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县洞庭春纯天然茶叶有限公司的前身是湖南岳阳黄沙街茶叶示范场,创立于1965年5月1日。近30年来,企业经历了由粗放管理到集约经营的转变,经历了计划经济向市场运作的过渡,由默默无闻到声名远播飞跃,该公司经体制改革后,已成为集产、工、销一条龙的股份制企业。现有生产基地600公顷,新建有机茶基地22公顷,年繁育种苗300万株,是湘北最大的茶树良种繁殖示范场。装配名茶、绿茶、红茶、老青茶四条加工生产线,固定资产1000万元。公司技术量雄厚,有高级农艺师2名,农艺师5名,并聘有湖南农大、湖南省茶叶研究所专家为顾问。
30多年以来,依靠科学发展观,“洞庭春茶业”取得了较大发展,同时,得到了各级领导和专家的高度重视和广泛支持,并且倾注了几代茶人的心血。茶师刘先和、肖玲夫妇在黄沙街办点8年,1993年,岳阳县委、县政府奖给他“伏尔加”小轿车一辆。自此,“洞庭春”如日东升,《光明日报》、《湖南日报》、《湖南科技报》均报道了他们的事迹,潇湘电影制片厂拍摄了电视剧《秋之魂》,在CCTV—2节目播出,专题片《茶师颂》在湖南卫视上映,花鼓戏《洞庭春》获全省映山红戏曲一等奖。为此,公司抓住机遇,加强广告宣传,极大地促进了销售网络的建设和发展。与此同时,公司注重人才发展战略,现有技术骨干38人,其中18人毕业于湖南农大茶学系,中南林业学院财会专业,20多人参加专业技术培训。1984年大学生包小村被分配到黄沙街茶场,研制洞庭春。扎根基层,奋斗10多年,被评为有突出贡献的、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青年专家,职聘高级农艺师。为实现“十一五”计划,公司将人才列为名牌战略第一位,以期利用人才资源,努力推行标准化生产,科学化管理,实施产品的创新发展、市场的扩大、效益的提升。
“洞庭湖烟波浩渺、黄沙街茶香名扬”。洞庭春茶业乘改革的东风,与时俱进,被岳阳市、岳阳县人民政府多次评为“重合同守信用单位”。公司秉承“诚信守纪,开拓创新,科学发展,务实求为,服务三农”的理念,并发扬一代茶师刘先和“事业重如山,名利淡如水”的精神和茶祖神农精神,努力再创洞庭春茶业的辉煌!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成果就是原省农业厅高级农艺师刘先和、肖玲夫妇为主创立的洞庭春茶文化,包括物质文化(“洞庭春”名优茶、生态良种茶园、名优茶加工厂等)和精神文化(科学种茶技术、科学管理技术、茶诗、茶联、茶散文等)。
“洞庭春”茶由已故著名茶叶专家,全国农业劳模刘先和、肖玲夫妇研制。“洞庭春”茶王在八十年代被定为钓鱼台国宾馆招待外国元首的礼茶,其品质以“清汤绿叶,香高味醇”冠压群雄。1990年以102.33分获国家优质产品奖。“洞庭春芽”(银针)乃茶中珍品,年产量仅50公斤,其氨基酸含量高,且冲泡后可见刀枪林立——游鱼戏水——相互攀缘——青龙吐珠——雨后春笋等奇观,三起三落,高雅美妙,尉为壮观,从而在全国133个茶样中脱颖而出,获农业部金奖,载入上海文化出版社《中国名茶图谱》中。“洞庭春”茉莉花茶,更是以部优金奖的品质,畅销西北地区。1985年,“洞庭春”获农业部金牛奖,被列为全国十一大名茶。2005年起,“洞庭春”茶被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审定为“绿色食品”,“有机茶”,并被评为“岳阳市优秀旅游产品”、“消费者信得过品牌”。2006年被评为“湖南省著名商标”,2007年获湖南省农博会金奖和“湘茶杯”金奖。
由于有了名牌战略,品牌效益发挥作用,“洞庭春”名优茶产量由30年前的80公斤,增至2600公斤,产值由几十万元,增至300万元。并且,在机械化作业程度日益提高的前提下,带动农户因茶致富2000多户,农民年均增收2000多元,被岳阳市政府列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选育良种:茶树良种,是形成名优茶品质的物质基础和决定因素。其优良性状表现为芽叶的大小、长短、肥瘦、厚薄、色泽、茸毛、持嫩性、发芽时间和抗逆性;内含成分的种类和含量,依品种不同而异,而且为品种所固有。从内含物分析,名优茶要求滋味鲜爽回甘,则要茶多酚含量适当,且L—EGC与L—EGCG含量低,氨基酸含量高,酚氨比协调,同时,纤维素含量低,果胶质含量高的品种。因此,公司在茶园基地加速选育和引进茶树良种,扩大了栽培面积,每年出圃茶苗100万株,发展良种茶园100亩,为扩大名优茶生产打下了坚实基础。
