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茶城中国酒业茶叶网网:中国茶叶爱好者提供最新绿茶、红茶、白茶、黄茶、青茶、黑茶、花茶、草茶、人工茶知识及茶业展会新闻资讯信息门户网站平台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中华茶史

我国宋朝时期的茶文化

来源:  作者:   发布日期:2014-02-23 22:19:46
文章简介: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茶文化高度发展迅速走向成熟的重要时期。宋代茶是以工艺精湛的贡茶--龙凤团茶和讲究技艺的斗茶,分茶艺术为其主要特征的。宋代的饮法,已从唐人的煎茶法(烹煮法)过渡到点茶法。所谓点茶,就是将碾细的茶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茶文化高度发展迅速走向成熟的重要时期。

宋代是以工艺精湛的贡茶--龙凤团茶和讲究技艺的斗茶,分茶艺术为其主要特征的。

宋代的饮法,已从唐人的煎茶法(烹煮法)过渡到点茶法。所谓点茶,就是将碾细的茶末直接投入茶碗中,然后冲入沸水,再用工具在碗中加以调和。

龙凤团茶即龙团凤饼之合称,为宋北苑贡茶之统称。 北苑为如今福建建瓯凤凰山一带。宋太平兴国年间(976-983)已造龙凤团茶。咸平间(998-1003)丁谓造"大龙团"以进。庆历时蔡襄造"小龙团",较"大龙团"更胜一筹。

龙凤团茶是中国古代饼茶生产的最高成就。

宋徽宗(1082-1135)赵佶于1107-1108年著《大观茶论》一书。由于最高统治者的介入,使得宋代茶和茶文化的发展有了更深的社会政治背景。

《清明上河图》为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传世之作,该画以汴河为中心,通过对北宋晚期的都城世俗生活的细致描写,反映了北宋汴梁承平时期的社会繁荣景象,对这一时期的社会生活、经济状况、民情风俗作了高度的艺术概括。

茶馆,作为当时世俗生活的典型场景,作为一种经济与文化高度繁荣的产物,在画中有了反映。宋人饮茶风气之盛,以此可见。宋人在《梦梁录》中对此有详尽的描写。

《紫云坪植茗灵园记》摩崖石刻于北宋大观三年(公元1109年),镌于大巴山崇山峻岭之中(今四川省万源县石窝乡社坪)。 这是我国迄今为止最完好的也是时代最早的记载民间茶园经营活动的石刻文字资料。

宋人对茶文化的最大发展与贡献,乃体现于将茶与相关艺术融为一体,使品饮过程进入化境的文士茶。文士品茗是宋代十分普遍的现象。宋代第一流的文士如王? 称、蔡襄、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梅尧臣、苏轼、苏辙、黄庭坚、陆游等等都置身其中。苏东坡诗云:"从来佳茗似佳人",从饮到品的发展,是中国茶文化发展成熟的标志。

对我国历代文人僧侣来说,品茶主要是以精神享受为目的。为此,他们写下了大量品茶诗文,倡导了茶宴、茶礼、茶会等多种形式。对于他们来说,茶是一种品格高尚的饮料,饮茶是一种精神享受,一种修身养性的手段,是一种具有艺术氛围的境界。僧齐已:"石鼎秋涛静,禅回有岳茶"正是这种境界的描写。

径山座落在今浙江余杭、临安两县交界处,属天目山北麓。唐时,即以僧法钦所建之径山禅寺而闻名于世,蔚为江南禅林之冠。

径山历代多产佳茗,相传法钦曾"手植茶树数株,采以供佛,逾手蔓延山谷,其味鲜芳特异。"后世僧人常以本寺香茗待客。久而久之,便形成一套行茶的礼仪,后人称之为"茶宴"。

宋时,日本僧人南浦昭明和圣一先后至径山留学。 宋代两度来我国学习佛经的日本高僧荣西,归国时带去茶籽和饮茶法,并著有《吃茶养生记》一书。

本文:我国宋朝时期的茶文化
文章地址:https://www.cnjiucha.com/shiliao/54896.html 转载请保留链接地址

本文资讯来源网络,仅供用户参考,如用户将之作为消费行为参考,敬告用户需审慎决定。

上一篇:茶马古道之南道,即南亚的通道
下一篇:唐代的饮茶历史与《茶经》

标签:我国宋朝时期的茶文化

最新图文资讯

  1. “卡乐比”、“白色恋人” 在上海中食展召开全国招商发布会 “卡乐比”、“白色恋人” 在上海中食

    “卡乐比”、“白色恋人”在上海中食展召开全国招商发布会2019年5月14日,备受瞩目的第二十届SIALCHINA中国国际食品和饮料展览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开...

  2. 让人热泪盈眶!当年被炸中国使馆前,现在摆满了鲜花 让人热泪盈眶!当年被炸中国使馆前,现在摆

    来源:牛弹琴谢谢这位去缅怀并拍照片的网友  (一)  早晨起来,就看到网上的一张图片,当年被空袭的中国驻南联盟旧址纪念碑前,现在摆满了鲜花。  一束又一束。  一晃,20年就...

  3. 恩施玉露:沐浴春风身价高 茶企、茶农共享红利 恩施玉露:沐浴春风身价高 茶企、茶农共

    云上恩施报道 (融媒体记者 陈兴璐 谭双石)俗话说“一两春茶一两金”,近期,恩施市春茶开采,吸引全国各地茶商前来抢收、抢购。其中恩施玉露更是大受热捧,为当地茶企和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