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茶城中国酒业茶叶网网:中国茶叶爱好者提供最新绿茶、红茶、白茶、黄茶、青茶、黑茶、花茶、草茶、人工茶知识及茶业展会新闻资讯信息门户网站平台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茶与健康

一种文化、一种情境、一种悠闲

来源:  作者:   发布日期:2013-09-16 13:49:30
文章简介:  茶与健康9月18日讯: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在中国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国粹之一。而到了黄河之都的兰州,许多人对茶的记忆,就停留在了那个带着细碎小花的别致茶碗和茶碗里那令人垂涎的茶香与甘甜。兰州

茶与健康9月18日讯: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在中国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国粹之一。而到了黄河之都的兰州,许多人对茶的记忆,就停留在了那个带着细碎小花的别致茶碗和茶碗里那令人垂涎的茶香与甘甜。兰州人嗜饮茶,从茶具茶叶到配料都十分讲究。有句玩笑话说“宁丢千军万马,碗子不能不刮”,说的,就是兰州最有名的茶——三炮台。与兰州的牛肉面相比,兰州三泡台则流露出一种大西北的婉约与优雅。所谓三炮台碗子茶,其实是指下有底座(碗托)、中有茶碗、上有碗盖的三件一套的盖碗,因形如炮台,故称三炮台。而且真正让三炮台出彩的是它的茶料,一碗上等的三炮台,茶叶以春尖茶和云南下关沱茶为最好,再配以桂圆、杏脯、葡萄干、红枣、枸杞、菊花(玫瑰)、冰糖等八种辅料。

中国人品茶挑剔无人不晓,香而不清则为一般,香而不甜为苦茶,甜而不活不算上等,只有鲜、爽、活才为茗中佳品。当您呷上一口热乎乎的三炮台,瞬间,茶的清、干果的香、冰糖的甜便掺合着浸入了丝丝神经。想必皮日休笔下“茶卷旗经雨展,石笋带云尖”的美味,也不过如此吧。作为兰州茶文化的代表,“三炮台”自然有着悠久的历史。唐代陆羽《茶经》中就曾记载,三炮台起源于晋代,明清时期传入西北,其与当地穆斯林饮茶习俗相结合,故而形成了独树一帜、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茶品。而自古以来就是回民聚居地的兰州,则自然地将这种“三炮台”碗子茶衍传了下来。经一代代发展,竟也成了兰州的一种口饮盛事。

将一碗热气腾腾的三炮台捧于手中,只是那缕缕烟丝般升腾的热气,携着清芬幽香,就能沁人心脾。当嫩绿的茶叶如雪花飘散般在碗里徐徐降落,褐色的桂圆和金黄色的菊花如春蕾初绽般地飘浮在水面,红枣和杏干安逸地躺在春尖茶辅的被子上,零零落落的小个头的枸杞忽上忽下,一片怡然生机便在碗里蔓延开来。兰州人喝三炮台讲究细呷慢饮,不能端起盖碗接连吞饮,也不能对着杯盅吹气吮饮,要一口一口地慢慢品,同时,还要时不时地“刮”一下茶叶。这样,在享受清香的同时,还可以观赏到碗中茶汤的色泽和碗里的活色生香,故而被美称为“刮碗子”。细看之下会发现,这看似简单的“刮碗子”中,竟也藏着大学问。通常,茶客们会一手端起拖盘,将碗送至眼前,另一手则用盖子沿着茶碗“刮”几下,然后再把盖子稍稍倾斜,将冲泡好的色、香、味俱佳的盖碗茶送至唇边,此时啜上一只浓酽的茶汤,馨香甘甜,回味无穷。

另外,兰州人“刮碗子”,还很在乎“硬件”。兰州人认为,想要泡出一碗上等的三炮台,其碗子务必是优等瓷质的,什么“景泰蓝”、“景德镇”、透着亮的“蓝山水”、“夜光杯玉”……不管从成色还是材质均需属上品之列才可,这也让兰州三炮台多少带了些许高雅、艺术气质。如今的兰州,吃,离不开牛肉面,喝,则少不得三炮台。走在兰州的街道上,随处都有茶社、茶庄之类的休闲之地,尤其是五泉山、皋兰山、白塔山一带,几乎是一家连着一家,或凉棚、或露天,一张张条几、一把把折叠椅,渴了、乏了,三个一伙五个一摊,人人手中捧碗三炮台,直品得滋滋润润、舒心惬意,方肯罢休。也就是在这一呷一品中,给了兰州茶文化一个巨大的发展空间。品茶、论茶,在茶中谈古论今,不仅为“偷得半日闲”的人们提供了一个自然古朴的休憩之由,也为古城兰州营造出了一种浓郁的茶文化氛围。故而茶客到兰州的茶园喝茶,喝的可不仅仅只是那一抹清香,更是一种恬然、一种文化、一种情境、一种悠闲。

本文:一种文化、一种情境、一种悠闲
文章地址:https://www.cnjiucha.com/jiankng/15125.html 转载请保留链接地址

本文资讯来源网络,仅供用户参考,如用户将之作为消费行为参考,敬告用户需审慎决定。

上一篇:核桃生姜防寒茶
下一篇:九月起再一波采茶阿嬷唱山歌

标签:一种文化、一种情境、一种悠闲

最新图文资讯

  1. “卡乐比”、“白色恋人” 在上海中食展召开全国招商发布会 “卡乐比”、“白色恋人” 在上海中食

    “卡乐比”、“白色恋人”在上海中食展召开全国招商发布会2019年5月14日,备受瞩目的第二十届SIALCHINA中国国际食品和饮料展览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开...

  2. 让人热泪盈眶!当年被炸中国使馆前,现在摆满了鲜花 让人热泪盈眶!当年被炸中国使馆前,现在摆

    来源:牛弹琴谢谢这位去缅怀并拍照片的网友  (一)  早晨起来,就看到网上的一张图片,当年被空袭的中国驻南联盟旧址纪念碑前,现在摆满了鲜花。  一束又一束。  一晃,20年就...

  3. 恩施玉露:沐浴春风身价高 茶企、茶农共享红利 恩施玉露:沐浴春风身价高 茶企、茶农共

    云上恩施报道 (融媒体记者 陈兴璐 谭双石)俗话说“一两春茶一两金”,近期,恩施市春茶开采,吸引全国各地茶商前来抢收、抢购。其中恩施玉露更是大受热捧,为当地茶企和茶...