重施有机肥:施肥是茶叶高产优质的重要措施。近年来,公司根据有机食品的《种植规程》,在茶行中开沟深施,每年亩施菜饼150公斤,稻草1000公斤,优质堆肥500公斤。使茶叶产成品汤色、滋味、香气别具风格,既达到了增产增收的效果,又为“洞庭春”清汤绿叶、香高味醇的品质特征打下了基础。
洞庭春名优茶采摘标准因茶而异。从一个芽头到一芽二、三叶初展,共同的原则是:鲜、嫩、匀、净,具体要求做到:嫩度、标准、长短、大小、色泽等一致,严禁采雨水叶、紫红叶、虫伤叶、风伤叶。实践中,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提早采摘顶芽,促进侧芽早发;分批分级采摘,分级运送,提高名茶质量。此外,防治病虫(综合防治)、合理修剪等技术也相应配套,力求多产优质春芽。
改进制茶工艺:制茶工艺流程的选择和每道工序指标的确定,是决定名优茶品质的关键。洞庭春名优茶制作工艺,经反复试验、改进、创新,分为初制和精制两部分。初制是将鲜叶通过物理作用,变成可饮用的茶叶;精制是经簸、筛、拣等物理作用,除片、除末,除杂,合理拼配成不同花色品级的商品茶。“洞庭春”名优茶工艺,主要有摊青、杀青、清风、揉捻、炒干、做条、提毫、摊凉、烘焙等工序。其最大的创新就是“四保”即“保色、保毫、保条、保尖。”
建立健全茶叶生产标准体系:根据国家对农产品安全的要求,狠抓茶叶标准体系的建立健全,实行规范化运作,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重点围绕洞庭春茶生产和加工,结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洞庭春茶已有农业部行业标准),根据目标市场特点,结合实际,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生产技术规程、产品标准,以技术标准、质量安全标准去规范、控制生产销售的各个环节,从根本上保证了洞庭春茶的安全,提高了洞庭春茶的质量,提高了洞庭春茶的市场竞争力,提升了本企业的标准化生产总体水平。在有机茶园转换过程中,适时对原有的生产技术标准进行修订完善,让其符合有机茶生产要求,使茶叶生产标准更具科学性、先进性、适用性。
逐步完善管理监测体系建设:重视产前控制。确定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资料定点经销单位,并列入合格供应商名录,规定标准化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生产资料必须严格执行绿色食品或有机食品生产技术规程,并在指定的经销单位购买,严禁使用行业已经公布的禁用品种,对限用品种严格按要求使用。强化产中控制。建立健全基地跟踪检查体系,派技术人员到生产基地随时检查,强化茶园监督,确保茶叶原料不受污染。作好产后控制。公司规定,对出厂茶叶坚持进行常规抽样检测,检测合格后才准进入市场流通;对不合格产品,一律不得上市出售。
坚持做到“四个结合”:为了加快茶业标准化实施步伐,在推行标准化生产过程中,坚持做到四个结合。一是把实施茶业标准化与推行洞庭春名牌战略结合起来,把茶业标准化作为创湖南省著名商标的一项重要内容,进行安排部署。二是把茶业标准化的实施与茶农、员工培训结合起来,对开展标准化积
本文:洞庭春茶
文章地址:https://www.cnjiucha.com/chinatea/118314.html 转载请保留链接地址
本文资讯来源网络,仅供用户参考,如用户将之作为消费行为参考,敬告用户需审慎决定。
标签:洞庭春茶
“卡乐比”、“白色恋人”在上海中食展召开全国招商发布会2019年5月14日,备受瞩目的第二十届SIALCHINA中国国际食品和饮料展览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开...
来源:牛弹琴谢谢这位去缅怀并拍照片的网友 (一) 早晨起来,就看到网上的一张图片,当年被空袭的中国驻南联盟旧址纪念碑前,现在摆满了鲜花。 一束又一束。 一晃,20年就...
云上恩施报道 (融媒体记者 陈兴璐 谭双石)俗话说“一两春茶一两金”,近期,恩施市春茶开采,吸引全国各地茶商前来抢收、抢购。其中恩施玉露更是大受热捧,为当地茶企和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