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络腮胡:广州某咨询公司CEO
光头男:某茶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
第一幕机舱内。
飞机起飞后,光头男拿出《
茶叶战争》翻看。不一会,络腮胡居然拿出来一本《资本战争》,二人互看书名,相视一笑。
络腮胡:你喜欢喝茶啊。
光头男:是的,很喜欢。您呢?平时喝茶吗?
络腮胡:(底气十足状)喝啊,我还有不少好壶好茶呢!
光头男:(饶有兴趣状)那您公司平时的商务接待用茶吗?
络腮胡:(摇头)现在全用瓶装水了。早些年,我们图方便,用立顿茶包,客人只是用茶杯沾沾嘴,就是不喝。
光头男:(点头)挑剔的客人,确实这样!
络腮胡:后来,我们干脆换茶,龙井,
铁观音,
金骏眉,普洱,什么好买什么。
光头男:都是好茶呀,客人一定都喜欢吧。
络腮胡:才不呢,行政人员不太会泡茶,喝着都变味了。(一脸惋惜状),后来我们索性用瓶装水了。
光头男:(笑了笑)这和我们了解的情况相符。
络腮胡:(被勾起好奇心)哦?你们做过调查?您……是做什么的?
飞机开始颠簸,广播响起:“各位乘客,飞机即将经过一段不稳定气流,请系好安全带!”
第二幕机舱内。
颠簸过后。
光头男:我先说几点,你看我说的对不对。
络腮胡:(饶有兴趣)您说。
光头男:据我们掌握的资料,现在很多公司都有品种盲目采购的问题,一般25%的公司只备有本地茶,30%的公司是听说什么茶类流行就跟风,45%的公司是老板喜欢什么茶就备什么茶,您的公司应该是第二种。
络腮胡:请继续。
光头男:成本控制力弱,比如买了一饼
普洱茶,但不知道可以拿来服务多少客户。
络腮胡:(点头)嗯。
光头男:行政人员冲泡茶的水准太业余,客户端起茶来抿一口,就不想喝第二口了
络腮胡:(继续点头)
光头男:喝茶去个性化,来多少人都是不管不问,全部都冲泡一杯同样的茶。
络腮胡:(大拇指向上)全中!我们公司才四十多号人,连喝带送,最多的一年,我们陆续采购了三十多万的茶。年底连财务都不高兴了,说钱花得没计划。我也觉得有问题,那么贵的金骏眉,搁到纸杯里,喝起来和立顿茶包也差不多。
光头男:关键是你的投入没价值,客户感受不到啊。现在,你给落座的客户每人发瓶水,行政人员是解脱了,但并不是最好的解决方式,你也知道,好多成年人并不喜欢喝冷水。商务用茶和平常喝茶肯定是有区别的,就像穿衣服,如果见老友,怎么穿,随意。但见客户,还得按商务礼仪办事,对吧?
络腮胡:(胡点点头,表示同意。)这个当然。但是茶这个东西没个标准啊,对于不懂茶的人也完全不方便操作。
光头男: 事实上,现在已经有解决的办法了。
络腮胡:(惊奇)哦?真的吗?!怎么做?
第三幕机舱内。
光头男拧开飞机配备的小瓶矿泉水,拿出一个拇指大小的小袋,把里面颗粒状的东西倒了进去,轻轻晃动瓶身,只见水渐渐变成淡黄色。
光头男:(微笑着,递给络腮胡)你试试。
络腮胡:(将信将疑地接过矿泉水瓶)这个……?
光头男:试一下吧,如果你相信我的话。
络腮胡:(略显迟疑地喝了一口)噢!这个是……!
光头男:(点头)对的,全溶固态的
福鼎白茶,完全按单人次分量设计。过去十年,我们一直致力于开发品质最高的固态茶,现在开发出来的产品覆盖了普洱、
绿茶、铁观音、
大红袍和白茶等八款茶。当然,你现在喝到的是冷水冲泡的,溶解的慢些,口味不是最佳。
络腮胡:太神奇了,这是怎么做到的?
光头男:把原茶经过低温萃取后冷冻干燥,就可以成为优质全溶茶,而萃取剩下的茶渣,则可以制成带有清新茶香味的茶纸笔记本,(拿出一本看上去很普通的笔记本)喏,你看。
络腮胡:(翻了翻,闻了闻,爱不释手)虽然没有原木纸浆造纸那么洁白,但有生气,我们倒掉了那么多茶叶,如果能做成纸张再利用,我从情感上完全接受这个解决方案。
光头男:而且生产中专门有超滤环节,可以把农残和重金属等不安全隐患彻底消除。我们研发的时候也经过反复试验,产品真正做到了标准化。所以,无论是谁泡,味道都好。包装时尚简约,性价比很高,配合上易用的冲泡杯,立刻构成非常精致的公司专用茶区。
络腮胡:(摇着手里的矿泉水瓶)确实不错,那么,成本高吗?
光头男:这一袋全溶茶,正好满足了一个客户的品饮,毫不浪费。假如您公司每年的客户接待量是1000人,采用这样的方法来解决,不到一万块就搞定了。
络腮胡:对比我们之前的一年30万,那确实要节省得多。(过了一会儿,他眉头一皱)茶膏我以前也听过,记得是块状的呀?这个怎么是小小的颗粒呢?有什么区别?
光头男:(从背包里拿出一本书)这本书送给你,你要的答案都在这本书里!
第四幕机场 国内到达厅。
飞机落地,光头男跟络腮胡握手、道别,匆匆离去。
络腮胡看着光头男远去的背影,低头看了看手里光头男送的这本书,《茶膏——一种被遗忘的养生文化》,觉得这真是个奇妙的旅程。
第五幕办公室。
手机响了。正在低头处理文案的光头男打开手机,见是一条络腮胡发来的微信——
“谢谢你送的那本书,学到了很多。确实,传统的茶膏是各种形态的块状,有一定的自身体量才能保证后期的发酵陈化,活性茶膏会在转化过程提高品质,带来更好的口感,但是成本和价格超过全溶茶。商务用茶不需要等待陈化,需要快速和标准品饮,所以就制成了小颗粒全溶茶,既满足了商务特定的需求,同时也降低了成本。不过——
这段时间用了你们的产品,发现可没有预想的那么节约哦!因为以前不喝茶的同事们也端着杯子开始泡茶膏,配着茶点喝起来!
其实这样也很好,给员工多了项福利,也融洽了团队氛围。很高兴能遇见你。”
光头男放下手机微微一笑,目光落在桌上他那杯刚刚冲泡好的易武古树茶——蒙顿茶膏口袋茶馆系列。
根据 崔怀刚《给办公用茶算笔账「怎么打动客户」》改编。
本篇稿件所用图片来源于网络,茶语网(www.chayu.com)无法联系上图片作者,请作者见稿后速与我们联系(feedback@chayu.com),以便奉上稿酬。文章转载需注明来自茶语网,否则涉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