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茶城中国酒业茶叶网网:中国茶叶爱好者提供最新绿茶、红茶、白茶、黄茶、青茶、黑茶、花茶、草茶、人工茶知识及茶业展会新闻资讯信息门户网站平台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中华茶史

浙江长兴县续写新“茶经”

来源:  作者:   发布日期:2014-01-18 09:11:59
文章简介: 经济社会发展到后工业时代后,农业这篇传统文章应该如何续写,农业的功能如何定位,农业与工业之间的关系是否应该作出新的调整?“百强县”浙江长兴,从谱写“茶经”入手,就这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并取

经济社会发展到后工业时代后,农业这篇传统文章应该如何续写,农业的功能如何定位,农业与工业之间的关系是否应该作出新的调整?“百强县”浙江长兴,从谱写“茶经”入手,就这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初步成果。

长兴曾经是盛极一时的“大唐茶都”,茶文化由此发扬光大。

然而,随着工业化时代的到来,“重工轻农”的思想普遍蔓延,有着“皇家贡茶”身份的长兴紫笋茶,也由于栽培面积过小、标准化程度太低等原因,逐渐失去了曾有的光环。在2004年浙江省首次举办“十大名茶”评比活动,长兴紫笋居然名落孙山。

浙江是一个产茶大省,全国茶叶,三分天下有其一。名茶生产更是群雄并起,强手如林。与全省240万亩茶园面积相比,长兴原有的三万亩茶园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与“安吉白茶”、“大佛龙井”、“开化龙顶”等后起之秀比,长兴紫笋只有“相隅而泣”;与自身经济百强县的经济总量相比,长兴约一亿元的茶叶产值也是比重极小。

浙江本身的名茶生产竞争十分激烈,长兴还有必要再去恢复、发展茶产业吗?

县委书记刘国富斩钉截铁:“我不种茶谁种茶!”

刘国富认为,长兴应该通过文化确立茶界的话语权。其一,长兴是中国茶文化的发祥地,历史地位不可动摇,其他任何地方都难望项背;其二,长兴人均GDP31398元,已经开始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完全有能力通过茶文化的建设,扶持茶产业的发展,给农民带来“真金白银”。

旷世巨著《茶经》在长兴开始续写。一系列支持茶产业发展的政策陆续出台:连片新种茶叶50亩以上的,每亩补贴300元,品种更新的,每亩补贴500元;通过QS认证的,每家补贴2万元;通过无公害认证的,每家补贴2万至3万元;进行茶厂改造的,每家给予1万至5万元补贴;外出进行茶事活动的,摊位费全部由政府掏钱。四年来,长兴累计投入各项扶持资金约2000万元。从种植到加工,再到营销,到品牌建设,每一个基础性的环节都通过政策进行了加固。

今年以来,茶园开始大量投产,长兴的主攻方向转向了质量。农业局7个班子成员,组成7个小组,每组配备1-2名技术人员,每天到茶厂进行指导、监督。工商、质监两个部门紧密配合,齐抓共管。县里还专门举办茶叶采摘加工培训班,让大户和企业听专家讲课;进行名茶评比,让大家互相切磋,取长补短,获奖的由政府进行奖励。刘国富则深入茶区调研,晚上抽时间在办公室组织业余评茶,在地方上形成了良好的茶业发展环境。

为了弘扬“茶文化”,重塑“大唐茶都”的形象,长兴筹资一个亿,重金打造“大唐贡茶院”。记者看到,在长兴的大街小巷,到处是“大唐茶都”的宣传品。“贡茶院”尚未正式开张,已经游人如织,特别是日本客人,早已闻风而动,捷足先登。

长兴续写《茶经》立竿见影,迅速见效。2004年以来,全县每年新增茶园面积8000多亩,茶园总面积从3万多亩已增加到目前的6.86万亩,其中投产面积4万亩;紫笋茶平均价格从200元/斤升至400元/斤,整整翻了一番。在其它茶叶价格普遍下滑的情况下,长兴紫笋价格一路飚升,成为浙江茶界的一匹“黑马”。

刘国富充满信心地告诉记者,三年后,中国最有影响的茶叶必定出在长兴,你看好吧,“贡茶院”一开张,“陆羽茶艺学校”一开学,长兴紫笋茶的价格还要涨,农民笑得还要开心,这就是文化的带动。在他的设想中,长兴的茶叶应该发展到20万亩。到时候形成种植、加工、教育、旅游、休闲观光的完整产业链。

最新图文资讯

  1. “卡乐比”、“白色恋人” 在上海中食展召开全国招商发布会 “卡乐比”、“白色恋人” 在上海中食

    “卡乐比”、“白色恋人”在上海中食展召开全国招商发布会2019年5月14日,备受瞩目的第二十届SIALCHINA中国国际食品和饮料展览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开...

  2. 让人热泪盈眶!当年被炸中国使馆前,现在摆满了鲜花 让人热泪盈眶!当年被炸中国使馆前,现在摆

    来源:牛弹琴谢谢这位去缅怀并拍照片的网友  (一)  早晨起来,就看到网上的一张图片,当年被空袭的中国驻南联盟旧址纪念碑前,现在摆满了鲜花。  一束又一束。  一晃,20年就...

  3. 恩施玉露:沐浴春风身价高 茶企、茶农共享红利 恩施玉露:沐浴春风身价高 茶企、茶农共

    云上恩施报道 (融媒体记者 陈兴璐 谭双石)俗话说“一两春茶一两金”,近期,恩施市春茶开采,吸引全国各地茶商前来抢收、抢购。其中恩施玉露更是大受热捧,为当地茶企和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