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沱茶:从景谷到下关(上)
沱茶从诞生到当下,已接近百年。对大多数人来说,百年已经超过他的一生;对于历史,百年仍然保留着适度的鲜活。在《普洱》杂志本2011年10月刊上,笔者曾就沱茶的历史和意义做了概括性的阐述,当时的阐述更偏重于文献。从本期开始,笔者将就前文遗留的一些概念做一点补充阐释,同时通过对一些沱茶家族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的采访,给大家讲述一些有趣的创业故事和传说。
沱茶是不是横空出世的?
沱茶的诞生有人说是1902年,有人说是1916年。即使是1916年,也已经接近百年了。一百年前,那个窝头形状,中间有个背窝的沱茶不是横空出世的,他有兄弟,也有前辈,他的前辈是五子圆茶,他的兄弟是藏销紧茶,两种茶似乎都可以叫姑娘茶。到上世纪的五六十年代,香港人仍然管蘑菇头紧茶叫作姑娘茶。
沱茶的传说是这样开始的。1902年,有个景谷人叫李文相的,在景谷开设制茶作坊,仿制姑娘茶开始揉制景谷半圆形紧压茶。
什么是姑娘茶?姑娘茶应该是女儿茶的另一种称谓,是一种由少女采制的老秤四两重的团茶。早期,它可能是球状,1793年来中国的英国史团副使史但顿勋爵在《出使中国记》说,皇帝赏给他的女儿茶是球型的圆茶。到李文相时代,这种球型茶变成了馒头型的茶。云南话里称一小堆一小堆的东西为“一坨”,同时,云南的月饼也是这种形状,重量相似,称为“四两坨”。也许,就因为这个“四两坨”的“坨”字,这种新出现的形状就在小范围内被称为了“坨茶”。这种如馒头形状的普洱茶,“形色味皆盛,所出无多,价亦数倍,多为外人购去。即在滇省,殊不易得。”
大约在1908年前后,云南大理的汪姓茶商和陈姓茶商到景谷学习“坨茶”制法,随后在大理的下关开设制茶作坊,用景谷料、勐库料制作“坨茶”。当时,在滇西和康定地区已经经营得风生水起的永昌祥商号就雇佣他们代工,生产销往四川的茶。1916年他们将这种馒头型茶的中间揉出一个后窝,更利于通风保存。因为永昌祥的这种茶主要销往四川,而四川又有个沱江,他们就将“坨”字改为“沱”,很快,沱茶之名顺长江漂流,成了全国的知名产品。沱茶的创制就是在汪姓茶商手上完成的。随后,大约在30年代,汪姓茶商退出,永昌祥建立自己的制茶厂,聘请陈姓茶商为总技师,继续生产制作沱茶。
本文:历史·百年沱茶:从景谷到下关(上)
文章地址:https://www.cnjiucha.com/shiliao/116518.html 转载请保留链接地址
本文资讯来源网络,仅供用户参考,如用户将之作为消费行为参考,敬告用户需审慎决定。
上一篇:历史:百年沱茶:从景谷到下关(中)
下一篇:易武茶的新时代开山怪
标签:历史·百年沱茶:从景谷到下关(上)
“卡乐比”、“白色恋人”在上海中食展召开全国招商发布会2019年5月14日,备受瞩目的第二十届SIALCHINA中国国际食品和饮料展览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开...
来源:牛弹琴谢谢这位去缅怀并拍照片的网友 (一) 早晨起来,就看到网上的一张图片,当年被空袭的中国驻南联盟旧址纪念碑前,现在摆满了鲜花。 一束又一束。 一晃,20年就...
云上恩施报道 (融媒体记者 陈兴璐 谭双石)俗话说“一两春茶一两金”,近期,恩施市春茶开采,吸引全国各地茶商前来抢收、抢购。其中恩施玉露更是大受热捧,为当地茶企和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