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以后,我国青瓷的烧制技术趋于成熟。三国、两晋、南北朝 时,瓷器生产规模较大,与饮茶有关的器具,诸如瓶、碗等,在工艺成型上,采用了拉坯成型,使胎壁厚薄一致,器形规整。瓶,在晋时,主要用来盛装饮料,在使用功能上类似于以后的壶具。
这件灰釉青瓷瓶,胎质灰白,施灰釉,胎釉结合紧密,釉面泛光,装饰采用五铢钱纹饰,是西晋灰釉青瓷里一件不可多得的代表性器具。
灰釉五铢钱纹瓷瓶
在中国文字史上,“瓷”字首见于晋代吕忱的《字林》。稍后,“瓷”字也出现于文学作品 中,晋代潘岳的《笙赋》中有“倾缥瓷以酌酃”之说。考古学家认为 “缥瓷”的窑址在今浙江温州一带,后人称其为瓯窑。而瓯窑茶具的 存在,也可在西晋,杜育(公元222~284年)的《 赋》中得到证 实。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