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5月。全县设24个区3个区级镇;镇域属县20区,设有熊市乡、宁桥乡、荷月乡、双凤乡、棠花乡、复兴乡、新庄乡、花桥乡、茶恩乡、东山乡、长坪乡。
1956年6月撤区并乡,全县设69个乡7个乡级镇,镇域划设花桥乡、茶恩寺乡。
1958年撤销乡镇建制,全县设18个人民公社,镇域的茶恩寺乡、花桥乡与中路铺、荷塘、石潭坝、马家堰乡合并,成立火箭人民公社。
1961年5月恢复区的建制,全县设54个人民公社,镇域分别成立花桥、茶恩寺人民公社,属中路铺区管辖。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公社机关受到冲击,镇域的茶恩寺、茶桥人民公社均成立革命委员会。
1971年12月20日,湖南省革命委员会湘革发第4号文件,将衡东县三江人民公社的茶花、大塘、先锋三个大队划归茶恩寺人民公社管辖。
1980年1月拨乱反正,镇域的花桥、茶恩寺人民公社均恢复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
1984年2月实行政社分开,镇域的花桥、茶恩寺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改称乡人民政府,均属中路铺区管辖;大队改称村民委员会,生产队改称村民小组。
1994年1月废茶恩寺乡,建茶恩寺镇。
1995年4月,全县撤区并乡建镇,原花桥乡、茶恩寺镇合并成立新的茶恩寺镇。
境内的“护湘关”,是湘潭市的南大门。关的两边,山坡陡峭,地势险要;自古以来便是从南到北的主要通道,也是军事战略要地。雄伟的“天马山”,形若骏马,海拔421.5米,是南岳七十二峰之一,谓之屏障峰,有大量的青石材资源,自古以来乡里石匠打成料石刻碑建墓,建石板桥、石拱桥;现在用机械开采,将青石碎成粉末,用于城市园林建设的建筑材料,材质坚实美观,远销广东、深圳。秀美的花桥,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古代曾建有一座石拱桥,刊刻飞禽走兽,彩绘如上,名曰“花桥”,村人作为地名相传至今,原花桥人民公社、花桥乡也缘此命名。
若光守林,翳林叠石,竹籁松风,亭榭参差,烟霞舒卷,翠柏成阴环曲径,朱阑倒影入荷池。三秋寒蝉歌盛世,百转黄鹂颂长春。百花斗艳,百鸟争鸣。幽泉呜咽,草虫啁啾。万树秋茶一潭水,夹谷苍山半山云,得月楼台春燕舞,知春花木彩碟飞。芸砌春花,荷池夏气,菊含秋馥,桂映冬荣,四时景色多变化,无穷乐趣醉客宾。商贾贤达,流连忘返。骚人墨客,接踵而来。甲天下之秀丽,会心中之胜景,开视野,扩心怀,娱耳目,沁心脾,忘宠辱,驱忧愁,喜盈盈,乐陶陶,举杯和曲,其兴致勃勃者也。
至若殿堂,雄伟壮观。金碧辉煌,飞檐画栋,美鱼美伦、玉体如来光彩照人,鎏金观音慈悲端庄。彩云宝树,仙露奇花。大象栩栩如生,巨狮虎虎生威,凤凰兆富贵,麇鹿征福祉。木鱼声声驱祛世人烦恼,佛声朗朗,呼唤天下和谐。信男信女,顶礼膜拜,求财求子,祈祷飞黄。
嗟夫:古人云“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乐,仁者寿。”山清则气清,水清则气和。山清者,美之享受也;水秀者,情之附着也,山水俱清,寿之依附也。和谐小康,世人之向往,环境生态,时人之关注,是故得于心而寓于情矣。
茶恩寺是历史上悠久的文明圣地,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巡视路过,适逢龙体不适,喝寺中茶水,顿觉神清气爽,欣然赐名,流传至今:
茶待八方客,恩施四海宾,晨钟驱杂念,暮鼓点迷津。
本文:茶恩寺镇
文章地址:https://www.cnjiucha.com/chaj/chaguan/36077.html 转载请保留链接地址
本文资讯来源网络,仅供用户参考,如用户将之作为消费行为参考,敬告用户需审慎决定。
标签:茶恩寺镇
“卡乐比”、“白色恋人”在上海中食展召开全国招商发布会2019年5月14日,备受瞩目的第二十届SIALCHINA中国国际食品和饮料展览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开...
来源:牛弹琴谢谢这位去缅怀并拍照片的网友 (一) 早晨起来,就看到网上的一张图片,当年被空袭的中国驻南联盟旧址纪念碑前,现在摆满了鲜花。 一束又一束。 一晃,20年就...
云上恩施报道 (融媒体记者 陈兴璐 谭双石)俗话说“一两春茶一两金”,近期,恩施市春茶开采,吸引全国各地茶商前来抢收、抢购。其中恩施玉露更是大受热捧,为当地茶企和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