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又称为乞巧节、女儿节、双七会、香桥会、巧节会等。它是汉族传统的佳节,时间在每年农历的七月七日夜。
七夕的称呼,直接本源于一个我国民间流传的爱情故事――牛郎与织女。
传说,在很久以前,天帝有个长得美丽动人、心地善良的孙女,名叫织女。在一个偶然的H子,她发现了人间纯朴善良的小伙子牛郎,并深深地爱上了他。
于是,她悄悄离别天上,来到人间,与牛郎结为夫妇。
他俩相亲相爱,生儿育女,男耕女织,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岂料天帝察觉后,命众神将将织女强行捉回天宫,予以治罪。牛郎闻讯后。匆忙用扁担箩筐,挑起一双小儿女,追上天宫。眼看要追上时,狠心的王母娘娘拔簪(z6n,音糌)一挥,在他们二人中间就划出了一道无法跨越的天河。从此,这对恩爱夫妻便只能遥遥相望,却无法相见倾谈。后来,幸得好心喜鹊的大力相助,每逢七月七日夜,喜鹊们便群力合作搭好一座鹊桥,让他们夫妻在桥上见上一面。这一夜,天上有牛郎织女鹊桥相会,人间有妇女乞求智巧的活动,因而名为七夕。
其实,从史料记载的情况来看,牛郎织女,在先秦时期,尚不过是两颗天上星的名称,并无这一浪漫的故事。如《诗经》中就有“跛彼织女”和“皖(huan,音涣)彼牵牛”的句子,说的就是两颗星。到汉代,就出现了牛郎织女故事的雏型。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集《古诗十九首》中,有“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盈盈一水问,脉脉不得语”的诗句。同时,有了《淮南子》中“乌鸦填河成桥而渡织女”及《风俗通》中“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的神奇传说,故事更具轮廓了。而此时,史载民间也已有了七夕看织女星和穿针、曝衣等习俗流行。到了晋代,民间出现了向牛郎织女祈求赐福的记载。而这就应是后世妇女乞巧活动的最初萌芽形式。到南朝梁代时,牛郎织女故事就基本成型了。据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说,南北朝时,在妇女中广泛流行着七夕在庭院中乞巧、穿针等活动。
进入唐代,出现了“乞巧楼”。逢七夕人们都要祭祀牛郎织女。宋代,民间的乞巧活动,更加普及流行,内容也更复杂多样。每逢七夕,市面上就出现“乞巧市”,专售各种乞巧物;家家户户都在庭院上设置一个乞巧棚,男孩子乞求聪明伶俐,女孩子乞求心灵手巧。
宋代著名词人秦观,写有《鹊桥仙》这首传世佳作,其中“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两句,最受时人及后人推崇传诵。这也反映出宋人对牛郎织女故事的坚信不疑,以及它对整个社会生活的深刻影响。明代,进一步出现了七夕妇女泼水投针以乞巧的习俗。到了清代,七夕乞巧的活动,遍及南北各地,受到广大妇女的重视。于是,七夕也便成为清代妇女的一个重要节日。
清代,七夕节各地的纪念庆祝活动,虽然都以乞巧为目的,但具体形式却不完全一致。这里,我们通过几个方面,对流行于各地的活动进行归纳和概括。
首先是拜双星。它是于七夕之夜,在融融的月下祭拜银河,或叫拜牛郎织女星。拜双星时使用的供案,一般都要设在露天庭院或花园里,最好是设在葡萄架旁。供案上摆放着用西瓜雕成的如同盛开的花朵一样的“花瓜”,以及蜜桃、闻香果等时令瓜果;还要摆上一个花瓶,瓶里插满五颜六色的鲜花,有的还摆上化妆品。心情激动的少女少妇们,或几个人相约一同拜祭,或者一家一户为单位拜祭。届时,她们都要盛妆打扮,穿戴上自己最漂亮的服饰。秉烛焚香,一个个都虔诚恳切地祈求织女帮助自己实现心头夙愿,赐维一双技夺天工的巧手。
