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茶城中国酒业茶叶网网:中国茶叶爱好者提供最新绿茶、红茶、白茶、黄茶、青茶、黑茶、花茶、草茶、人工茶知识及茶业展会新闻资讯信息门户网站平台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茶艺文化

来自茶叶的烙印_茶叶

来源:  作者:   发布日期:2019-05-20 16:41:20
文章简介:   生活会在身上刻出烙印。

  越往日子里走,身上的印记就会越重,特别是手,随着岁月的进程,每一个人的掌纹里都会有生活与光阴的沉淀。

  而有这么一批人,他们手上的烙印与茶相关。
  生活会在身上刻出烙印。

  越往日子里走,身上的印记就会越重,特别是手,随着岁月的进程,每一个人的掌纹里都会有生活与光阴的沉淀。

  而有这么一批人,他们手上的烙印与茶相关。




  2014年4月,安徽黄山,茶农李爷爷正在采摘春茶

  茶叶收购是按斤算的,李爷爷一天最多能采13斤,一斤鲜叶卖20元,一天下来平均有200元上下的收入,不过也只限于春茶季。今年,李爷爷采摘的茶将会被制成今年的特级黄山毛峰,流向全国各地。



  相较于其他茶农在拍摄时表现出的害羞遮掩,李爷爷倒是最配合的一个,毫不畏惧镜头,且颇有一股孩子似的狡黠。在被问到是否爱喝黄山毛峰茶时,李爷爷乐嘻嘻的直言说不喜欢,平时在家,喝得最多的其实是白开水。





  2014年3月,四川雅安蒙顶山,刘师傅正在制作蒙顶黄芽

  炒青结束,把冒着热气的茶叶用棉纸包好,制作黄茶最主要的闷黄工艺便开始了。闷到一半时,刘师傅小心翼翼的打开纸包,把茶叶由内向外翻抖,挤压在里面的茶叶被翻到了外面,而外部没有闷到的茶叶则落在了里面,这小小的动作,是为了让每一根茶叶都能充分氧化,是人与自然合力创造的产物。



  在四川,刘师傅被业内称作黄芽大师,常常会接受采访和拍摄,所以在面对我们镜头的时候,刘师傅并不紧张,而是侃侃而谈,说他的工作,说他的家庭,说他在茶厂里开车的儿子和做销售的儿媳妇,他说自己并不奢求什么出名,只要一家人开开心心的就够了。





  2014年5月,祥源易武斗茶会,易武瑶族丁家寨的妇女正在揉捻茶叶

  随着手掌的轻压揉动,空气中渐渐闻到一股普洱茶鲜叶的味道,手指缝也被染成了褐色,比较有趣的是,由于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每一家的炒青、揉捻的方法就跟家常菜一样各有千秋。如果你有灵敏的舌头,或许还尝出它们的不同之处。



  因为普洱茶的火热,各路资金涌入易武,而易武也将会渐渐被开发成茶叶生产和旅游的重地,学会适应家乡的变化,也是这些少数民族茶农们除了做茶以外更重要的事情。





  2014年3月,易武麻黑寨,90岁的高会婆婆正在捡普洱黄片

  20多岁守寡,一个人养活一对女儿,高婆婆的日子过得并不算圆满。不过好在近年来随着易武古树茶水涨船高,给婆婆家带来了不少经济收入。



  高婆婆其中的一个女儿说,她在昆明的一家超市工作,每年这个时候,她都会回家帮婆婆打理自家的古树茶。“这个季度卖茶赚的钱,比我打工一年都赚的多。”高婆婆的女儿苦笑着说。





  2014年4月,安徽祁门,祁门红茶非遗传承人谢师傅正在揉搓祁红香螺

  祁红香螺外形的卷曲度直接反应了一个师傅的手法和功底,一个熟练的制茶师傅一天只能做出5斤左右的干茶。



  不过这难不倒谢师傅——从小就跟着父母学习做茶,到1971年招入祁门茶厂,谢师傅可谓是制了一辈子茶了。虽然2001年时谢师傅已向当时的厂里办理了内部退休手续,不过直到现在他都没能闲着,继续跟茶叶打着交道。



  据说,以手相茶千万次,茶叶便会改变手中的纹路,柔软、舒缓的样子像极了叶脉。

  许多人喝茶喝得多,便自封为茶人,但茶从身中过,丝毫不留痕。反而是辛苦劳作的制茶人们,却因为与茶生活在一起,身上印刻来自茶叶的烙印。



以上内容(含图片)均属茶语网原创内容,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涉权必究。

本文:来自茶叶的烙印_茶叶
文章地址:https://www.cnjiucha.com/chayi/239634.html 转载请保留链接地址

本文资讯来源网络,仅供用户参考,如用户将之作为消费行为参考,敬告用户需审慎决定。

上一篇:茶界谎言:让你倒了一次又一次的头道茶_头道茶
下一篇:提及最多的8个 关于普洱茶的问题_普洱茶

标签:来自茶叶的烙印_茶叶

最新图文资讯

  1. “卡乐比”、“白色恋人” 在上海中食展召开全国招商发布会 “卡乐比”、“白色恋人” 在上海中食

    “卡乐比”、“白色恋人”在上海中食展召开全国招商发布会2019年5月14日,备受瞩目的第二十届SIALCHINA中国国际食品和饮料展览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开...

  2. 让人热泪盈眶!当年被炸中国使馆前,现在摆满了鲜花 让人热泪盈眶!当年被炸中国使馆前,现在摆

    来源:牛弹琴谢谢这位去缅怀并拍照片的网友  (一)  早晨起来,就看到网上的一张图片,当年被空袭的中国驻南联盟旧址纪念碑前,现在摆满了鲜花。  一束又一束。  一晃,20年就...

  3. 恩施玉露:沐浴春风身价高 茶企、茶农共享红利 恩施玉露:沐浴春风身价高 茶企、茶农共

    云上恩施报道 (融媒体记者 陈兴璐 谭双石)俗话说“一两春茶一两金”,近期,恩施市春茶开采,吸引全国各地茶商前来抢收、抢购。其中恩施玉露更是大受热捧,为当地茶企和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