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茶城中国酒业茶叶网网:中国茶叶爱好者提供最新绿茶、红茶、白茶、黄茶、青茶、黑茶、花茶、草茶、人工茶知识及茶业展会新闻资讯信息门户网站平台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中华茶史

铁观音的崛起与茶文化热

来源:  作者:   发布日期:2014-01-18 09:24:50
文章简介: 改革开放以来,地处海峡西岸的福建,在经济上迅速崛起,创造了诸多奇迹。安溪铁观音的发展,则是最引人注目的奇迹之一。安溪铁观音从清初乾隆年间发现和流传,迄今已有300年的历史了。然而,从20世纪初铁观音

改革开放以来,地处海峡西岸的福建,在经济上迅速崛起,创造了诸多奇迹。安溪铁观音的发展,则是最引人注目的奇迹之一。

安溪铁观音从清初乾隆年间发现和流传,迄今已有300年的历史了。然而,从20世纪初铁观音首次获巴拿马世博会金奖起,100多年间,铁观音虽然不断地获得国内外奖项,成为中国名优茶之一,却始终只是一株仅供少数人欣赏的奇花异草。直到上世纪90年代之前,铁观音还远没有西湖龙井碧螺春等名优绿茶广为人知;也不如茉莉花茶大红袍著名;知道的人少,品饮的人就少,市场销售自然也就很难打开局面。改革开放初的1985年;全县的工农业总产值仅2,26亿元,农民人均年收入仅270元;铁观音在安溪经济上所占的比重极小,并没有给安溪人带来实际的经济效益。90年代后,铁观音开始有了较大发展,1998年,安溪茶叶总产量1.25万吨,行业总产值将近3亿元;到2006年,安溪茶业已经创下全国产茶县诸多第一:约50万亩的茶园,全国第一;年5万吨的产量,全国第一;茶叶平均价为全国第一;茶业受益人口、茶农年人均收入,全国第一;安溪铁观音首摘全国茶叶类“中国驰名商标”,全国第一。涉茶产业销售产值达到45亿,也是全国第一。在安溪的经济总量中,涉茶产业所创造的价值占据了半壁江山;全县一百多万人口中,80%涉茶;涉茶人口中的80%,依靠茶业谋生、致富;10年前,安溪茶贱伤农,农民人均收入仅3345元;10年后,安溪因茶致富,80万安溪人从中受益。2006年,安溪农民人均纯收入5781元,其中茶叶收入3100元,占53.6%。茶业经济成了安溪举足轻重的民生产业。铁观音终于从一株深山里的小苗,成长为一片顶天立地的树林。

在中国茶业经济中,安溪铁观音所占的份量也呈越来越重的趋势。根据有关资料,本世纪以来,中国茶业市场上,作为福建特种茶的乌龙茶,销售比重已经超过20%,其中铁观音是大头。历史上,乌龙茶的国内主销区局限在闽粤沿海;如今这种状况已经从根本上得到改变。铁观音不仅在传统主销区占据主导地位,同时也迅速占领了长江流域和北方的许多地区。外销市场上,原来主销区是日本和东南亚一带,如今则扩大到了欧美和俄罗斯地区。铁观音在中国茶叶外销总量中所占的比例,也呈不断攀升的趋势。

铁观音的崛起,同时产生了一系列幅射效应。首先,带动了周边地区的茶业经济。在安溪茶业发展的影响下,闽南地区也开始努力发展茶业,一些县市的茶业经济成了支柱产业,如华安县,仅仙都一个乡,茶业产值就超过一亿人民币;南靖县的茶业产值也达到3个亿。而在泉州地区,不仅县县种茶,更令人吃惊的是茶庄茶楼遍地开花。有关部门作过粗略统计,聚集在泉州湾地区的茶庄茶楼已超过3万家。不仅闽南地区,福建的所有县市,只要有条件的,几乎都在发展茶业。一方面,是诸如闽北闽东的传统产茶区,茶业经济迅速发展,一些传统名优茶如大红袍,正山小种,建瓯水仙,坦洋工夫,白毫银针等产量产值不断提高;另方面是茶庄茶楼也越开越多,茶楼已成了一个新的休闲娱乐热点,从而又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福建成了名符其实的茶业大省。

其次,推动了茶业科技的发展。一方面是安溪铁观音的种植和制作中,发明和运用了许多当代新的科学技术,如“短穗扦插”,“空调做青”,“真空小包装”等;另方面,催生了一些现代化的茶企业,如安溪的八马集团,铁观音集团等,这些企业不仅规模大,更重要的俱有较强的科技创新研发能力。它们的发展,不仅直接提升了铁观音产品的科技含量,同时也在茶业科技的推广运用上起到了良好的“龙头”作用。

