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茶城中国酒业茶叶网网:中国茶叶爱好者提供最新绿茶、红茶、白茶、黄茶、青茶、黑茶、花茶、草茶、人工茶知识及茶业展会新闻资讯信息门户网站平台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中华茶史

安徽大化坪镇:发挥资源优势,打造茶叶名镇

来源:  作者:   发布日期:2014-01-18 09:16:17
文章简介: 中国“霍山黄芽之乡”――大化坪镇,位于霍山县西南部,地处大别山主峰白马尖脚下,佛子岭水库上游,境内物产丰富,盛产黄芽茶,茶叶、毛竹、板栗产量居全县前列,是霍山县面积最大的农业大镇,也是“霍山黄芽”的

中国“霍山黄芽之乡”――大化坪镇,位于霍山县西南部,地处大别山主峰白马尖脚下,佛子岭水库上游,境内物产丰富,盛产黄芽茶,茶叶、毛竹、板栗产量居全县前列,是霍山县面积最大的农业大镇,也是“霍山黄芽”的原产地和主产地。

茶叶是大化坪镇的支柱产业,大化坪产黄芽2004年获首届霍山茶王称号,2005年获芜湖国际茶博会金奖,2006年分获第九届青岛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和第六届香港国际名茶评比金奖,2007年获第七届“中茶杯”评选一等奖,并成功入选北京老舍茶馆奥运五环茶,作为运动员和外国使馆专用礼品茶。为了发挥这一优势,打造特色茶叶专业示范镇,多年来,大化坪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名茶生产,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名茶基地建设为突破口,以茶叶科技为支撑,紧紧围绕“茶叶增效,茶农增收”这个主题,以扩大茶叶生产面积和提高质量为目的,着力推进茶叶基地建设规模化和培植龙头企业,逐步形成了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名茶产业新格局。到目前为止,全镇茶园面积发展到1.96万亩,茶叶年总产量630吨,产值4000万元,其中名优茶产量500吨,产值3200万元,茶叶经济已成为全镇农业经济中的重要支柱产业经济,茶叶已真正成为我镇农民收入增长和加快小康建设进程的有效途径。

发挥区域特色,实施“三大工程”,加速名茶产区基地建设。

一是实施低产茶园综合改造工程,促使茶叶整体效益不断提高。大化坪镇是个古老茶区,环境和气候条件适宜茶叶生长,茶叶品质好、名气大,早在唐朝时期所产黄芽就被列为御用贡茶。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化坪镇坚持巩固老茶园,集中连片开发高产优质新茶园的指导思想,自2000年开始对五、六十年代发展的老茶园进行有计划的更新改造,累计综合改造老茶园7500亩,同时,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建立高标准优质茶园,每年以500亩的速度递增,目前已有2500亩高产茶园投入生产,形成了以金鸡山村、大化坪村为中心的集中连片规模经营,产量、质量和效益显著增加;二是实施茶树良种化工程,推进品种结构不断优化。为了进一步提高“大化坪黄芽”的品质,适应市场要求,突出当地优质品种优势,选择适宜当地名茶生产的茶树良种,开发具有高品质、高档次且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茶叶品种,大化坪镇通过实地调研,科学分析,充分利用当地优质茶树良种资源,采取自繁自育,科学开发了当地“双高”茶树良种“金鸡种”,并在乐道冲等地建立了无性系良种繁殖基地26处300亩纯“金鸡种”母穗园,年繁殖“金鸡种”优质茶苗2500万株,确保了良种新建茶园1500亩,改植换种4000亩所需良种苗。通过良种开发,进一步优化了茶园品种结构,使全镇茶树良种化进程不断推进。三是实施茶叶有机化工程,加快建设生态茶园。大化坪镇着眼于未来发展,提出通过3―5年的努力把全镇建设成为全省有机茶生产示范镇,使茶园全部达到有机化的要求。多年来,在茶园建设上全面禁止使用化学肥料、农药和除草剂,全面推广使用生物农药,实行有机化管理。2004年3月金鸡山、叫龙岭318.1亩茶园获得国家环保总局(南京)有机食品发展认证中心有机茶认证。到目前为止,全镇已获得有机茶认证面积6500亩,另有8500亩茶园有机认证工作正在申报之中。有机化工程加速了我镇茶叶良种和技术推广,茶叶质量显著提高,有效地拓宽了市场销售渠道,促进了全镇茶叶生产,因此大化坪镇也成为全县著名的有机茶示范基地。

