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茶城中国酒业茶叶网网:中国茶叶爱好者提供最新绿茶、红茶、白茶、黄茶、青茶、黑茶、花茶、草茶、人工茶知识及茶业展会新闻资讯信息门户网站平台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中华茶史

茶道还是茶艺

来源:  作者:   发布日期:2014-01-17 20:14:17
文章简介: 茶道既可以指茶叶的加工制作,烹煮品饮的方法和规律,又可以指通过茶事活动,所反映的有关礼仪、思想观念、道德观点、哲学和宗教的理念。这里的“道”也就是茶事过程中所贯彻和反应的精神。这两个基本点

茶道既可以指茶叶的加工制作,烹煮品饮的方法和规律,又可以指通过茶事活动,所反映的有关礼仪、思想观念、道德观点、哲学和宗教的理念。这里的“道”也就是茶事过程中所贯彻和反应的精神。这两个基本点,在《茶经》中都有所反映。

陆羽的《茶经》不论从思想性来说,还是从茶具造型式样以及茶事活动的严禁性、逻辑性、科学性来说,都达到了很高的境界,至今无人超越,而外国茶道是根本没有条件和陆羽的茶道作对比的。陆羽在《茶经》一之源的开头就说“茶者,南方之家木也。”说茶树是“嘉木”前无古人,嘉字又美好和尊贵的意义,一般是指人类的值得称颂或赞美的活动,例如嘉宾、嘉奖、嘉许、嘉言懿行等等。这些都是赞美人类某种行为和活动的语言,而陆羽在这里是赞美茶树,显然他认为茶树是有灵性的,所以才用拟人化的手法称茶树为嘉木。这在后来的大文学家苏东坡所作的“叶嘉传”,中更进一步的到了印证。苏东坡在叶嘉传中,颂扬了茶的品德,“臣邑叶嘉,风味恬淡,清白可爱,其志尤淡泊也。常散其资,拯乡里之困,人杰德之,是从陆羽开始的。

《茶经》中有讲到:“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精行俭德”这四个字理是茶道的基本要求。他要求人们通过饮茶活动,把自己的思想行为和道德观念,逐渐地有意识地纳入精行俭德的轨道,精行就是精美良好的行为,见的姿势要求人们不要浪费世界万物中一切自然物质。唐太宗时期,当时的镇国公魏征(580―643)《谏太宗十思疏》中,向太宗皇帝建议的重要一条就是一切从“俭”,力戒浪费。原文如下“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以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常也”。由于太宗采纳了魏征的意见,于是迎来了国富民强的贞观之治。现在中国随着经济的发展,茶道事业也在蓬勃发展,有人提出以“廉美和敬”作为中国茶道的贺信。俭字应该是根本,不管是强国或是富国,不管是发展中国家或者目前还是出于贫穷的国家,都要注意俭约,节俭一切资源,作为个人也应该生活从俭,不奢侈浪费,养成俭朴节约的美德,根据茶作为饮用,“最宜精行俭德之人”的思想,廉字应该为俭字。

“茶艺馆”一词来自祖国的宝岛台湾。据范增平先生写的《台湾茶叶发展史》的记载:1971年台北市中山北路的一个巷子里,又一位名叫李友然的先生,开设了一家“中国茶馆”。这是台湾省出现的第一家中国功夫茶馆,到1977年,在法国学习艺术回到台湾的管寿龄小姐,在台北诗仁爱路开了一家卖艺术品和兼供茶水的“茶艺馆”。于是台湾出现了一家“茶艺馆”。以后“陆羽茶艺中心”、“紫藤芦茶艺馆”等相继开业。茶艺馆作为一个行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至今台湾全省共有茶艺馆二千多家。茶艺馆的出现对于丰富人民生活,扩大茶叶供应,取得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在中国各地如春笋出土般的茶艺馆正说明了“茶艺馆”的主人们对于“茶道”的恭谦态度,他们知道非神仙不能真的理解茶道的内涵,滚滚红尘中又有几个人能得到“茶道”之三昧呢?尽管封演早在唐代,就把当时的陆羽所倡导的饮茶之风,称作“因鸿渐之论,光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但是谦恭的人们还是觉得不敢轻易称道,而改称茶艺了。

最新图文资讯

  1. “卡乐比”、“白色恋人” 在上海中食展召开全国招商发布会 “卡乐比”、“白色恋人” 在上海中食

    “卡乐比”、“白色恋人”在上海中食展召开全国招商发布会2019年5月14日,备受瞩目的第二十届SIALCHINA中国国际食品和饮料展览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开...

  2. 让人热泪盈眶!当年被炸中国使馆前,现在摆满了鲜花 让人热泪盈眶!当年被炸中国使馆前,现在摆

    来源:牛弹琴谢谢这位去缅怀并拍照片的网友  (一)  早晨起来,就看到网上的一张图片,当年被空袭的中国驻南联盟旧址纪念碑前,现在摆满了鲜花。  一束又一束。  一晃,20年就...

  3. 恩施玉露:沐浴春风身价高 茶企、茶农共享红利 恩施玉露:沐浴春风身价高 茶企、茶农共

    云上恩施报道 (融媒体记者 陈兴璐 谭双石)俗话说“一两春茶一两金”,近期,恩施市春茶开采,吸引全国各地茶商前来抢收、抢购。其中恩施玉露更是大受热捧,为当地茶企和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