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源于中国,茶叶最早是被作为祭品使用的。但从春秋后期就被人们作为菜食,在西汉中期发展为药用,西汉后期才发展为宫廷高级饮料,普及民间作为普通饮料那是西晋以后的事。发现最早人工种植茶叶的遗迹在浙江余姚的田螺山遗址,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饮茶始于中国。叶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可以用开水直接泡饮,依据品种和制作方式以及产品外形分成六大类。依据季节采制可分为春茶、夏茶、秋茶、冬茶。以各种毛茶或精制茶叶再加工形成再加茶,包括分为花茶、紧压茶、萃取茶、药用保健茶、茶食品、含茶饮料等
下面进行详细介绍与茶相关的分类。
一、茶叶的分类根据
1.鲜叶品种不同
2.鲜叶由于产地不同而品质不同
3.鲜叶的质量不同
4.制法不同
5.制成的茶“色、香、味、形” 各有不同
二、茶叶分类的历史
(1)唐时蒸青饼茶,陆羽就以烹茶方法不同而分为粗茶、散茶、末茶、饼茶。
(2)宋朝蒸青散茶从外形不同分片茶、散茶、腊茶。
(3)元朝散茶大发展,分芽茶和叶茶,主要以鲜叶老嫩不同来分。
(4)明朝制法大革新,由制法和品质分绿茶、黄茶、黑茶和红茶。
(5)清朝又出现了白茶、青茶、花茶。建立了若干不同的分类系统:有以产地分的平水茶、武夷茶;有以销路分的内销茶、外销茶;以制法分的“发酵”茶和不“发酵”茶;以品质分的红茶、绿茶、青茶、白茶;以季节分的春茶、夏茶。
三、不同国家的分类方式
西方国家将茶叶分成3大类,即红茶、绿茶和乌龙茶。
日本较普遍的是按茶叶“发酵”程度分为不发酵茶、半发酵茶、全发酵茶、后发酵茶四类。
我国茶类极其丰富,简单的分类反映不出茶叶加工及茶叶品质的系统性。
因此,我国学者提出了多种分类方法,我国著名的茶学专家陈椽从茶叶品质系统性和制法的系统性提出“六大茶类分类”,程启坤先生提出茶叶综合分类法。下图。
——图片来自于《制茶学》第三版
知 识 点
壹
四大茶区
西南:边销茶,多样化,茶的起源
华南:热带季风季候,高温,乔木型,小乔木,大叶种
江南:四季分明,灌木型
江北:气温低,冬天长,灌木中小叶
贰
2014年10月27日实施的国家标准,将茶叶分为、绿茶、白茶、黄茶、红茶、乌龙茶、黑茶、再加工茶七大类。
分类原则:以加工工艺、产品特性为主,结合茶树品种、鲜叶原料、生产地域进行分类。
1、绿茶:炒青绿茶、烘青绿茶、晒青绿茶、蒸青绿茶
2、白茶:芽型、芽叶型、多叶型
3、黄茶:芽型、芽叶型、多叶型
4、红茶:红碎茶、工夫红茶、小种红茶
5、乌龙茶:闽南乌龙茶、闽北乌龙茶、广东乌龙茶、台式(湾)乌龙茶、其他乌龙茶
6、黑茶:湖南黑茶、四川黑茶、湖北黑茶、广西黑茶、云南黑茶、其他黑茶
(以上我们常说的六大茶,最常用的分类方式)
7、再加工茶:花茶、紧压茶、袋泡茶、粉茶
叁
根据我国茶叶加工分为初、精制两个阶段的实际情况,将茶叶分为毛茶和成品茶两大部分,其中毛茶分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和黑茶五大类,将黄茶归入绿茶一类;成品茶包括精制加工的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和再加工而成的花茶、紧压茶和速溶茶等类。
药茶:将药物与茶叶配伍,制成药茶,以发挥和加强药物的功效,利于药物的溶解,增加香气,调和药味。这种茶的种类很多,如""午时茶""、""姜茶散""、""益寿茶""、""减肥茶""等。
花茶:这是一种比较稀有的茶叶花色品种。它是用花香增加茶香的一种产品,在我国很受喜欢。一般是用绿茶做茶坯,少数也有用红茶或乌龙茶做茶坯的。它根据茶叶容易吸收异味的特点,以香花以窨料加工而成的。所用的化品种有茉莉花、桂花等好几种,以茉莉花最多。
肆
还从产地划分将茶叶称作川茶、浙茶、闽茶、赣茶、徽茶等等,这种分类方法一般仅是俗称。
伍
生长环境来分:平地茶,高山茶,丘陵茶。
平地茶:茶芽叶较小,叶底坚薄,叶张平展,叶色黄绿欠光润。加工后茶叶条索较细瘦,骨身轻,香气低,滋味淡。
本文: 关于茶的分类-详细介绍与茶相关的分类
文章地址:https://www.cnjiucha.com/zhishi/201841.html 转载请保留链接地址
本文资讯来源网络,仅供用户参考,如用户将之作为消费行为参考,敬告用户需审慎决定。
上一篇: 最全中国茶种类,你喝过几种?
下一篇:中国茶叶分类大全-中国六大茶类
标签: 关于茶的分类-详细介绍与茶相关的分类
“卡乐比”、“白色恋人”在上海中食展召开全国招商发布会2019年5月14日,备受瞩目的第二十届SIALCHINA中国国际食品和饮料展览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开...
来源:牛弹琴谢谢这位去缅怀并拍照片的网友 (一) 早晨起来,就看到网上的一张图片,当年被空袭的中国驻南联盟旧址纪念碑前,现在摆满了鲜花。 一束又一束。 一晃,20年就...
云上恩施报道 (融媒体记者 陈兴璐 谭双石)俗话说“一两春茶一两金”,近期,恩施市春茶开采,吸引全国各地茶商前来抢收、抢购。其中恩施玉露更是大受热捧,为当地茶企和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