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真正接触普洱之前,一直觉得这是一个很高大上的茶品,加上身在湖北,喝茶基本被毛尖等绿茶占领,缺乏喝普洱的氛围,所以普洱茶在我心中真就成了传说,只闻其名不见其身。
喝茶的经历真要算起来,从学生时代开始,跟着父亲喝各种绿茶,也有近10年了。从最初只是觉得茶苦,到慢慢感受到若有似无的回甘,再到慢慢学会品味一杯茶,感受茶多酚在口腔中的变化。 真正体味到那种茶如人生的感觉,苦尽甘来,每当遇到挫折,心潮起伏时,泡上一杯茶,看着袅袅升起的水蒸气,在朦胧之间品味那种种滋味,心也慢慢的沉静下来,渐渐的越来越离不开茶,特别是工作后,在工作的压力下,茶总是最好的缓解良方。可能这也正是我接触普洱的契机。
第一次接触普洱,是在父朋友开的茶行里,当时喝的是一泡90年代的老茶,觉得滋味确实不同于绿茶和铁观音,很有特点,然后一问价格,瞬间觉得不是我能消费的,更加加深了普洱在我心中高大上的形象。就这样,初次见面,却擦肩而过。
虽然如此,但这一次偶然却注定了我与普洱结缘。因为父亲的缘故,去年底我有了很多的机会去茶行蹭茶,一开始只是默默的喝,因为陌生,也不知道从何问起。但是贴吧是个好东西,随着喝的多了,每次查一下百度,顺便上贴吧各种科普,渐渐发现普洱并没有想象中神秘(曾经一直以为普洱就是陈了多少多少年的,都是古董级茶),原来还分生茶和熟茶,只不过那时候依然天真的以为。。。熟茶就是生茶转化的终极,所以熟茶瞬间变的高端大气。恰逢年底,听说熟茶比较养生,想买一饼送父亲,于是第一次蹭到了熟茶——03年的中茶铁饼(因为爸爸的朋友自己喜欢生茶,所以茶行里的熟茶品种寥寥无几),那种陈香的醇厚感,让我又一次长了见识,难道这就是越陈越香?于是也第一次交了学费,花1000多元买了一饼熟茶,只因为当时还觉得普洱就应该是这么贵的。(因为茶行里的茶基本都是老茶,唯一的新茶品牌。。。也很贵,至于什么品牌后面说)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只要开了这个头,就完全停不下来啊!于是我接触到了第一个高大上的品牌——润元昌。(其实这才是我入坑的根源啊)当时这个茶行里唯一的新茶,还真就只有润元昌,那高昂的价格,让我望而生却。。。这也是我最开始选择老熟茶的原因(心想:12 13年的茶都卖这么贵,肯定不如这个03年的吧)。但是我的想法很快被颠覆了,先是蹭到了润家的竹筒茶,当时的感觉:真涩真苦啊,但是很香,回甘虽然来的慢,但是也满明显的。这是我首次次蹭到新生茶,喝到了老茶没有的那种鲜明的苦涩,和清新的香气。这是我对润元昌的第一次美好印象,然后立马找到万能的贴吧,搜到了润元昌吧,被各种开汤贴毒的不能自理,于是剁手来的是那么自然。。。不过这次我依然从熟茶开始下手(没办法,谁让熟茶高大上的地位在我心中根深蒂固呢)。说到这里,不得不说溜溜球的开汤毒贴,那画面太美,完全忍不住啊,一饼试水的高山之春和大美之春匆匆的来到了我的怀抱。正是这两款熟茶。。。颠覆了我以前的普洱观,尤其是熟茶观,打开了一扇新的门~~~(简直深坑有木有!)
我第一次知道原来熟茶也是可以有苦底的有木有!第一次知道原来熟茶也是可以有回甜的!大美的苦,大美的厚滑,让我欲罢不能,一头扎进了润元昌。更是颠覆了我只有陈年老茶才是好茶的普洱观。。。
熟茶有了好的开端,我又迫不及待的跳进生茶,这一次我直接跳过了入门,一眼看到了新出的班章典藏,看到官网的介绍,浓酽!就是这两字,我这种重口味,怎么能不试试所谓的班长霸气?于是毫不犹豫的买了一饼,开饼,试喝,一入口,满满的茶气,真是够劲!苦化的也快,喝到尾水,第一次感受到了所谓的冰糖甜!原来真可以喝到糖水味于是毫不犹豫又来了一提
鉴于几次入坑润家的好感,我深深不能自拔,基本尝过了大部分的润家茶,生茶从蓝印,到乌金,白金,黄金。熟茶从布朗之春,印象沱,民族系列,一直到最早出的布朗金韵,更是一个不落。也许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生茶中最后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却只有13蓝印和黄金号。蓝印那突出又特别的回甘,令人陶醉,而黄金号的深长的后韵也让我着迷。而熟茶给我的感觉就好了很多,确实比较有特色,尤其以布朗之春、印象沱和哈尼欢歌给我的印象最深,然而印象沱已经基本断货只有入了15年的布朗之春(不得不吐槽润家的饥饿营销啊,只要是质优价好的茶,一准断货)。
本文:普洱,我所追寻的目标
文章地址:https://www.cnjiucha.com/chayi/240323.html 转载请保留链接地址
本文资讯来源网络,仅供用户参考,如用户将之作为消费行为参考,敬告用户需审慎决定。
上一篇:如果你不懂茶,那就千万别给老茶客送茶
下一篇:茶文化逆韩流,中国文化亚洲传播
标签:普洱,我所追寻的目标
“卡乐比”、“白色恋人”在上海中食展召开全国招商发布会2019年5月14日,备受瞩目的第二十届SIALCHINA中国国际食品和饮料展览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开...
来源:牛弹琴谢谢这位去缅怀并拍照片的网友 (一) 早晨起来,就看到网上的一张图片,当年被空袭的中国驻南联盟旧址纪念碑前,现在摆满了鲜花。 一束又一束。 一晃,20年就...
云上恩施报道 (融媒体记者 陈兴璐 谭双石)俗话说“一两春茶一两金”,近期,恩施市春茶开采,吸引全国各地茶商前来抢收、抢购。其中恩施玉露更是大受热捧,为当地茶企和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