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茶城中国酒业茶叶网网:中国茶叶爱好者提供最新绿茶、红茶、白茶、黄茶、青茶、黑茶、花茶、草茶、人工茶知识及茶业展会新闻资讯信息门户网站平台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茶艺文化

黄静峰:“茶气是茶与人的对话!” VS 王岳飞:“茶气从化学角度不好定义!”_茶气

来源:  作者:   发布日期:2019-05-20 16:41:21
文章简介:   茶气之说,众说纷纭。自茶语网(www.chayu.com)上周发布“茶气”调研以来,众多网友对此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榜叔也就此采访了一些茶界大咖,且在前两天已奉上部分大咖的精彩观点。   那

 

  茶气之说,众说纷纭。自茶语网(www.chayu.com)上周发布“茶气”调研以来,众多网友对此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榜叔也就此采访了一些茶界大咖,且在前两天已奉上部分大咖的精彩观点。

 

  那么,今天的“大咖有话说”精彩继续。你最喜欢哪位大咖的观点?欢迎来看!

 

本期四位大咖(排名不分先后):


  “非气宗:王岳飞、丁以寿

  “气宗:黄静峰、杨泰伦

 

 

  王岳飞:茶气从化学角度不好定义


 

人物简介

  王岳飞,浙江大学农学院副院长,茶学系副系主任,博士生导师,茶学博士,国家一级评茶师,国家职业技能(评茶员/茶艺师)竞赛裁判员、高级考评员,GAP高级检查员。现兼任浙江省茶叶学会秘书长、杭州中国茶都品牌促进会副理事长、省科协农口学会联合办公室副主任,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人民政府区长助理,浙江大学浙西南农业科技推广中心主任。

 

  茶语网:您认为茶气是否存在?

  王岳飞:有点主观。

 

  茶语网:不相信有茶气,支持你这样判断的原因是什么?你觉得茶气是否能被定义?应不应该有定义?

  王岳飞:每个人喝茶感受不一样,我不能说没有,但是它从化学角度不好定义。

 

 

  丁以寿:茶气不属于科学的术语


 

人物简介

  丁以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安徽农业大学中华茶文化研究所常务副所长,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学术委员会委员,安徽省茶叶学会副秘书长,安徽省徽茶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华茶人联谊会常务理事,吴觉农茶学思想研究会常务理事。

 

  长期从事茶文化研究与教学工作,主编《中华茶道》、《中华茶艺》。发表《中国茶道义解》等20余篇茶文化论文,在高校首开《茶道》课,主持安徽省教育历“中华茶艺的理论与实践”等研究项目,策划并负责安徽农业大学中华茶文化研究所网站建设。

 

  茶语网:您认为茶气是否存在?

  丁以寿:不存在,这是民间说法,不是茶叶专业审评术语,不属于科学的术语。

 

  茶语网:不相信有茶气,支持你这样判断的原因是什么?你觉得茶气是否能被定义?应不应该有定义?

  丁以寿:如果不是大部分人能够通过训练客观感受到的指标,是不能作为审评茶叶好坏的依据的。

 

 

黄静峰:茶气是茶与人的对话


 

人物简介

  黄静峰,“二三两”茶品牌主人,白茶制茶人。

 

  茶语网:您认为茶气是否存在?

  黄静峰:存在。

 

  茶语网:在哪类茶、哪种茶品或具体哪款茶中,您明显感受到了茶气的存在?

  黄静峰:我认为所有的茶类都会有茶气。原料(茶青)一定要好,人为干预尽可能少,然后用得当的工艺去制作它,这样的茶制作出来后基本上都会有茶气。

 

  和大家喝茶或者泡茶给大家喝时,我都尽量避开谈茶气。因为和一些人谈茶气,会让他们感到紧张,因为他们不一定能感知得到茶气。

 

  为什么要去学茶、泡茶、喝茶呢,为的就是要我们的心回到体内,即身心合一。

 

  但现在大多数人的心是在外面飘着的,当喝茶的时候,你会发现大家会边玩手机,边喝茶。他们是没有用心喝茶的,大部分人喝茶都是用眼睛喝,用鼻子喝,用耳朵喝,用嘴巴喝。

 

  还有就是做茶,做茶能做出很多滋味,但唯一做不出来的东西就是——它骗不过你的身体。

 

  如果你静下心来喝茶,你就会在安定的时候听见茶和你说话。这就是我认为的“茶道”,即茶在说话,而不是人在说话。

 

  很多人没有喝到有茶气的茶,那是因为需要喝茶经验的积累程度,我相信他有一天总会碰到。

 

  另外一方面,在茶气的感知上面。依我以往的经验来看,有些人能很快地感受到茶气,可能是因为他的身体敏感;而另外一些人由于身体比较虚弱,就会描述说:茶气都冲到头上了。

 

  而我是不停地在训练自己,我知道茶在和我说话,知道它在身体里运行的轨迹。

 

  如果我们要否认茶气,那么我们先要否认中医。比如说,中医告诉你应该吃红豆,或者说吃个山药补气,这说明植物里面是有气的。古代人也认为植物里面是有气的。

 

  由于大家的知识框架不一样,为了避免争吵,我一般不会讲茶气。

 

  因为茶是植物,所以茶气一定存在。

 

  茶语网:您相信有茶气的存在,请描述所感受到的茶气是怎么样的?