第三,推动了中国茶文化的发展。中国茶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包括雅和俗两方面的内容。所谓的雅,主要是在皇宫贵族和士大夫阶层流行的茶艺茶道;所谓的俗,主要是普通百姓间流行的茶俗;高雅茶文化基本上是上层社会的专门消费。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宋代上层阶级时尚的龙凤团茶文化。尽管享受高雅茶文化的人只是社会中的极少数,然而在茶文化的发展中,高雅茶文化却一直占据主流地位,起着积极的主导作用。明代以后,龙凤团茶虽然湮没了,“工夫茶”却又诞生了。根据有关专家研究,明清间流行于闽、粤沿海的工夫茶,原本于宋代宫廷茶艺。工夫茶的指导思想,冲泡方法,选用原料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中国传统高雅茶文化的代表。铁观音从一开始就是工夫茶的主要原料之一。与工夫茶浑然一体。随着铁观音的扩张与流行,工夫茶也走出了闽粤沿海,成为北京上海等许多地区的新时尚。今天的中国城市中,凡有茶庄,必有铁观音;凡有茶楼,必泡工夫茶。而在都市流行工夫茶的现象背后,则是高雅茶文化对中国人生活方式的潜移默化影响。铁观音在提升当代中国人的素质,建设精神文明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简单回顾铁观音的这一历程,可以说,真正发展不过近20多年间的事,而崛起,则是近10年间的事。这其中原因何在,有何秘密?

铁观音的崛起,首先要得益于中国改革开放的政策和环境。铁观音诞生后,经历了中国的三个朝代。满清帝国,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而在这三次朝代更替中,又有好几次大的社会动荡:太平天国起义,辛亥革命,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本可以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的,然而因为领导人的错误决策,不断地进行所谓的“阶级斗争“,最后爆发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革命”。整个中国社会陷入一片混乱,经济上濒临崩溃边缘。在这种社会环境下,人民的基本生活条件都得不到保障,铁观音再好,哪还有可能发展?幸运的是,从上世纪80年代后开始,中国终于结束动乱,步入正常发展轨道。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不再为了填饱肚子而整天发愁,有可能在闲暇之余追求更高的物质和精神享受了。正是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中国的茶业才有可能发展。

铁观音的崛起,关健则在于政府的主导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历届安溪县委、县政府领导深入茶乡,调查研究,访贫问苦;走出县门,参观考察,谋划良策。从而,确立实施“茶业富民”发展战略的目标,把茶业作为安溪县的民生产业和支柱产业,列为全县农民脱贫致富的“一号工程”。犹其是90年代末以来,根据国内外茶叶市场的变化安溪县委、县政府在安溪茶业发展中,正确处理好“变与不变”的关系。“不变”的是,始终把“茶业”当作富民牌来打,一以贯之实施“茶业富民”发展战略;“变”的是,根据茶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适时提出不同的发展思路,采取不同的发展措施,推动安溪茶业不断发展进步,引领国内茶业界新潮流。提出并实施茶业发展“三步走”发展思路,即第一步“创名牌,拓市场”;第二步“保名牌,抓质量”;第三步“建市场,组集团”。2006年,当安溪茶叶摘取中国茶界首枚“中国驰名商标”,成为外商最喜爱的中国农产品品牌时,尤猛军又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全体茶农茶商发出号召,树立“安溪铁观音•和谐健康新生活”全新兴茶理念,新理念涵盖“生态、健康、文化、品牌、素质”五大工程,成为全国茶业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先人之声。实践证明,市委市政府的发展思路,为安溪铁观音的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

最新图文资讯

  1. “卡乐比”、“白色恋人” 在上海中食展召开全国招商发布会 “卡乐比”、“白色恋人” 在上海中食

    “卡乐比”、“白色恋人”在上海中食展召开全国招商发布会2019年5月14日,备受瞩目的第二十届SIALCHINA中国国际食品和饮料展览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开...

  2. 让人热泪盈眶!当年被炸中国使馆前,现在摆满了鲜花 让人热泪盈眶!当年被炸中国使馆前,现在摆

    来源:牛弹琴谢谢这位去缅怀并拍照片的网友  (一)  早晨起来,就看到网上的一张图片,当年被空袭的中国驻南联盟旧址纪念碑前,现在摆满了鲜花。  一束又一束。  一晃,20年就...

  3. 恩施玉露:沐浴春风身价高 茶企、茶农共享红利 恩施玉露:沐浴春风身价高 茶企、茶农共

    云上恩施报道 (融媒体记者 陈兴璐 谭双石)俗话说“一两春茶一两金”,近期,恩施市春茶开采,吸引全国各地茶商前来抢收、抢购。其中恩施玉露更是大受热捧,为当地茶企和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