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马古道始干"马市"
茶马古道始干"马市"
据《膳夫经》:"茶,古不闻食之,近晋、宋以降,吴人采其叶煮,是为茗粥。至开元、天宝之际,稍有茶,至德、大历遂多,建中以后盛矣。"的记载,可知唐初饮茶之风,尚限于我国东南及西南等地区。自唐太宗派文成公主下嫁松赞干布结为"甥舅之好".文成公主带去茶和茶籽。唐玄宗开元年间(713-741),唐与吐幕设有"马市",贞元末"回讫入朝,始驱茶马互市":早期的"茶马互市"在西南地区以四川与陕西两省交易为主。云南与吐蕃(西藏)茶叶交易,或将茶叶供给四川再与西北地区进行茶马贸易,应始于(唐)南诏或(宋)大理国时期.
云南,位于中国西南边睡.地处云贵高原、青藏高原及东南亚半岛的结合部。"茶马互市"兴起之时,统治云南的(唐)南诏(738-902)地方政权,正好处于唐王朝与吐蕃(西藏)两大势力之间。据(唐)樊绰《蛮书》:"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椒姜桂合.烹而饮之"的记载,"银生城",南诏时设"银生节度".其所辖的范围,应包括今天的思茅市及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一带。据史料记载.唐初吐蕃势力已深入滇西北的洱海地区.唐王朝为遏制吐蕃势力的扩张,一方面使用武力,故有唐九征征云南,在洱海边立"唐标铁柱"之说;另一方面,则支持"率种诚归累代如此"的蒙舍诏(在六诏之南.故又称"南诏".灭了其他"六诏",统一了整个洱海地区,于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定都太和城(今大理太和村西),建立南诏国。统一后的南诏又欲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则又与唐王朝发生矛盾,到唐玄宗天宝年间暴发了著名的"天宝战争"。战争爆发后南诏叛唐归附吐蕃,吐蕃势力又再度进入滇西北地区,直到唐德宗贞元九年(792)唐与南诏"苍山会盟",次年,册封南诏王异牟寻为"云南王"后,南诏又与唐重归于好。唐、南诏与吐蕃的争战与友好,均有利于茶文化的传播。此时,饮茶风俗传入吐蕃(西藏)、青藏高原的藏、蒙、回等民族地区。茶有消食去腻、止渴解酒、提神益思的康乐作用,大受牧民欢迎,至宋代己是"夷人不可一日无茶以生"了。北方蒙、藏、回等民族,上至贵族,下至庶民饮茶成风。宋诗人陆游《兰亭道上》有:"兰亭步口水如天.茶市纷纷趁雨前"的诗句,生动地描写了兰亭茶商集市的盛况。在此时的中国宋与辽、夏分立对峙.西南还有吐蕃与大理国割据,北宋的战马来源十分贫乏,而对于西北的"战"与"和"、"胜"与"败",又是关系到国家安危的大事,所以宋朝统治者十分重视"马政"。饮茶风气盛行,茶叶成为西北民族必不可少的饮品。宋初,除官方设立的"马市"外,又有茶商"转致干西北.以致散于夷狄.其利又特厚"的经营活动。这为宋朝统治者提供了经验和启示.只有垄断西北茶利,以其所需茶叶换取其所有的战马,以达到互通有无.方能保证宋朝所需的马源,又能控制诸蕃的目的,干是"茶马互市"制度便应运而生了。
宋代"易马"主要在陕甘地区,换马所需的茶也就近取于巴蜀(四川)。在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当时陕西买马官薛向奏请朝廷在原、渭、德顺军三处买马场以盐钞买马,卖马蕃客执盐钞可至秦州买马司换取蜀茶。到宋熙宁四年(1072),宋神宗又下令禁止茶商买马,川茶全部实行官家专卖,茶利统统由茶场司垄断。此时,绢帛、金银、钱币、茶货兼行的买马制度.转变为官方经营的"茶马互市"。据《宋史》记载:"都大提举茶马司掌榷茶之利,以佑邦用,凡市马于四夷,率以茶易之"。据宋代史料记载:卖茶场,从熙宁七年(1074)至元丰八年(1085)的十年间就多达332个。
云南与四川、广西三省山水相连,云南是"茶的故乡",为确保四川茶叶之利,宋王朝又在滇、蜀、粤三省交界地州设立买马场。陆游:《剑南诗稿》中"国家一从失西睡,年年买马西南夷"的诗句,赞颂宋王朝与大理国茶马互市"的情况。大理马,又称"越败驹",据李石《续博物志》卷四记载:"马出越败之西,若羔、细莎糜之.七步可御,日驰数百里"。宋熙宁六年(1073),"置马市于蜀之黎雅州",向大理国买马。次年杨佐自黎州由青溪关道人云南到云南释(今祥云)在路旁看到《里喉碑》(即"里程碑")。(宋)周去非《岭外代答》有"蛮马之来.他货亦至",的记载。
从以上的史料可说明云南"茶马古道",始于唐初"马市",至宋初方有"茶马互市",对西蕃(甘、陕)而言,是朝廷以"茶"换(战)"马",以供军队使用;对云南而言:应是民间在云南与四川、广西、西藏边境的城镇既"卖茶",又"易马",既有官方经营,也有民间的贸易。
标签:
上一篇:饮茶文化社会变革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