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本茶类概述
我国基本茶类依据制造方法和茶多酚氧化程度,分为六大类型:绿茶、白茶、黄茶、乌龙茶(青茶)、黑茶、红茶。茶多酚氧化程度以绿茶为最轻,依次加深,直至全发酵的红茶。因此茶汤颜色亦由浅入深,从黄绿色到黄色、红色、红褐色渐变。此六大茶类每一类都包含数种甚至成百上千种茶叶,各自在外形以及內质上,都有很大差别。
绿茶,亦称“不发酵茶”。制作时不经发酵,干茶、汤色、叶底均为绿色,是中国有文献记载的最早出现的茶类。根据杀青和干燥方式的不同,分为炒青绿茶、烘青绿茶、蒸青绿茶、晒青绿茶四类,还有介于前两者之间的“半烘炒绿茶”。中国各省区皆产绿茶。绿茶产量最大,约占全国茶叶总产量的一半以上,主要分布在浙江、安徽、湖南、江西、江苏、湖北和贵州等省。
白茶为表面满披白毫的轻微发酵茶。由宋代绿茶三色细芽、银丝水芽演变而来。现代白茶制作一般只有萎凋、干燥两道工序。因未经揉捻,茶叶冲泡后,芽叶完整舒展,香味醇厚,汤色较浅。主要产于福建福鼎、政和、建阳、松溪等地。包括白芽茶和白叶茶两类。著名白茶品类有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等。
黄茶在制造时比绿茶多了一道闷黄的工艺,形成黄汤黄叶的特点,所以称为黄茶。唐代所列名茶里,就有“寿州霍山黄芽”。根据所用鲜叶原料的嫩度和大小分为黄芽茶、黄大茶、黄小茶三类,主要产于四川、安徽、湖南、浙江、广东、湖北等省。
标签:
上一篇:小结普洱茶的加工与分类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