,坚定不移地搞500万亩,因为我们贵州茶的品质确实很好,很多茶专家都给予了肯定,再加上环境因素,可以说,贵州过去穷对我们贵州茶产业的发展也有好处,用农家肥环境条件好,搞有机茶非常有条件,一般让富裕地区的农民去搞农家肥,农民是不当干了。国际市场对茶的要求非常高,用化肥用什么的他都能给你检查出来。但我们贵州有这个条件,贵州茶叶的发展很有前景,湄潭的茶文化研究成果,对进一步推动贵州茶产业的发展肯定能起到很好的推进作用。

  今天上午参观了几个点,下午听了同志们的发言,很受启发,我认为在湄潭搞茶文化博物馆很有条件,上午看了茶场的制茶车间,别看它破破烂烂,好像一堆废物了,确实在沿海地区、在其他发达地区再也找不到这些东西了。

  我讲个故事给大家听,今年夏天叶辛同志来贵州。他谈起这么件事,他调回上海没多久,有一个贵州回去的知青就问他,我是贵州来的,到这儿后我“下海”能干什么呀,叶辛就说,那你搞搞贵州的饮食吧,结果把贵州的酸汤鱼搞了起来。搞了一段时间发了一点小财,后来不久这个人又去找叶辛出主意。我现在有点钱了,下次干什么事呀?叶辛帮忙出主意,贵州农村不是有很多要拆的房子吗?你去收个十间八间装起来,在上海开茶馆嘛!这个老板把这个主意和另外一个合作者商量,那合作者财大气粗,说十套八套不行,赶紧多买点,就买了一百五十多套,才两万多块钱一套。我们贵州因为实施“天保工程”之后,树子不能砍,但老百姓修房子可以砍,老百姓就想办法拆旧房子拿去卖,修新房子。所以才收到了一百五十多套。正好碰上江南造船厂搬出去搞世博会,那个房间怎么用还没定下来,他们就把这些木料放那里,进行消毒、防腐处理。世博会开始后,发现有这个东西,干脆装起来,作为世博会的一个景致。后来外国人参观后,一个美国商人花一百多万美元就买了一套,这就是叶辛同志给我讲的。所以,有些东西,你看起来不值钱,但在有价值的人眼里是非常值钱的。

  我希望湄潭,不要把我们今天早上看到的破旧的工厂作为废物销毁了,要保存起来,我相信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增长,文化事业的发展,搞个博物馆是非常有价值的,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说实在话,上面的同志已经介绍了,中央实验茶场在我们中国茶业史上的重要作用,你怎么去介绍呀--通过博物馆的形式把这段历史交代给我们的后代。所以,有幸参加今天的座谈会,非常高兴,听了前面同志的介绍,也给我增加了不少知识。

  (王录生,贵州省政协原副主席、经济学家、茶文化专家,此稿系根据作者在纪念中央实验茶场落户贵州湄潭72周年暨茶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座谈会上的发言录音整理。)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标签:

上一篇:茶文茶史的眼光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