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茶网

普洱茶大叶种和中小叶种的区别

时间:2025-08-26 23:31:16来源:147小编栏目:茶百科 阅读:

 现行的普洱茶国家标准中对普洱茶的定义是:"以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并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采用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具有独特品质特征的茶叶。按其加工工艺及品质特征,普洱茶分为普洱茶(生茶)和普洱茶(熟茶)两大类型"。 但熟悉普洱茶的茶友知道,云南普洱茶中不仅仅只有大叶种,还有中叶种和小叶种。 1、树种、叶形区别 为了区分所栽培的茶叶品种,实际生产中以茶树新梢基部以上第二、三叶位的定型叶(已经成长定型,大小不会再发生改变的叶子)的叶片面积大小,将茶叶分为大叶种、中叶种和小叶种,叶面积大于50c㎡(平方厘米)为特大叶,叶片面积在28c㎡~50c㎡之间属大叶,叶片面积在14c㎡~28c㎡之间称中叶,叶片面积小于14c㎡为小叶。 但大叶种和中小叶种的区别不仅仅在于叶片面积大小,中国茶叶研究所还以叶脉的对数作为大叶种与中小叶种的判断依据,其判断标准为:叶脉10对以上为大叶种,以下为中小叶种;另外,茶叶的宽幅比例以及叶脉夹角也被用于区别大叶种和小叶种,通常大叶种茶更为宽大,小叶种更为细长;而且在叶片质地上两者也存在较大差别,如通常大叶种叶片柔软,叶面的革质层也比较薄;而小叶种叶片脆硬,叶面的革质层较厚。 不过从生物学茶树种类归属上来看,云南普洱茶中的中小叶种多数仍旧和大叶种,同属于普洱茶种(国外学者称之为阿萨姆种)这一植物类别。因为普洱茶中的中小叶种,大多是大叶种茶在有性繁殖过程及外界因素影响下,变异而成的中小叶形态。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发布的《云南西双版纳古茶树的地理分布、多样性及其利用》中,就将倚邦古茶山、蛮砖古茶山的大叶种茶和小叶种茶,共同划归于普洱茶种及其茶变种类别内。 2、内含物质区别 普洱茶中大叶种茶和小叶种不仅是叶片形态不同,其内含物质也存在差异。 通常大叶种普洱茶的内含物质较之小叶种更为丰富,且茶叶主要滋味和功能成分中的茶多酚、咖啡碱,在内含物质中所占比例更高;茶多酚中的主要功能性成分儿茶素的总量和酯型儿茶素,所占比例也比小叶种高。 而中小叶种因氮代谢和氨基酸代谢旺盛,氨基酸、茶氨酸含量高;另一方面,小叶种茶内胡萝卜素、叶黄素总量高,这些萜烯类衍生物可分解成β-紫罗酮和茶螺烯酮等香气物质,使得小叶种茶芳香物质更为丰富。 3、口感区别 内含物质的差异直接导致大叶种和小叶种所制成的茶叶,其滋味相差较大,不过物质,更多的茶多酚和内含物质意味着,大叶种茶具有更为充沛的后期转化空间,更利于存储;在恰当的仓储条件之下及合理期限之内,大叶种茶经过存储,滋味能够更为醇厚,更为符合普洱茶越陈越香的特性。 也直接使得小叶种茶香气更为多样、浓厚。 综上所述,云南地域内的小叶种茶多为大叶种变异而来,与大叶种茶生物学归属上同属于普洱茶种(阿萨姆种);两者叶片形态、质地均存在明显差异;内含物质含量和成分也有所不同,而不同的内含物质,也使得大叶种普洱茶和小叶种普洱茶滋味有所区别,各有特色,各有春秋,茶友可根据个人喜好选择适合自己的茶种。 -责任编辑:大润大品?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标签:

上一篇:喝普洱熟茶必须知道的知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