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县志记载,四保贡茶在安化前乡的仙溪,龙溪,大桥,九渡水。为了加强对贡茶山的管理,更为了新采制作的“安化芽尖”能快速运到京城,明朝政府还把唐朝、宋朝修的益阳县城至安化县城梅城的官道——宝安益大道,进行了改造加宽。在官道穿越现桃江县浮邱山的穿天坳,将那儿原来的私人客栈,改成了官方驿站,养了传递官方文件和跑运贡茶的马匹。桃花驿,明代始建,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知县江闿重建,在今桃江县城关。明制岁编马80匹,清初定马63匹,册设长养排夫100名。因此,安化至益阳和长沙的茶马古道,借贡茶的大势,兴盛了三百年。因为来往的人多,穿天坳驿站还有很气派的茶亭,有人为茶亭题写对联:“穿破名利关头,想只因身家富贵,过此尽属康庄道;坳上清闲地位,看不了江山风月,少坐都为畅快人。”
进入清代后,安化绿茶不再是贡茶,大宗的民用商茶,不需快递,诗人李郢《茶山贡焙歌》中“驿骑鞭声天流电,半夜驱夫谁复见?十日王程路四千,到时须及清明宴……”的情景不再。商茶多为黑茶,首选走水路船运。那条官道的维护与利用,就辉煌不再了。
安化在明朝就著名的茶山,还有“六洞茶”。 即资江边茶叶重镇小淹、江南坪、黄沙坪南面的思贤溪之火烧洞、竹林溪之条鱼洞、大酉溪之漂水洞、檀香洞、黄沙溪之深水洞、竹坪溪之仙缸洞。安化有将高山中闭塞的盆地和峡谷称为“洞”的习惯。这六洞,因闭塞,因土质里矿物质多,茶叶品质很好。
《茶经》云:“其生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且生于“阳崖阴林”外,安化茶就为上者。
本文:四保贡茶与六洞茶——明朝时的顶尖茶
文章地址:https://www.cnjiucha.com/shiliao/69567.html 转载请保留链接地址
本文资讯来源网络,仅供用户参考,如用户将之作为消费行为参考,敬告用户需审慎决定。
标签:四保贡茶与六洞茶——明朝时的顶尖茶
“卡乐比”、“白色恋人”在上海中食展召开全国招商发布会2019年5月14日,备受瞩目的第二十届SIALCHINA中国国际食品和饮料展览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开...
来源:牛弹琴谢谢这位去缅怀并拍照片的网友 (一) 早晨起来,就看到网上的一张图片,当年被空袭的中国驻南联盟旧址纪念碑前,现在摆满了鲜花。 一束又一束。 一晃,20年就...
云上恩施报道 (融媒体记者 陈兴璐 谭双石)俗话说“一两春茶一两金”,近期,恩施市春茶开采,吸引全国各地茶商前来抢收、抢购。其中恩施玉露更是大受热捧,为当地茶企和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