  黄静峰:首先,要明白为什么需要人去认真的做茶呢?

 

  茶这个植物本身是有气的,经常会有“它采了天地精华,天地之气”这样的语言描述。我们制茶人要很了解它,才能把它的这些气息做归拢。不然就有可能把很好的有“气息”茶青做得茶气很乱,然后喝了茶气会在身体里面乱窜。

 

  今年,我喝到一款气息很强的古树生普,但它的气息就在我的身体里乱窜。而今年春天时,我在闽南找到一片深山的茶园,喝它的时候它的气息是归拢的,且很清晰明了地在运行。

 

  这个时候就是我们讲的做这个茶的人对它的理解有多深,他必须去给你把这些气息条理顺了,这里面师傅会传下来一些得当的方法,但是师傅能去讲明这个道理,但是他们会去不停的琢磨为什么要这么做,这是有它的道理的。

 

  我曾经在喝一款来龙去脉特别清晰的30年老白茶时,为了给人家治咳嗽,就煮着喝,当然我自己也跟着喝。

 

  茶喝下去之后,腹部特别暖,后背到脖子一直在出汗,它是先上行再下行,那时候北京已经很冷了,而茶气下行之后,冰凉的脚一下子就暖了,真正的老白茶是以腹部为中心向上下、左右打开的。

 

  茶气是评判茶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准。

 

  我以前会和别人讲茶气,但后来我尽量避免去聊,因为和没有感知到的人聊了之后,他跟你喝茶就会很紧张。

 

  喝茶本身是一件很放松的事情,没必要特意去讲,如果之后有机缘,他会感知得到。

 

  制作得当的茶是有茶气的,它在我们身体里面的运行是有规律的。

 

  我们讲白茶,喝下去之后,在腹部的地方会顺着往外走,同时还会有上升,随着年限的加深,它又会下降。为什么都说老白茶很珍贵呢?其实就是上下左右全部运行的原因。

 

  年轻的茶,即刚做出来的茶,它的气息往往是上行或者下行的,且很弱。

 

  茶语网:你认为茶气与茶叶品质是否有关?

  黄静峰:如果我们喝一款很普通,或者说人为干预较多的茶,它在口腔会有滋味,但不会在身体内运行。这个就是我们做茶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好茶青的原因。

 

  有人问我,选择的茶园是不是就是荒山的,其实我没有这个概念。

 

  我认为好的茶青是要在人工干预较少的茶园寻找,找到这种茶青后你要懂它,然后再用得当的工艺去制作它。在我看来,所有的茶都是平等的。

 

  为什么那么多人喝普洱?其实它可贵的地方就在于容易找到人为干预较少的茶树,利用得当的工艺制作后,我们很容易的就感受到了茶气的存在。

 

  其实从内心来说,我不希望做这个表述,不过它确实存在。

 

  我在制作的过程中明白,好的茶是会有茶气的,不过不能用这个作为茶的卖点。

 

 

  茶语网:你了解或认可的产生茶气原理是什么?

  黄静峰:我想一款好茶的时候,会先去找好的茶青,那么好的茶青是什么样的呢?

 

  我认为它要五行兼备,然后根据它本身拥有的东西,在我的理解之后用得当的方式把它制作出来。同时要注重它的生长环境,因为生长环境能让它“采到天地之灵气”。

 

  每次在做完茶之后,我会自己去验证,但是不会说出来。因为每个人喝茶的阶段不同,就如15年前的我没有这样的感知的时候,就会认为别人是胡说八道。

 

  为什么我们现在市面上有茶气的茶越来越少了呢?那是因为人类对自然的干预越来越严重了,人类的干预性越强,茶的自然性就会越来越弱,慢慢地就不容易喝到了。

 

 

  杨泰伦:茶气是客观存在的


 

人物简介

  杨泰伦,成都资深普洱茶专家,古董级普洱茶的收藏爱好者。收藏有曾让无数普洱发烧友梦寐以求的老茶。

 

  茶语网:您认为茶气是否存在?

  杨泰伦:根据自己的体验,它是客观存在。

 

  茶语网:您相信有茶气的存在,请描述所感受到的茶气是怎么样的?

