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茶网

40岁从城里回乡当农民,他把小生意做成大产业

时间:2023-01-29 23:15:16来源:zdd栏目:茶百科 阅读:

 

“寒露早,立冬迟,霜降收薯正当时。”10月22日上午,付红星正带领村民开着新型红薯收获机挖地里的最后一批红薯,他们要赶在霜降前后把这批红薯放进地窖里储藏起来,然后通过互联网批发销售,不久就会出现在各地的菜场。

“这是我今年引进的新品种,种植成功!”22日上午,付红星发来一组挖薯机挖红薯视频。松软细腻的黄沙地上,机械化的红薯收获机将叶子打碎,埋土堆肥,再用机器把沙土下的红薯翻出来,一堆堆体态饱满、颜色鲜亮的红薯就摆满了地面,村民们就地分拣、装筐忙得不亦乐乎。

40岁回乡当农民重新创业

红薯地里的付红星。(资料图)

年近50岁的付红星是土生土长的大悟人,他回忆小时候一家人的生活全靠父母耕种的几亩旱坡地勉强维持,遇到干旱年份,辛辛苦苦一年,还不够一家人吃穿用住。1990年,付红星怀着想让家人吃饱穿暖的梦想来到武汉打工创业,并在青山安家。做豆浆、炸油条,开早餐店,办豆制品厂,生意十分红火。

9年前,付红星回到老家,看着自己曾经成长的地方大量土地闲置,年轻人外出务工,家里只剩下年迈的老人和孩子,他决定回乡创业。

回乡后的付红星首先带领村民种植了1000多苗绿茶和油茶园,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聘请农科院教授教村里的剩余劳动力种茶、采茶,又投资30万元开办制茶车间,请师傅炒茶。“我们现在种的大悟绿茶,一叶一芽,品质好、销量更好,村民多劳多得,每年能增加上万元的家庭收入。”付红星说。

发展“苕”产业

帮助乡亲增收致富

红薯收获机挖地里的最后一批红薯。

“大悟是沙性土质,最适合种红薯。”一次偶然的机会,种植红薯进入了付红星的视线。2020年,他第一次试种植,因为缺乏专业指导,没有除虫害,种出来的红薯完全没有品相,最后只好喂猪。

2021年,付红星从当阳聘请了红薯种植专家孙鸣师傅,在孙师傅的指导下,他又试着种植了60亩红薯,这次收获10万余斤的优质红薯一销而空。有了成功的种植经验后,今年付红星引进了“西瓜红”“红心王”红薯苗,自掏腰包请师傅教村民新的种植技术,并带动周边吕王镇、大新镇等几个村的村民一起把家里闲置的庄家地种植新苗,还提前与村民签订合同,提供种苗、枝术,以高于市场价的保底价收购,保证了村民每亩农作物增加了近3倍收益。

“我们这块地荒了十几年,付红星帮着我们翻土种红薯,把这块地变成良田。”芳畈镇新屋村祝河村队长祝本近说。2022年,付红星自己种植300多亩地并带动周边村民种植500多亩。“我想通过发展‘苕’产业,让更多乡亲们增收致富,让家乡人民过上好日子。”付红星说。

回乡创业9年;投入了1000多万元,他将2000余亩荒地变成优质良田;种西瓜,种花生,种油茶,种红薯……他自称是新农人,一边在城里经营餐饮食品,一边将赚来的利润投入到农村创业,带动周边乡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双轮驱动,线下销售、网上开店直播,将农产品卖上互联网,畅通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渠道,坚持城乡融合发展。他带领乡民实现共同富裕。

带领村民致富同时,他还解决30多户村民家庭用水及田间灌溉问题,关心留守老人、帮助残疾智障家庭。经推荐他成为武汉“最美家乡人”候选人。

(长江日报记者马慧洁)

【编辑:丁翾】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标签:

上一篇:大悟制茗工:期盼更多年轻人加入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