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源古道宁洱八大景观
宁洱是原普洱府驻地,早在唐代它就是普洱茶的产销地和集散中心,更是茶马古道的源头,商贾云集,马帮不绝的重镇,普洱茶便由其地名而生。来到普洱挂职第一次的下乡调研便是到达这里。它距普洱市府所在地思茅区仅46公里(26分钟的车程)。
秋季的宁洱城外坝子金黄一片,普洱山像一道高耸的屏障护卫着秋收的原野。我行走在茶马古道的发源地,从各个角度解读着这个在重重山峦簇拥的古道重镇。登高俯瞰普洱城像一本展开的大书,城北凤凰山,恰似凤凰展翅,势如衔书凌霄,再细看保存至今的《普洱府志》记载的府城图描绘的当时的古城,其形状像一个马驮子,意示着它同时是一座因普洱茶而兴的重镇。足见当时规划设计者之良苦用心。遗憾的是该城墙在经历了222年历史后因年久失修部分坍塌,到1951年被彻底拆除,取而代之的是现在的过境公路。
陪同我的当地同仁如数家珍的告诉我,古来宁洱曾有八大景观,据传每一景都曾有历届州府官员题诗为证历,经数百年而不衰:
1、天碧晓霞
2、仙洞春云
3、龙潭秋月
4、回龙夕照
5、东岭兰萼
6、城畔菏风
7、西岭温泉
8、茶庵鸟道
虽说这八大景观有些已经消亡但到今天依然为当地百姓引以为骄傲,这初次的造访使宁洱之美在我眼前挥之不去。
古道驿站——那柯里
翌年初夏,中央电视台摄制组为拍摄我的专题片从北京来到普洱,我告诉他们再次来到云南我是带着一个命题:《茶马古道》而来。从历史上看它是一条承载着西南各族人民执着追求与奋斗不息人文精神之路。我的画也就从此落笔,随着生活的不断深入我的画风随之而变。就这样摄制组的镜头也随着我再一次走进了宁洱这个《茶马古道》的零起点。摄制组的一位朋友在到达那柯里后在她的微信中这样写道:“从思茅到古道上的那柯里古驿站只有几十公里,逝去的马帮却要用一天的时间走完这段茶马古道,古老的普洱茶也就从这里开始了它漫长的旅程。”
在那四面环山,两条小河盘旋相汇与此,山清水秀,自然生态良好,景色十分秀丽。摄制组的小伙子们都为这山景而兴奋,“太好了这里到处都是美景。”也许是雨季气候的变化之故今天的那柯里确实很有味道,行走在那柯里遗留的古道上,这段只有1.5到2米宽的路面,多数路段用人工打制的条石和砾石铺就,台阶逐级而上,这段古道曾是古代直至建国初期未通公路时思普区南下北上的交通要道。按摄制组的要求我沿着这条古道沉思行走。
古树参天,古道沧桑,景色秀丽,韵味幽长,我仿佛进入了一种意境,猛然体悟到;茶马古道原本就是一条人文精神之路,马帮们每一次踏上征途就是一次生与死的博弈之旅。它的艰辛超乎寻常的身体极限,而沿途壮丽自然的景色却能激发人潜在的勇气、力量和忍耐。使人的灵魂得到升华从而衬托出人生的真正意义和伟大。
从古道走进那柯里的驿站,遥想当年这里每天马帮铃声不断,人声马声交织,南来北往的马帮驻留休整。而今的那柯里在经受2007年6月3日大地震后,结合灾后重建县政府投入几百万元,修复了洗马台、风雨桥、古道流溪储水坝和一系列旅游设施,使这个古驿站依然遗存着悠久的历史的痕迹和深厚的茶马古道文化,百年老马店的楹联更道出了赶马人的艰辛及店主带给马帮的亲切与温暖。
上联是:关山难越谁为主
下联是:萍水相逢我作东
多么豪气质朴的语言啊!让人感从身受。
跨过风雨桥,一家店主正在用传统方式打制粑粑,一锤一杵那样的认真这真是一个难得的镜头,没有做作的摆弄完全真实的写生,言谈之中一幅《舂粑粑的乡民》落于纸端。
寻访古道偶遇马帮
云南的雨季与江南的黄梅天有很大的区别,一阵大雨之后太阳就有露出光芒,很快还会多云转阴,一天分四季十里不同天或者说东边日出西边雨。
下午,一阵大雨之后摄制组为寻访古道重镇宁洱出发了,车行驶在通往普洱山的路上,刚刚放晴的天空随着山回路转后,一片黑云从对面山头压来,雨又淅淅沥沥的下了起来,一阵紧似一阵。车行至普洱山角下,一队马帮托着一篓篓青草向我们走来,我的眼前一亮,啊!天赐良机。这是我到云南第一次路遇马帮,赶紧叫司机停车,车停路边,下车便与马锅头聊起家常,摄制组的小伙子们也一个个扛着设备冲了过来,找好角度抓紧抢拍。
