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茶人乘此清风归去2019-05-20
茶人与茶著作
《茶经》是世界上最早的茶学专著,它的面世使“世人皆知茶”,陆羽也因此被称为“茶圣”。宋代诗人梅尧臣有诗赞曰:“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约事春茶。”在中华千年的文......
- 水金龟茶历史传说2019-05-20
据传说,在清朝末年的惊蛰那一天,照例崇县令及御茶园的官员带着工头、工员、场丁、杂役及当地的茶农在御茶园的喊山台祭茶神。祭祀时鞭炮齐鸣,锣鼓喧天,“茶发芽,茶发芽!”喊声惊动了天庭玉帝仙茶园......
- 解读《和章岷从事斗茶歌》茶歌欣赏2019-05-20
《和章岷从事斗茶歌》
---宋 范仲淹
年年春自东南来, 建溪先暖水微开。
溪边奇茗冠天下, 武夷仙人从古栽。
新雷昨夜发何处, 家家嬉笑穿云去。
......
- 寿眉茶称为"贡茶"和"眉茶"2019-05-20
寿眉有时称作贡眉,成品叶张稍肥,芽叶连枝,叶整紧卷如眉,色泽调和,洁净,滋味醇和。制造贡眉原料采摘标准为一芽二叶至一芽二、三叶。
要求含有嫩芽、壮芽,初精制工艺与白牡丹基本相同。白茶,......
- 福鼎大白茶传说2019-05-20
据传说,太姥山古名才山,尧帝时(公元前二三五八——二二五七年)有一老母在此居住,以种兰为业,为人乐善好施,深得人心,并曾将其所种绿雪芽茶,人们感恩载德,把她奉为神明,称她为太母,这座山也因......
- 茶文化历史传承与创新2019-05-20
茶文化传承与创新意义深远
对于中国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海峡两岸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张家坤认为意义深远。他告诉记者,茶叶的发现、使用、加工最早都是在中国。最初,茶叶是用来吃的......
- 黄金桂原产地传说2019-05-20
黄金桂产地介绍
黄金桂的原产地有两种传说。一说清代咸丰(公元1850-1860)年间,安溪县罗岩乡茶农魏珍路过北溪天边岭,见有一株奇异茶树开花引人注目,就折下枝条带回插手盆中,后用压条繁殖200......
- 黄金桂传说2019-05-20
黄金桂(又名黄旦) ,无性系品种。黄旦的由来有两种传说:其一,相传,清咸丰古年(1860)安溪罗岩灶坑村(今虎邱乡美庄村),有个青年叫林梓琴,娶西坪珠洋村女子王淡为妻。当地风俗,结婚一个月,新娘回娘家“对......
- 苏轼《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茶》茶诗欣赏2019-05-20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嘉祐二年进士。神宗时,通判杭州,徙知徐州、湖州,任黄州团练副使。哲宗立,知登州,召为礼部郎中。元祐初,迁中书舍人,寻除翰林学士,出知杭州、......
- 苏轼回文诗《记梦回文二首并叙》咏茶欣赏2019-05-20
回文诗中的字句回环往复,读之都成篇章,而且意义相同。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一生写过茶诗几十首,而用回文写茶诗,也算是苏氏的一绝。在题名为《记梦回文二首并叙》诗......
- 皎然《饮茶歌送郑容》古诗全诗赏析2019-05-20
饮茶歌送郑容(皎然 唐诗)
丹丘羽人轻玉食,采茶饮之生羽翼。
名藏仙府世空知,骨化云宫人不识。
云山童子调金铛,楚人茶经虚得名。
霜天半夜芳草折,烂漫缃花啜又......
- 玉兰花的传说2019-05-20
关于玉兰花的传说,其中贯穿着中国传统的民间故事色彩。故事讲的是很久以前在一处深山里住着三个姐妹,大姐叫红玉兰,二姐叫白玉兰,小妹叫黄玉兰。一天她们下山游玩,发现村子里冷水秋烟,......
