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讯:近日,笔者从福安市茶业管理局获悉,该市范坑乡蛇头村吉坑自然村内,发现分布面积约700亩坦洋菜茶原生态有性种群。
据悉,此种群是经省农业厅、省茶科所、宁德市职业技术学院等单位专家现场考察鉴定,一致认为该坦洋菜茶种群有近百年历史,为实生种群,分布约700亩的范围内未见有耕作迹象,且生态种群丰富,主要有松木、杉木、蕨类、菌类和野生猕猴桃等林草混生,使得土壤腐殖质含量较高。认为是福安境内目前面积最大、数量最多、维度最北、种质多样性的原生态坦洋菜茶种群,具有较高的保护与利用价值。专家组并建议进一步开展优特株系的研究及筛选利用工作。
福安市茶业管理局局长陈祖枝介绍说,原生态坦洋菜茶及古茶树的收集和保护,对利用其遗传资源来培育推广优质或特异优良品种具有重要意义。接下来将按照《关于开展全省茶树种质资源调查的通知》、《关于做好我省茶树优异种质资源保护工作的补充通知》和《福安市茶产业发展五年规划(2012-2016年)》的要求,申请该坦洋菜茶原生态有性种群列入我省茶树优异种质资源保护范围。
按专家的定论,原生态品种坦洋菜茶主要特性是:有性系,灌木型,中叶类;茶树高幅度最大达6米×5米,树干直径达6厘米,植株中等,树姿半开张,分枝较密;叶片较厚呈椭圆或披针形水平状着生,叶质较柔软呈绿、深绿和黄绿之间,叶面隆或微隆,叶缘平或微波,叶齿较钝深密;芽叶淡绿或紫绿色,茸毛较少;制工夫红茶、绿茶品质优,抗旱性与抗寒性强。
2006年至今,福安茶产业的发展得益于坦洋工夫品牌的复兴,而传统坦洋工夫红茶主要原料是产至福安的坦洋菜茶,栽培历史已有600年之久,因茶树叶大如菜叶,所以当地人都俗称为“菜茶”。20世纪50年代,因坦洋菜茶的耐寒、耐旱、耐瘦和易栽培好管理等遗传特性受到四川、江苏、湖北、湖南、贵州、河南等省青睐并大面积引种,甚至在1962-1970年输送到马里、肯尼亚等国家并试种成功。
近年来,福安在注重茶叶品牌、文化等“软件”打造同时,大面积推进新优茶树品种改造和坦洋工夫茶创新,实施五年规划,逐步完善福建省坦洋菜茶和福安大白茶两个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加强保护措施,委托专人日常管理,对整个保护区进行合理施肥、用药及增施有机肥,改善土壤结构,实行病虫害生物防治。并收集保存坦洋菜茶、福安大白茶种质资源,纳入福建省茶树种质资源基因库。重点选育坦洋菜茶优良单株,提纯复壮福安大白茶,筛选出3至5个优良新品系直接应用于生产,为主动融入现今多样化品茗需求奠定技术基础。
“卡乐比”、“白色恋人”在上海中食展召开全国招商发布会2019年5月14日,备受瞩目的第二十届SIALCHINA中国国际食品和饮料展览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开...
来源:牛弹琴谢谢这位去缅怀并拍照片的网友 (一) 早晨起来,就看到网上的一张图片,当年被空袭的中国驻南联盟旧址纪念碑前,现在摆满了鲜花。 一束又一束。 一晃,20年就...
云上恩施报道 (融媒体记者 陈兴璐 谭双石)俗话说“一两春茶一两金”,近期,恩施市春茶开采,吸引全国各地茶商前来抢收、抢购。其中恩施玉露更是大受热捧,为当地茶企和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