  杨泰伦:根据我喝到的茶,它的反应会是打嗝、排气、发汗、微热、持续温热,四肢末端发胀,然后强烈的愉悦感。

 

  品茶有四要素:茶质、茶香、茶气、茶韵。茶质为本,是本源。香、气、韵为表,作用于身体的表现。很多茶都能体验到茶气的存在,只是程度深浅不同而已。

 

  同时,根据饮茶经验,茶气的走向会不同,这也是我现在疑惑的地方。

 

  茶语网:在哪类茶、哪种茶品或具体哪款茶中,您明显感受到了茶气的存在?

  杨泰伦:有很多,我说几款吧。

 

  十多年的老班章普洱生茶,它有霸气的气感,气感是体感之一。随着时间陈化,它不仅表现在滋味愈加醇和了,且气感很足,直击百汇。喝完之后,头顶发胀,脸红晕。

 

  30多年的老生茶,80年代初期勐海茶厂的产的千年柱。它口感柔和甘美,有荷香和药香,有很好的熟韵,宝石红的汤色。但是气感柔中刚实,背心膀胱穴最先出汗,全身发热,往下走,直通涌泉穴,脚趾发胀。

 

  89年的金枕头,勐海茶厂特制熟砖,两公斤一块。它柔滑沉味,有参香,气韵很足,喝完全身爽而透。

 

  新的西湖龙井,也品尝过气感。2011年春天在浙江和茶友喝到的,它甜美爽透,气感使人神清气爽,同样有强烈的愉悦感。

 

  还有06年的麻黑,它柔中带刚,蜜香悠长典雅,气感明显。

 

  以及03年的冰岛,茶汤油润感很强,我经常说它的茶气是“温柔的一刀”。喝茶到中间,心潮澎湃,有强烈愉悦感。

 

  茶语网:你认为茶气与茶叶品质是否有关?

  杨泰伦:茶质为本,是本源。但如果你要说茶树龄越老茶气越足,我觉得不一定,因为没有研究证明,所以不好回答。

 

  普洱茶的茶气,不完全是本身茶质带来的,还与加工工艺、后期的存放有很大关系。

 

  根据我喝过的茶,我认为产生气感的要素有很多,综合来看包括茶树的树龄、风土环境、工艺正确到位与否、后期的存放环境。

 

  茶语网:你了解或认可的产生茶气原理是什么?

  杨泰伦:我个人认为茶气是茶树生命的一个识别密码,有形的茶通过无形的气,作用到身体的相关部位,导致人体的知觉发生变化,茶气是随着人体的经络走向的。

 

  茶气是植物吸取的天地精华积聚的能量,与其内涵物质相结合共同作用而产生的。这是我认为的源头,但是不会那么简单,形成原理是还没有研究出来的东西。

 

 

  以上就是今日的大咖观点。如果你看得还不过瘾,请移步茶语网(www.chayu.com)首页简单注册即可登录查看目前最新的调研结果!

 

  茶气调研还在继续进行中。茶气之争,到底说法如何?请邀请圈子内的茶友一起来表态,也请持续关注动态,榜叔将和你一起跟进。

 

  奖项设置:参与调研结束后,可登录茶语网(www.chayu.com)查看调研结果,榜叔还将送你一份斗记茶业的“回天运斗”茶礼!

  欢迎参与史上最大规模茶气调研问卷调查:



本文:黄静峰:“茶气是茶与人的对话!” VS 王岳飞:“茶气从化学角度不好定义!”_茶气
文章地址:https://www.cnjiucha.com/chayi/239636.html 转载请保留链接地址

本文资讯来源网络,仅供用户参考,如用户将之作为消费行为参考,敬告用户需审慎决定。

上一篇:提及最多的8个 关于普洱茶的问题_普洱茶
下一篇:冬至•茶来(三杯最适合在寒冬滋补的茶,祝大家冬至快乐)_冬茶

标签:黄静峰:“茶气是茶与人的对话!” VS 王岳飞:“茶气从化学角度不好定义!”_茶气

最新图文资讯

  1. “卡乐比”、“白色恋人” 在上海中食展召开全国招商发布会 “卡乐比”、“白色恋人” 在上海中食

    “卡乐比”、“白色恋人”在上海中食展召开全国招商发布会2019年5月14日,备受瞩目的第二十届SIALCHINA中国国际食品和饮料展览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开...

  2. 让人热泪盈眶!当年被炸中国使馆前,现在摆满了鲜花 让人热泪盈眶!当年被炸中国使馆前,现在摆

    来源:牛弹琴谢谢这位去缅怀并拍照片的网友  (一)  早晨起来,就看到网上的一张图片,当年被空袭的中国驻南联盟旧址纪念碑前,现在摆满了鲜花。  一束又一束。  一晃,20年就...

  3. 恩施玉露:沐浴春风身价高 茶企、茶农共享红利 恩施玉露:沐浴春风身价高 茶企、茶农共

    云上恩施报道 (融媒体记者 陈兴璐 谭双石)俗话说“一两春茶一两金”,近期,恩施市春茶开采,吸引全国各地茶商前来抢收、抢购。其中恩施玉露更是大受热捧,为当地茶企和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