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茶城中国酒业茶叶网网:中国茶叶爱好者提供最新绿茶、红茶、白茶、黄茶、青茶、黑茶、花茶、草茶、人工茶知识及茶业展会新闻资讯信息门户网站平台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中华茶史

发展桃源大叶茶产业,打造桃源野茶王品牌

来源:  作者:   发布日期:2014-01-18 09:01:39
文章简介: 大叶茶是桃源县特有的地方优良品种,用大叶茶加工制作的野茶王已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近几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强力推进下,桃源的茶叶产业特别是大叶茶产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据统

大叶茶是桃源县特有的地方优良品种,用大叶茶加工制作的野茶王已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近几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强力推进下,桃源的茶叶产业特别是大叶茶产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据统计,全县茶叶常年产量约10万担,综合开发产值近亿元,其中大叶茶种植面积1.65万亩产量3.5万担。目前,桃源的茶叶产业正朝着上规模、创品牌、出效益的方向迈进,发展前景十分看好,做大做强大叶茶产业,对于促进全县农业产业化建设,加快富民强县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主要优势

桃源是传统的产茶大县,种茶、制茶、品茶历史悠久,享有“江南茶乡”之美誉。发展桃源茶叶产业特别是发展桃源大叶茶产业具有独特优势。

1、品种优势。被誉为桃源大叶茶之父的卢万俊同志于1969年在太平铺乡陆家冲村发现了第一株野生大叶茶茶树,经鉴定,该茶树品种与云南乔木型大叶茶有亲缘关系,但其内含物优于乔木大叶茶种。由于该品种花而不实,经过20多年的短穗扦插繁育出来的茶树良种,枝条粗壮,芽头肥硕,茸毛较多,叶片大而富光泽,叶色深绿,叶质柔软。1987年在石门、新化、岳阳、长沙、常德等地试种,并列入省“星火”计划项目,测试结果表明,该品种性状稳定、适应性强、产量高、品质好、抗逆性强。1987―1989年连续三年蒸青样生化分析,春、夏、秋三季平均,水浸出物含量为44.18%,其中茶多酚为25.5%,1991年7月检测,茶多酚含量高达31.69%,高出其他任何茶品种。1992年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桃源大叶茶”定为全省地方优良品种。

2、品牌优势。以大叶茶为原料制作的“野茶王”系列产品有“形赛龙井、香高碧螺、味斗毛峰”之美誉,在“中茶杯”、“湘茶杯”和国际名优茶参赛中屡获金奖,被中国名牌战略会授予“中国绿色驰名品牌”。于2005年12月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是与“国家驰名商标”、“免检产品”齐名的地方产品三大最高荣誉之一,其中“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列三大国家荣誉称号之首。同时,“腾琼”、“古洞春”商标已获“湖南省著名商标”,其茶园为国家无公害茶叶基地。桃源大叶茶现已上了《中国名茶网》、《阿里巴巴》等100多家网络媒体。中央三台和中央七台对桃源野茶王进行了多次专题报道。桃源野茶王赢得了“天然野生、中华香茗”的品牌形象。

3、基地优势。桃源茶叶历史悠久,桃源人民历来就有种茶习惯和种茶经验。近些年来,桃源茶叶生产特别是大叶茶生产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一是全县有大叶茶基地1.65万亩。二是桃源南路10个乡镇均适宜栽种大叶茶,发展大叶茶基地有了地理上的空间。三是种大叶茶经济效益好,群众积极性高。据测算,一亩大叶茶园可采摘25公斤新鲜芽头,每公斤芽头按80元计算,仅芽头每亩就可获收入2000元,包括一芽一叶、二叶,每亩丰产茶园仅种植环节就可获收入5000元以上,高的可达上万元,其经济效益是吨粮田的3倍以上。种茶使茶农偿到了甜头,积极性日益高涨。茶叶产业目前已成为全县四大农业支柱产业之一。

4、加工优势。桃源现有桃花源茶叶集团、腾琼野茶王茶业有限公司、古洞春茶业有限公司、湘北茶叶有限公司4家市级龙头企业,拥有仙源茶叶有限公司、紫艺茶业、马石茶厂、杨溪桥茶厂、渔父茶厂、漆河茶厂、怡清源茶厂等多家骨干企业,还有30多家粗制茶厂,年收购、加工、销售茶叶13000多吨。尤其是4家产业龙头内联农户、外联市场,营销网络已遍及全国。

5、人文优势。桃源茶文化底蕴深厚,历史上是茶马古道必经之地,有上千年的种茶、制茶、贩茶、品茶的历史,在桃花源里喝擂茶、买名茶、听茶俗、赏茶园正成为一大旅游亮点。同时,桃源大叶茶也得到了各级领导和茶叶界的高度关注,先后有省委书记张春贤、省长周强、省人大副主任庞道沐、省茶叶协会会长曹文成等领导莅临指导茶叶生产。

二、存在问题

尽管桃源大叶茶产业发展前景看好,但还没有做大做强,在开发过程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

