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翠竹:一品清雅最江南
水映翠绿满杯春,一品清雅最江南。绿茶“太湖翠竹”的制作技艺诞生于山清水秀的太湖之滨——无锡市惠山区钱桥街道舜柯山、鸡笼山一带。此地三面环山、脉络绵亘,山明水秀、林木葱郁,土地肥沃,气候湿润,具有培育高质茶树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
唐朝诗僧皎然曾作诗《赋得夜雨滴空阶 送陆羽归龙山》一首:“闲阶夜雨滴,偏入别情中。断续清猿应,淋漓候馆空。气令烦虑散,时与早秋同。归客龙山道,东来杂好风。”古诗中的“归客龙山道”讲的就是唐代“茶圣”陆羽在钱桥一带隐居的故事,此诗也为当地自古产好茶提供了相关应证。
“太湖翠竹”的种植原则是“好景出好茶,管理出效益”。数百亩的茶田郁郁葱葱,无污染,整个种植范围的山体植被很厚,土壤保水性能好,这都是有机茶叶种植的优势自然条件。种植时,实行茶叶和树木套种,即一排茶隔一排树,树高挡尘土风沙,更能抵挡病虫入侵,改善生态环境。
“太湖翠竹”的炒制主要选用国家级良种福丁大白茶,其制作的技艺于1987年由无锡高级农艺师顾晓强首创。“太湖翠竹”最早的制作工艺是纯手工制作,即用采摘下的一芽一叶初展的嫩芽为原料,第一步将茶叶在竹匾内“摊凉”,这个过程主要是让新采的茶叶进行自然去湿;第二步“萎凋”,这个过程是通过手工翻摊让新叶去湿;第三部是“杀青”,这个过程是将茶叶放在热锅里徒手翻炒,烘炒掉新茶中60%至70%的水份;第四部是“揉捻”,将茶叶放在微震动的机器里通过机器震动和茶叶间的碰撞使茶叶的叶片开始卷拢;第五步是“搓毛显毫”,这是茶叶成型的关键性步骤,到目前为止这个步骤必须由人工操作,通过双手的轻搓茶叶叶片,使卷叶有型且叶片上有“白毛”显现。每炒制500克成品的“太湖翠竹”需要3万余个嫩芽,研制出来的产品最早定名为“青峰”“梁溪浪尖”,1989年最终定名为“太湖翠竹”。“太湖翠竹”泡制后茶叶外形扁似嫩竹芯叶,色泽翠绿油润,内质滋味鲜醇,香气清高持久。冲泡在杯中,汤色清澈明亮,匀整嫩绿的茶芽徐徐伸展。品茗之时,清雅甘醇,淡淡茶味显现出“最江南”的气质。
多年来,“太湖翠竹”连续获得“陆羽杯”“中茶杯”等名特茶评比特等奖、一等奖等奖项。作为一种非遗活态传承项目,目前惠山区钱桥街道“太湖翠竹”制作技艺已由陈勤南(无锡好人)传至第三代传承人陈强,并于2013年3月被列入第三批无锡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标签: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