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的起源
“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这个古代的传说在中国流传很广。按此推论,茶的发现和利用始于原始氏族社会晚期,迄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了。
据东晋常璩《华阳国志 巴志》记载,在周武王时期,中国已经栽培了茶树。足见,茶树栽培至今已有3000多年。
5000多年前发现和利用茶,3000多年前开始栽培茶树,然而,茶树的起源还要早得多。据植物学家们研究,茶树起源距今已有6000-7000万年了。
茶树原产地
中国古今很多地方发现的野生大茶树及大量的历史资料,可以证明中国是世界茶叶的祖国。早在20世纪20年代,吴觉农在《茶树原产地考》一文中就论证了中国是茶树原产地。近几十年来,中国的茶学工作者对茶树原产地作了更加深入地分析与论证,进一步明了中国的西南地区是茶树的原产地,而云南、贵州和四川则是原产地的中心。
“茶”字的演变
在古代史料中,茶的名称有很多。中国现存最早的史书《尚书》将茶称之为“诧”(chà);西汉司马相如的《凡将篇》则将茶称之为“荈(chuǎn)诧”;西汉末年,在扬雄的《方言》中,称茶为“蔎”(shè);在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称茶为“荼(tú)草”或“选”;在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尔雅》中,将茶称之为“槚”(jiǎ),即“苦荼”的意思;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称茶为“荼”。唐代陆羽在《茶经》中,也提到“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总之,从先秦开始到中唐以前,茶字的形、音、义尚未定型,其中用得最多、最普遍的是荼。
陆羽在写《茶经》时(公元758年左右),将“荼”字减少一划,统一改写为“茶”。唐代中期(约公元8世纪)以后,茶字的形、音、义也就固定下来了。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自中唐以来,茶是普遍的称呼,较文雅点的才称其为“茗”,但在《新修本草》、《本草纲目》等本草文献,以及诗词、书画中,却多以茗为正名。由此可见,茗为茶的主要异名,常被文人墨客所引用。
茶树的学名为Camelliasinensis(L.)O.Kuntze,是一种多年生木本常绿植物。Camellia是拉丁文“山茶属”的意思,sinensis是拉丁文“中国”的意思。茶树在植物分类学上属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山茶目,山茶科,山茶属。
茶树的树型
茶树的树型有乔木、小乔木和灌木之分。乔木型茶树树势高大,有明显的主干,一般树高达3-5米以上,云南等地原始森林中生长的野生大茶树可高达10米以上,每当采茶季节,茶农往往要用梯子或爬到树上采茶;小乔木型茶树在福建、广东及云南西双版纳一带栽培较多,有较明显的主干,离地20~30厘米处分枝;灌木型茶树树冠较矮小、叶片较小,树高1.5-3米,无明显主干,栽培最多。
来源:喝茶入门轻图典
本文:茶树的起源演变及产地介绍
文章地址:https://www.cnjiucha.com/chayi/240558.html 转载请保留链接地址
本文资讯来源网络,仅供用户参考,如用户将之作为消费行为参考,敬告用户需审慎决定。
上一篇:中国著名茶人汪士慎介绍
下一篇:王敷《茶酒论》欣赏
标签:茶树的起源演变及产地介绍
“卡乐比”、“白色恋人”在上海中食展召开全国招商发布会2019年5月14日,备受瞩目的第二十届SIALCHINA中国国际食品和饮料展览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开...
来源:牛弹琴谢谢这位去缅怀并拍照片的网友 (一) 早晨起来,就看到网上的一张图片,当年被空袭的中国驻南联盟旧址纪念碑前,现在摆满了鲜花。 一束又一束。 一晃,20年就...
云上恩施报道 (融媒体记者 陈兴璐 谭双石)俗话说“一两春茶一两金”,近期,恩施市春茶开采,吸引全国各地茶商前来抢收、抢购。其中恩施玉露更是大受热捧,为当地茶企和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