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潭县根据茶叶产业化发展需要,投入200多万元,按每万亩一个茶青交易市场的规划,在湄江镇核桃坝村、兴隆镇龙凤村等地建成8个茶青市场,并有3个正在建设中,基本实现了茶青能在半小时内进入市场。
湄潭已拥有茶园16万亩。近年来,该县在茶产业发展过程中,逐渐认识到在茶叶基地建设茶青专业交易市场,不仅可以促进茶产业化分工,还可以提高茶园产出率,提升茶园效益。2004年,拥有4000多亩茶园的湄江镇金花村成为试点,该县投入14万元在村里修建了茶青市场。农民的茶青可以直接进入市场,茶叶加工企业也在这里购到批量原料,当年就交易茶青500吨,高峰期日交易量达1万公斤。2006年县里又在该村新建了一个市场,去年交易量达2100吨,最多一天达30吨。村里从过去家家种茶,户户加工茶,变成72%的农户管理茶园,15%的育苗,5%的搞规模化加工,8%的从事茶叶营销,实现了茶产业的合理分工。金花村茶青市场的成功,增强了该县继续建设茶青市场的信心,其他几个市场相继建设。
茶产业的合理化分工,市场竞争促使茶青价格上涨,去年每公斤茶青上涨4元,茶农收入明显增加。核桃坝村张久胜家有5亩茶园,以前自采、自制,年收入1万元。如今全家安心管理茶园,每亩年采茶青200公斤,平均每公斤卖25至30元,年收入已超过2万元。他说:“以前白天采茶已很累了,晚上还得熬夜加工,自从有了茶青市场,收入增加,劳动量却减少了。”而同村茶叶加工大户周昌国说:“虽然我加工技术好,但家里茶园不多,空有一身武艺无处使。”如今,他专门收购茶青加工中高档茶叶,年产值达80万元,产值和利润都比以前翻番。像他这样的加工大户全村已有30多户,年利润都超过8万元。兴隆镇龙凤村农民陈德富告诉记者,以前每逢采茶季节,白天采茶,晚上炒茶,第二天拉到城镇去卖,一公斤干茶才卖20元,去年一公斤上好的茶青就可卖80多元。
“卡乐比”、“白色恋人”在上海中食展召开全国招商发布会2019年5月14日,备受瞩目的第二十届SIALCHINA中国国际食品和饮料展览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开...
来源:牛弹琴谢谢这位去缅怀并拍照片的网友 (一) 早晨起来,就看到网上的一张图片,当年被空袭的中国驻南联盟旧址纪念碑前,现在摆满了鲜花。 一束又一束。 一晃,20年就...
云上恩施报道 (融媒体记者 陈兴璐 谭双石)俗话说“一两春茶一两金”,近期,恩施市春茶开采,吸引全国各地茶商前来抢收、抢购。其中恩施玉露更是大受热捧,为当地茶企和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