依靠科技,走精品发展之路,开发高品质茶叶。

为促使名茶生产再上新台阶,满足市场要求,大化坪镇将“霍山黄芽”原产地列入“精品黄芽”开发基地,严把茶叶采摘和加工制作关,推广机械化制茶,严格按照霍山黄芽的采摘和加工标准,组织茶叶专业技术人员手把手向茶农教授茶叶采摘和加工技术,通过不懈的努力,全镇“精品黄芽”生产已全面推开,据统计,全镇年生产和销售精品茶达300吨,产量逐年增加,茶叶价格和茶农收入明显上升。去年以来,又积极组织开发了“极品黄芽”,深受消费者青睐,产品供不应求。在生产的同时,注重科技投入,实现茶叶品种品质的开发和创新,有效地促进了茶农种植的积极性,增加了科技含量,壮大了特色产品的知名度,有效地促进了名茶地区优化升级。

培育龙头,延伸产业链条,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大化坪镇推行“政府引导,龙头带动,市场运作”的产业开发模式,将培育龙头企业,实施龙头带动作为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的关键,以服务企业和茶农为宗旨,积极扶持企业和市场发展,使龙头企业实力不断增强。首先,加大资金扶持。出台大化坪镇茶叶生产奖励办法和扶持措施,利用各类扶持资金,积极扶持茶叶企业和茶农建立基地、购买茶叶机械。通过基地建设和机械制作推广,使全镇现有茶叶加工企业达到106家,并且全部实现机械化生产,茶叶质量上升明显,大大地降低了茶叶加工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更重要的是统一了茶叶采摘标准、外形和色泽,为茶叶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奠定了基础。其次,壮大龙头企业。组建集生产、加工、营销为一体的企业和公司,带动基地建设。形成了以绿力、亨大、金茗、汇丰等公司为代表的龙头企业近10余家,引领着全镇名茶生产向纵深发展,基本上形成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带动基地和农户共同发展的经营模式,成效显著,绿力公司投资1000万元在金鸡山建立600亩优质标准化茶叶生产基地,第一期工程300亩全面结束。通过龙头企业建立示范基地,真正实现了“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迅速带动了全镇茶叶产业的发展。与此同时,大化坪镇把拓展市场作为茶叶生产的关键环节来抓,全方位开拓市场,搞活镇域经济,通过招商引资,实行龙头企业带动,投入资金1500万元在镇中心地带新建大化坪镇黄芽专业街和标准化加工厂,吸引了大量客商,有力地推动了茶叶生产和发展。

加强协会建设,健全服务组织网络。

大化坪镇按照“完善镇级,充实村级,健全组级”的原则,建立健全了三级茶叶科技服务体系,以镇农办为中心,以镇农技站为技术推广为依托,以镇茶叶协会运作为纽带,不断规范村组茶农协会的服务网络建设。全镇制定统一的发展规划,农技、林业、水利等部门负责技术指导,镇、村、组协会负责组织实施、协调、服务等,以协会运作为基础,开展形式多样的技术推广活动,成立了茶叶田间学校18所,年培训茶农骨干1345人,举办生产经营培训班150期,培训茶农3万人次,印发技术材料近万份,通过技术培训和示范带动,使新技术应用和推广范围逐步扩大。协会充分发挥了桥梁和纽带作用,提高了茶农的自主参与、民主决策能力,在茶叶生产、管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地推动了茶叶产业化建设,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

最新图文资讯

  1. “卡乐比”、“白色恋人” 在上海中食展召开全国招商发布会 “卡乐比”、“白色恋人” 在上海中食

    “卡乐比”、“白色恋人”在上海中食展召开全国招商发布会2019年5月14日,备受瞩目的第二十届SIALCHINA中国国际食品和饮料展览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开...

  2. 让人热泪盈眶!当年被炸中国使馆前,现在摆满了鲜花 让人热泪盈眶!当年被炸中国使馆前,现在摆

    来源:牛弹琴谢谢这位去缅怀并拍照片的网友  (一)  早晨起来,就看到网上的一张图片,当年被空袭的中国驻南联盟旧址纪念碑前,现在摆满了鲜花。  一束又一束。  一晃,20年就...

  3. 恩施玉露:沐浴春风身价高 茶企、茶农共享红利 恩施玉露:沐浴春风身价高 茶企、茶农共

    云上恩施报道 (融媒体记者 陈兴璐 谭双石)俗话说“一两春茶一两金”,近期,恩施市春茶开采,吸引全国各地茶商前来抢收、抢购。其中恩施玉露更是大受热捧,为当地茶企和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