1、发展不快。自1992年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将桃源大叶茶正式更名为“桃源大叶茶”以来,桃源大叶茶种植面积每年平均仅新增1100多亩,目前大叶茶种植仅在茶庵铺、太平铺等少数几个乡镇有相对集中的茶园,真正受益的大叶茶面积只有7000多亩,资源显得相对短缺。

2、龙头不强。目前,桃源县有茶叶加工企业近百家,除4家市级龙头企业有一定规模外,其余规模较小,基本是作坊式生产。生产设备都非常简陋,稍微高档一点的茶叶都需要靠手工制作,没有一家企业有现代先进的茶叶加工设备。往往将优质原料做出低档茶,没有真正发挥出高效益,资源浪费严重,资源特色丧失。而且多家企业相互间恶性竞争,各宣传各的产品,各打各的品牌,没有形成合力,增加了经营成本。

3、体制不顺。目前,桃源的茶叶产业没有一个专门机构进行总协调,存在多头管理、重复管理现象,有县农办、农业局、农业开发办、供销社、财政局、科技局、科协、桃花源茶叶集团、茶叶协会、工业局、乡镇企业局、扶贫开发办等10多个部门对茶叶行业都有管理和服务的职能。对接上级政策都可以争取资金,但争取到的资金真正用于发展茶叶生产的并不多,大多弥补了办公经费的不足。特别是茶叶行业管理混乱,目前,桃源县真正取得“野茶王”生产许可证的仅“古洞春”和“腾琼”两家企业,但实际上打“野茶王”牌子的就有六、七家,品牌管理严重缺位给“野茶王”的后续开发带来潜在威胁,直接影响到正宗“野茶王”的声誉和发展。

4、扶植不够。一是规划不到位。十多年来,县内没有一个发展桃源大叶茶的长远规划,桃源大叶茶的发展一直处于自发状态。二是资金投入不足。主要体现在茶农扩种茶园缺资金支持,企业发展银行贷款很少,茶叶产业政府财政投入不够等。

三、对策及建议

我们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认为要发展桃源大叶茶,必须坚持现代农业发展方向,按照高起点定位、集约化发展、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力争通过5―10年的努力,沿着“五个一”的目标整体推进,即发展高标准的大叶茶基地10万亩,创茶叶综合产值10个亿,创利税1个亿,覆盖南部10个乡镇,带动10万农户致富奔小康。为此,特提出如下建议:

1、加强领导,强化服务。主要是要成立专门机构,出台专门文件,强化部门服务。“成立专门机构”就是要借鉴外地茶叶发展的成功经验,成立一个由县政府分管领导挂帅的茶叶生产领导小组、相关职能部门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作为专抓全县茶叶产业的常设机构,办公室要做到“四专”,即专班、专人、专责、专款。“专班”就是指要有常设机构,编制部门要行文,明确常设机构的性质、人数、职责;“专人”就是桃源茶叶产业办公室配备财政全额拨款专职人员4-5名,其中要有专业人员;“专责”就是机构要有明确的职责,即负责履行全县茶叶产业发展的协调、督办、管理、服务等职能,具体讲是制定茶叶产业发展规划,组织技术开发、技术培训、品牌保护、开展茶文化宣传活动,统一对接项目政策,掌握生产、加工、销售信息、工艺设备信息,与全国的茶叶专家、学者、机构保持联系等;“专款”就是要在财政预算中安排专门工作经费。据了解,石门县2007年给茶叶办安排工作经费50万元。“出台专门文件”就是县委县政府制定或出台关于加快桃源大叶茶产业发展的决定或实施意见,明确目标任务,明确发展措施,明确扶植政策,明确奖励办法。“强化部门服务”就是政府要明确涉茶相关职能部门的责任,并对落实责任情况实行考评,考评结果纳入年终责任制考核和行风评议的内容,各职能部门要积极主动的为茶叶产业的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最新图文资讯

  1. “卡乐比”、“白色恋人” 在上海中食展召开全国招商发布会 “卡乐比”、“白色恋人” 在上海中食

    “卡乐比”、“白色恋人”在上海中食展召开全国招商发布会2019年5月14日,备受瞩目的第二十届SIALCHINA中国国际食品和饮料展览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开...

  2. 让人热泪盈眶!当年被炸中国使馆前,现在摆满了鲜花 让人热泪盈眶!当年被炸中国使馆前,现在摆

    来源:牛弹琴谢谢这位去缅怀并拍照片的网友  (一)  早晨起来,就看到网上的一张图片,当年被空袭的中国驻南联盟旧址纪念碑前,现在摆满了鲜花。  一束又一束。  一晃,20年就...

  3. 恩施玉露:沐浴春风身价高 茶企、茶农共享红利 恩施玉露:沐浴春风身价高 茶企、茶农共

    云上恩施报道 (融媒体记者 陈兴璐 谭双石)俗话说“一两春茶一两金”,近期,恩施市春茶开采,吸引全国各地茶商前来抢收、抢购。其中恩施玉露更是大受热捧,为当地茶企和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