马帮就住在附近的山上,马锅头是保山人,来到这已经三个月了,糯扎渡电站建好后要沿山修建输电塔,山高林密没有公路只有靠人背马驮将输电设备运上山,我连忙递上一只烟来做自我介绍,这是中央电视台的一个摄制组,来到我们市拍摄茶马古道,秘书在旁插话说;“这是我们市领导”我示意让秘书别再说下去了,便说:“老表,跟你商量一下,能否借用你的马帮忙拍摄一下马队行走的镜头。”马锅头很给面子立刻按我们的要求配合拍摄了这一段镜头--雨中崎岖山路上行走的马帮。望着马帮渐去渐远的身影,听着马锅头吆喝着的声音消失在耳畔,一种对他们的敬意之情,油然而生。
茶庵鸟道遐想
茶庵鸟道是普阳八景之一,为了拍摄古道上遗留的马蹄印迹我们追踪到这里,从史料上记载这是一条古时普洱府通往省城昆明、直至京城的第一个驿站,是当年清朝政府出资修建的官马大道中保存最好的一段。这里山高坡陡,峰危路险,古木参天,云雾缭绕。传说只有鸟儿才能飞过所以又被称为“茶庵鸟道”车停靠在茶庵茶厂边,趁着摄制组的小伙子们拍古道蹄迹,设定机位的空闲我便与茶场的厂长聊起茶厂的生产经营情况。
茶厂建于1962年,是在政府的直接领导下从1954年起经过八年筹备在茶马古道源头上海拔1888米的山林中开垦兴建的一座889亩的茶园。到2007年茶厂改制做为林业局的职工这个叫吕玉祥青年与茶场签订了50年承包合同,自己当起了厂长,多年来他精心守护着茶园,他同全场十几个工人一起从采摘到加工、销售到修剪茶枝,样样都要事必躬亲。我问他咱的茶要不要打农药?“不用。我这劳动力少,顾不上打药,完全是自由生长的生态普洱茶。”喝一杯用清澈的山泉水冲泡出来的新茶味浓清香、色泽明亮,叶底柔软。入口难忘。言谈之间,工人们将一筐筐揉捻好的茶叶晾晒在晒棚的木架上,走进晒茶棚茶香扑鼻而来,吕厂长告诉我:“雨水茶的叶子薄香气不大,适合做红茶,这几年红茶市场行情不错我正准投入红茶的研制和生产。”我夸赞吕厂长有思想敢担当。出门时他指着门外的两个花岗岩的建筑墩石说:“从这两个墩石上看当年的庙宇应该很高大气派,将来若要恢复寺庙时这可是一对真物件。”
脚下的古道用硕石和长条石沿着密林遮盖的山岗箐头铺砌而上,林木葱葱,鸟语虫吟,风光独特。随同的当地同仁随口为我吟念着清代普洱贡生舒熙盛的《茶庵鸟道》:
崎岖鸟道锁雄边,一路青云直上天。
木叶清风猿穴外,腾花细雨马蹄前。
山坡晓度荒村月,石栈春含野墅岩。
只顾中原从此去,莺声催送祖生鞭。
诗句生动的描写了茶庵鸟道的雄奇险峻,和运茶马帮过茶庵鸟道的情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这条茶马古道一直是官员往来、商旅行人及骡马运输茶盐的必经要道。上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国道213线建成通车,昔日的繁忙古道被人遗忘了,山民曾无不遗憾的在山歌中唱道:
林深苔滑茶庵坡,猴子打秋鸟唱歌。
自从汽车通普洱,官道长满茅草棵。
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茶马古道才引起当地政府的重视与保护。2000年以来为开拓旅游,县政府从紧张的财政资金中先后投姿400多万元重新恢复古道原貌。如今修复的茶庵鸟道不仅周边植被保护良好,而且在宽约1.5-2米,长约5公里的一些光滑的石板路上还保留着马帮踩踏出深深的马蹄印窝。
坐在古道的条石上,感慨万端,看着千百年前古人开创的茶马古道,成群结对的马帮身影不见了;清脆悠扬的马铃声远去了;远古飘来的茶草香气消散了。而眼前留在茶马古道上的先人足迹和马蹄的烙印仍依稀可见。马帮们的那种生生不息,百折不挠的拼搏奋斗精神,唤起了我对远古的遐想及千丝万缕的记忆……进而在我的脑海里幻化成华夏子孙一种崇高的民族精神-伟大而又坚强。它必将在民族发展史上雕铸成一座座永恒的丰碑,千秋万代闪烁着中华民族的荣耀与光挥!
标签:
上一篇:茶业政策之茶民起义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