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兰若试茶歌》(唐·刘禹锡)
唐代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一诗,确是茶史上,特别是制茶技术史上一篇重要的文献,值得重视。
山僧后檐茶数丛﹐春来映竹抽新茸。
宛然为客振衣起﹐自傍芳丛摘鹰嘴。
斯须炒成满室香﹐便酌沏下金沙水。
骤雨松风入鼎来﹐白云满盏花徘徊。
悠扬喷鼻宿酲散﹐清峭彻骨烦襟开。
阳崖阴岭各殊气﹐未若竹下莓苔地。
炎帝虽尝未辨煮﹐桐君有录那知味。
新芽连拳半未舒﹐自摘至煎俄顷余。
木兰沾露花微似﹐瑶草临波色不如。
僧言灵味宜幽寂﹐采采翘英为佳客。
不辞缄封寄郡斋﹐砖井锅炉损标格。
何况蒙山顾诸春﹐白泥赤印走风尘。
欲知花乳清泠味﹐须是眠云石人。
本诗是作者任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马时所作的一首赞茶诗。作者嗜茶,他在常德十年,盛赞西山寺背北竹荫处生长的好茶,把茶的采、制、煮、饮及其功效都描述得生动形象。
常德在唐代就出产茶。诗中“斯须炒成满室香”句,说明唐代少数地区出现了炒青绿茶工艺,这是公认的我国炒青绿茶最早史料,是很珍贵的,很有价值的。迄今为止,制造绿茶仍是沿用炒青工艺,只是有所发展和创新。考我国绿茶,所以载誉全球,经久不衰,独特的炒青工艺是一大特色。
诗中对茶树栽培环境除肯定“阳崖阴岭各殊气”外,提出“未若竹下莓苔地”之说;对茶的香型指出“木兰沾露香微似”;对茶效指出要使“宿酲散”靠的是茶的香气悠扬喷鼻;要使“烦襟开”,靠的是茶味“清峭彻骨”。看来作者对茶是很有感悟的。全诗“灵味”很浓,写出了佛家饮茶文化的真谛。
本文:刘禹锡 《西山兰若试茶歌》茶歌鉴赏
文章地址:https://www.cnjiucha.com/chayi/240464.html 转载请保留链接地址
本文资讯来源网络,仅供用户参考,如用户将之作为消费行为参考,敬告用户需审慎决定。
上一篇:信阳毛尖茶叶传说
下一篇:白居易《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亭欢宴因寄此诗》茶诗鉴赏
标签:刘禹锡 《西山兰若试茶歌》茶歌鉴赏
“卡乐比”、“白色恋人”在上海中食展召开全国招商发布会2019年5月14日,备受瞩目的第二十届SIALCHINA中国国际食品和饮料展览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开...
来源:牛弹琴谢谢这位去缅怀并拍照片的网友 (一) 早晨起来,就看到网上的一张图片,当年被空袭的中国驻南联盟旧址纪念碑前,现在摆满了鲜花。 一束又一束。 一晃,20年就...
云上恩施报道 (融媒体记者 陈兴璐 谭双石)俗话说“一两春茶一两金”,近期,恩施市春茶开采,吸引全国各地茶商前来抢收、抢购。其中恩施玉露更是大受热捧,为当地茶企和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