- 唐代茶诗《五言月夜啜茶联句》欣赏2019-05-20
联句是旧时作诗的一种方式,几个人共作一首诗,但需意思联贯,相连成章。在唐代茶诗中,有一首题为《五言月夜啜茶联句》,是由六位作者共同作成的。他们是: 颜真卿,著名书画家,京兆万年(陕西西安)人......
- 梅占茶由来的传说2019-05-20
梅占其由来有两种传说:一种是,清道光元(1821年)前后,芦田有一株茶树,树高叶长,但不知其名.有一天,西坪尧阳王氏前往芦田拜祖,芦田人特意考问王氏那株茶叫名?王氏不知,一时答不上来......
- 王炎《次韵韩毅伯谢人惠茶》全诗赏析2019-05-20
《次韵韩毅伯谢人惠茶》
诗词宋.王炎
一线金沙泉脉来,官焙初香春未雷。
云龙小饼到天上,露芽濯濯千岩隈。
缣缃空满石渠阁,鸿渐经成方有托。
唤作酪奴真薄夫,雪乳云腴何可无。 ......
- 太平猴魁茶叶传说介绍2019-05-20
太平猴魁传说介绍
传说一
“太平猴魁”产于黄山北麓太平县的猴坑、猴岗和彦村。当地传说,古时一位山民采茶,忽然闻到一股沁人心脾的清香。看看四周,什么也没有,再细细寻觅,原来在突兀峻岭......
- 高鹗《茶》茶诗欣赏2019-05-20
《茶》 (清·高鹗)
高鹗博学多才,他在这首诗中,运用了许多典故来叙述煎茶、分茶、尝茶以及茶的功用等,读之觉得诗味无穷。
瓦铫煮春雪,
淡香生活瓷。
晴窗分乳......
- 张岱《闵老子茶》欣赏2019-05-20
《闵老子茶》明 张岱
周墨农向余道闵汶水茶不置口。戊寅九月至留都,抵岸,即访闵汶水于桃叶渡。日晡,汶水他出,迟其归,乃婆娑一老。方叙话,遽起曰:"杖忘某所。"又去。余曰:"今日岂可空去......
- 马来西亚的拉茶介绍2019-05-20
拉茶是马来西亚人民所独创。并且是人们最喜爱和饮用最普遍的含茶饮料。在马来西亚不论是在像吉隆坡这样大都市中的豪华宾酒肆,还是在偏远集镇大街小巷的“嘛嘛档”内,都可喝到味道鲜美的拉......
- 普洱茶文化的历史源流介绍2019-05-20
普洱茶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传统名茶,据记载,普洱茶的历史可以追 到东汉时期,普洱茶的种植利用。至 在三国时期就已形成气候。距今1700多年。三国之后,普洱茶作为商品对外地贸易,时渐发......
- 老舍视喝茶为艺术2019-05-20
著名作家老舍生前曾多次说过:“喝茶本是一门艺术。本来中国人是喝茶的祖先,可现在在喝茶艺术方面,日本人却走在我们的前面了。”老舍对祖国茶艺术之落后不无遗憾 刘少奇的家乡是湖南宁乡县......
- 七律《和柳亚子先生》毛泽东茶诗欣赏2019-05-20
《和柳亚子先生》毛泽东茶诗
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
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这首诗是毛泽东......
- 大观茶论之“天时”鉴赏2019-05-20
大观茶论之天时
【原文】
天时:茶工作于惊蛰①,尤以得天时为急。轻寒,英华渐长;条达而不迫,茶工从容致力,故其色味两全。若或对[1]郁燠②,芽甲奋暴,促工暴力随稿,晷刻所迫,有蒸而未及压,压而未及研......
- 苏轼《汲江煎茶》茶诗欣赏2019-05-20
《汲江煎茶》
北宋.苏轼 七言律诗
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晚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
北宋哲宗......
- 杨维桢《煮茶梦记》欣赏2019-05-20
《煮茶梦记》 元 杨维桢
铁龙道人卧石林。移二更。月微明及纸帐。梅影亦及半窗。鹤孤立不鸣。命小芸童。汲白莲泉燃槁湘竹。授以凌霄芽为饮供。道人乃游心太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