其次,是投巧针或穿巧针。华北、东北等广大燧区的民间妇女,一般多于七夕的明月下,用碗盛水,滔倒在庭院地上,然后投一细针于水中,再近前仔细蒴察水底的月影。此时,有的月影散如花,有的动如济云,有的细若线,有的则粗似锥。根据这些情况,侵可判定投针女子的巧与拙。有的地方,不是在月下,而是在七月七日白天的太阳下投针于水中,观测水底El影来判定各人的高下。
江南如古城苏州等地的妇女,则是在七月七Et前夕,用杯盛满鸳鸯水,放在露天庭院中过夜。第二天七月七日天亮之后,给太阳再晒一晒,让水面上生出一层水膜。这时,每人放一枚小针于水中,使之浮于水面。然后,再留心观看水底的针影,根据不同情次来验看每个人的智与鲁。
另有一些地方,妇女们则是众人相聚在七夕月下。
借着月光穿针引线。谁的速度快,谁就是最巧者。而江浙等地,风俗又有不同。此地妇女们时兴捉蜘蛛放于一小盒中,七夕夜放上一宿,第二天起床后打开盒子验看,根据蜘蛛结网的疏密来判定捉蜘蛛之女子的巧拙;再有,就是赛巧会。清代的广州等地,这种风俗十分盛行。赛巧会一般在六El夜举行。届时,妇女们们都穿上各种鲜艳、漂亮的服装,并排列坐,面前设案,案上整齐地摆放着她们用颗颗米粒耐心细致地粘成的各种小器皿,以及用胡麻粘成的龙眼、荔枝、莲藕等。一件件,都是精致雅观,极尽巧思,令人叹绝。
男男女女,都赶来参观品评。形成络绎不绝的人流。直至三更天,活动才宣告结束。
此外,北京等地,还盛行在七夕前数日,将麦种种在小盆的习俗。人们认为,麦苗为牵牛之神,并称这种麦苗盆为“五生盆”。在很多很多地方,人们还相信,七夕小孩子钻到葡萄架下,悉心倾听,便能听到牛郎织女相会的哭声。所以,小孩子在七夕钻葡萄架。在南北各地,都十分流行。另外,在江南等地,还有根据七夕后几天内天河的显晦来判断秋后米价贵贱的风俗盛行。
七夕的饮食,与节日的主题更是紧密相联。最具特色且引人注目,并在南北各地广泛流行的
食品,当数“巧果”。
巧果,其实就是一种糖面混合的点心。一般是用白面与糖拌合成团,然后将面团扭成宁(ning,音宁)结的形状,入油锅煎炸而成。俗称“宁结”。吃起来,又脆又香又甜,有机配合,恰到好处,十分可口。一般人认为。七夕吃上这种巧果,即可变得聪明伶俐、心灵手巧了。
举行七夕祭拜的地方,在拜完双星之后,参加活动的妇女和儿童便一同围案而坐,一起吃案上面摆的西瓜、蜜桃等各种应季瓜果。大家一边慢慢悠悠地吃,一边你一言我一语地讲述着那流传千载的牛郎织女故事。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京师在这个季节正是应季水果云集鼎盛的时候,各种瓜果,可以说是应有尽有。仅以大枣为例,这时就有缨络枣、山枣、马牙枣、酸枣、赛梨枣、无核枣、合儿枣、甜瓜枣等品种。它们,或甜或酸,或软或脆;有红色的,有绿色的。还有黑色的,各有滋味,各具神采,任人尽情享用。而借着七夕徐徐微风,吹尽白日的炎热;明月朗照,遥看牛郎织女,想着那充满悲欢离合的故事,吃着这自然神工赐与的丰盛瓜果,人们的心情不免百感交集。那些渴望拥有一双巧手的妇女们,选择这样的日子作为节日,确实在情在理。
另外,据史料记载,清代宫廷在七夕节,也要循礼举行宴会,称为“七夕巧筵”。宴会一般安排在御园四十景之一的“西峰秀色”。同时,官内也要设彩棚、摆蛛盒等,供皇妃及宫女们乞巧求赐,与民间同享七夕节的欢乐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